不同树脂材料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微渗漏的影响唐丽洁;张桂兰;朱智敏【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树脂材料在桩核修复中对微渗漏程度的影响.方法对46颗经过根管治疗的单根离体牙根,分别使用纤维桩加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光固化复合树脂以及Ceramage聚合瓷行纤维树脂桩核修复,采用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或根管外间接成型-再粘接的方法,通过染色透明化法,观察不同纤维树脂桩核修复后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ParaCore+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法制作的桩核微渗漏最严重[(4.94±1.71)mm],ParaCore+间接成型-再粘接法[(o.91±0.33)mm]、AP-X+间接成型-再粘接法[(0.87±0.27) mm]、Ceramage+间接成型-再粘接法[1.02±0.34)mm]微渗漏值较低.结论不同树脂材料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的微渗漏情况无明显影响,但不同的制作及粘接方法对桩核修复体的微渗漏程度有显著影响.%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site resins as core material on the degree of microleakage in post-core repairation.Methods A total of 46 recently extracted single-rooted mandibular premolars were distribu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re material including ParaCore,AP-X and Ceramage.Then we used direct or indirect forming method to make post-core restorations.All of the specimens were submerged in dyes.Then,they were demineralized,dehydrated and processed to be transparent.The extent of the dye leakage was examined under a stereomicroscope.Results The microleakage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of direct-mold-cement with ParaCore (4.94± 1.71)mm than in Group of indirect-mold-secondary-cement with ParaCore (0.91 ± 0.33) mm,Group of indirect-mold-secondary-cement with AP-X (0.87 ± 0.27) mm,and Group of indirect-mold-secondary-cement with Ceramage (1.02 ±0.34)mm.Conclusion Different methods of building and cementing FRC post-core restorations,but not different composite resins as core material,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xtent of microleakage in post-core repair.【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4页(P584-586,605)【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树脂桩;桩核;微渗漏【作者】唐丽洁;张桂兰;朱智敏【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医学中心,北京100084;解放军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05临床上对于喇叭形根管口的残冠残根,常常选用桩核冠的修复方式予以保存。
纤维树脂桩核具有与牙本质相近的弹性模量,可以使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其所造成的牙根折裂模式也多为可修复性折裂[1-2],加之其拥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桩核系统之一。
纤维树脂桩核是由成品纤维桩和复合树脂材料共同组成的,其中复合树脂固化时普遍存在的聚合收缩等现象[3],会导致树脂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粘接,进而导致微渗漏的发生[4]。
众多学者的研究均显示,修复体的微渗漏程度与树脂材料的聚合收缩密切相关。
本实验拟使用纤维桩与不同的树脂材料构建桩核修复体,研究不同聚合收缩率的树脂材料对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程度的影响。
1.1 实验牙选择因正畸治疗新近拔除的下颌单根管前磨牙40颗,牙体完整,无龋坏、牙体缺损、重度磨耗等,无牙体牙髓治疗病史,根尖孔已发育完成。
清理牙齿根面残留的牙石、牙槽骨及软组织后,将所有样本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待用。
1.2 方法1.2.1 样本预处理在水冷条件下,使用涡轮机金刚砂车针水平截除各样本牙冠部分,保留14 mm牙根,行常规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牙胶尖,于37 ℃、100%湿度的湿盒中储存1周后行桩道预备。
使用RTD MACRO-LOCK纤维桩(RTD,法国)套装中的3#扩孔钻预备桩道,根尖区保留4 mm牙胶尖。
适当磨除根管口处的牙本质,要求预备后的桩道呈漏斗状无倒凹,模拟临床上的喇叭形根管。
使用750 mL/L乙醇溶液清洁桩道,吹干备用。
1.2.2 制备桩核修复体将40个样本按随机数表进行随机抽样,纳入A、B、C、D四个实验组中,每组10个样本。
制备桩核修复体的方法如下:A组选用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Coltene/Whaledent,瑞士)作为核材料,采用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法制作桩核:磷酸酸蚀处理桩道后,涂布可乐丽菲露SE BOND粘接剂(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日本),使用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自动混合枪将树脂材料打入根管内,插入RTD MACRO-LOCK 3#纤维桩,光固化成型。
B、C、D组分别选用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充填型复合树脂可乐丽菲露AP-X(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日本)、Ceramage聚合瓷(松风,日本)作为核材料。
因后两者为单纯光固化型树脂,因此需采用根管外间接成型-再粘接法制作桩核,为减小组间偏倚,B组也使用同样方法进行桩核制作。
其具体方法为:使用聚醚橡胶将各样本根管内的桩道形态翻模于石膏模型上,再于石膏模型内壁上涂布一层分离剂,B组将ParaCore双固化流动树脂注入石膏模型内,置入RTD3#纤维桩,多方向光固化成型。
待桩核复合体于石膏模型上固化成型后,取出该复合体再固化2 min,清洁表面后待用。
C组使用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D组使用Ceramage聚合瓷,利用水门汀充填器,将上述两种树脂材料紧密压入石膏模型中,置入纤维桩,沿纤维桩多方向光照固化5 min,待桩核复合体于石膏模型上初步固化后,取出再光照2 min,并清洁表面。
磷酸酸蚀离体牙根管内壁,涂布粘接剂,使用可乐丽菲露SAC双固化树脂粘接剂(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日本)将已于根管外制作好的个性化桩核复合体重新粘接于根管内,光固化1 min。
1.2.3 染色及透明化处理使用涡轮金刚砂车针在水冷条件下磨除各样本截断面以上的树脂桩核部分,将4组标本静置10 min后,放入双蒸水固化24 h,将各组标本截断面1 mm范围以外的牙体组织表面均匀涂布2层封闭剂(指甲油)。
待封闭剂干后将所有样本在中性印度墨水中浸泡1周,乙醇梯度脱水,待样本干燥后,置于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至透明。
1.3 观察指标将所有样本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使用精度为0.02的游标卡尺测量染料渗入根管内壁的最长长度,每个样本测量3次,取平均值。
通过比较印度墨水渗入根管内壁的长度来评价不同实验组冠向微渗漏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各组样本的染料渗入长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制作方法对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的影响本实验中A组样本的微渗漏情况最为严重,染料沿根管内壁渗漏的长度高达(4.94±1.71)mm,明显高于B组的(0.91±0.33)mm、C组的(0.87±0.27)mm和D组的(1.02±0.34)mm(表1)。
对以上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说明采用不同的材料及制作方法对于纤维树脂桩核的微渗漏情况有影响。
进一步使用Tukey法行两两比较后发现,A组与B组、C组、D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间接法(B、C、D组)制作的纤维树脂桩核,微渗漏程度明显低于直接法(A组)。
2.2 不同树脂材料对桩核修复体微渗漏的影响对本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后发现,B、C、D组的染料渗漏值均较小,使用Tukey法行两两比较后可知B、C、D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结果提示,在同样使用间接法(根管外)制作桩核的情况下,各种树脂材料构成的桩核修复体均显示了较小的微渗漏值;而选用相同方法(间接法)但不同树脂材料时,桩核的微渗漏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均优于直接法。
流动型双固化复合树脂常被用来与成品纤维桩共同制作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5]。
由于流动型复合树脂的无机填料比例较低(体积比约为37%~53%),常会导致其固化聚合后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该收缩应力可使树脂材料从牙本质混合层中剥离,破坏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接界面,进而导致微渗漏发生并引起桩核松脱、继发龋甚至根尖病变等[6-7]。
正如本实验中A组的观察结果,当对喇叭形根管口的牙根按照常规的根管内直接成型-直接粘接的制作方法制作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时,可以观察到严重的微渗漏发生。
针对不同的树脂材料,有研究表明,树脂材料中无机填料比例越大,其聚合收缩率越小[8-9]。
因此,通过选择不同填料比例的树脂,理论上可以减小微渗漏的发生。
本实验选用的流动型双固化复合树脂ParaCore、充填型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乐丽菲露AP-X以及Ceramage聚合瓷均为临床常用的树脂材料,其中,AP-X复合树脂的无机填料含量约50%~70%(体积比),Ceramage聚合瓷的无机填料比例高达73%(体积比),均显著高于传统的流动树脂材料,理论上均可减小其固化聚合时产生的体积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