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树叶不知不觉中,秋天到了。
秋天是一个画家,拿起画笔,在浓绿的树叶上轻轻一点,顿时,树叶变得五颜六色,绚烂多姿。
枫叶开始发红,渐渐地,绿中带红,红中泛绿,到了深秋,红得发紫带黑,光彩夺目。
远看,犹如一朵朵火烧云,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妖娆。
黑红黑红的枫叶犹如一团燃烧和火焰,仿佛被细心地剪过,谁说只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秋风也能裁出巧夺天工的枫叶。
这些枫叶在空中飘飘悠悠,好像成群飞天翩翩起舞,又似天降花瓣,也如一场红色的雨,洒落在地上,形成一个个火红的枫叶地,慢慢地,飘落的枫叶笼罩着漫山遍野,像铺上一层红艳艳的地毯,踩上去“嚓嚓”作响。
我随手拾了一片,好美呀!枫叶的叶柄不是很长,但却红得发亮。
它分出五条大的叶脉,似乎是一个手掌。
一条叶脉又分出许许多多的小叶脉,随时为叶片输送养分,整个叶片分部,好像一个地方支援中心,给大树水份。
枫叶的背面也是红艳艳的,不过比正面要淡一点,叶脉在背面清晰地露出来,密密麻麻,像文字似的,仿佛是秋姑娘写的祝福语。
祝大地五谷丰登,神州兴旺!飘落的枫叶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成养分,孕育新的生命……秋天的枫叶也分外美丽。
一片片枫叶,金黄似金,在阳光照耀与衬托下,格外惹人喜爱,那枫叶犹如一把把折扇,又似一只舞动双翅的金蝶。
梧桐叶则“土乡土色”。
土黄、棕绿,可一点也不老土,黄中带绿,绿中泛黄,时绿时黄。
捉摸不透。
颜色更为奇怪的是爬山虎的叶子,绿、红、紫、黄,几种颜色杂在一起,真是五彩斑斓。
我爱秋天的树叶,它们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预示着丰收,也装饰着秋天,使秋天更加宜人,更加多姿多彩!习作3 秋天的树叶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抓住特点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颜色和形状。
3、通过写作,学会欣赏美,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写作。
2、学会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课前准备:1.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落叶。
2.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
3.教师拍一组不同树叶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3分钟)1.唤醒回忆,赞秋色。
(1)、秋天是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秋叶更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让你们跟随老师欣赏秋天树叶的美吧!(出示图片)(2)看了图片说说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用一两句话简要谈一谈感受)指名说2、资源共享,蓄语言诗人、作家眼中秋天的树叶又是什么样的呢?你知道哪些写秋叶的诗句、成语,佳句吗?学生交流师:是呀,秋叶能把秋天装扮得多姿多彩、如诗如画。
难怪古人既会有"一叶知秋"的感慨,又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喜爱。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美丽的树叶,写一篇作文。
看习作3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明确要求,确定重点。
(3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图,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教师相机板书(题目:秋天的树叶内容:形状、颜色。
)秋游的时候,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搜集了许多你喜爱的树叶,给大家展示一下,仔细观察一番。
三、指导观察,说秋叶。
(25分钟)1、指导观察,理顺序。
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察看。
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才能品味那“一叶知秋”的美丽?(颜色、形状、姿态……我们也可以从触觉的角度去摸一摸、或以嗅觉去闻一闻)(1)观叶色。
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五彩缤纷) 树叶在春天和夏天是什么颜色?到了秋天它有什么变化?你知道它变化的原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退去,叶黄素、胡萝卜素留下来呈现黄色 )即便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
说说你收集的树叶的颜色(2)辨叶形。
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是圆形的、扇形的,还是爪形的、针形的……再瞧瞧它们叶柄的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
(3)摸叶片,嗅叶味。
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伸出小手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
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2、组织语言,说秋叶。
(1)抓住细节,说部分如果要把你喜爱的一片叶子介绍清楚,你们看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为了让别人能够更了解你介绍的叶子,我们描述一片树叶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介绍会更生动?(注意抓住细节描述)边观察边与同桌说说,强调要求:一、观察要有顺序;二、表达要连贯,过渡要自然,倾听也重要。
指名说,师相机指导。
师示范说树叶,小结。
(2)放飞想象,说整体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基本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观察的。
那么动态中的秋叶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那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树叶,在风中、在阳光下又是怎样的姿态?声音又如何呢?地上的落叶呢?(图片展示)结合你观察到的,也展开想象说一说。
(提示学生还可以说说雨中的秋叶等。
)小结:我们写树叶不仅仅要写一片,还要写一株树叶、漫山遍野的树叶,可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如果细致的描述再加上丰富的想象,那同学们笔下的秋叶就一定更加的栩栩如生。
过渡:光有生动的想象和零星的片断还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文章讲究的是整体的布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篇例文。
四、读范文,学写法(5分钟)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这篇范文(生读范文)1、这篇例文重点写什么?2、作者抓住哪些细节写具体的?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生动?找找具体的句子说说。
板书(写法:抓细节、比喻、拟人、排比、引用······)(比喻、拟人、对比、联想的方法。
生读范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师:联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充满灵性。
3、作者是怎样由写一片树叶或一种树叶过渡到满树叶子、另一种叶子的?找找过渡句4、开头、结尾写什么?(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也可以写秋天的特点引到写秋叶,可以引用诗句等。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开头的写法,但不管你怎么写,一定要简洁明了地点出写作的对象——秋叶)结尾可以写自己对秋叶的喜爱、赞美,做到与开头互相呼应。
板书(开头:点题结尾:照应)当然不同的人对秋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请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结合我们刚才的发现与感悟,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按顺序完整地写一篇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写出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
2、指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周围树叶,能抓住特点,想象丰富,清楚明白、有条理地介绍。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写出秋天树叶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做到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加强体验和想象。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秋天的树叶(枫树、银杏、冬青、龙爪槐、樟树、红花继木、芭蕉、铁树、松树等)PPT课件、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民族音乐《秋思》、下水文。
2、提前一周组织学生课前观察校园、村庄周围和学校旁金桥大道人行道边的树叶,采集自己喜爱的树叶。
3、学生搜集并积累描写秋天树叶的相关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过程:一、欣赏秋天的树叶,拨动情感的心弦。
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乐于表达。
作用:引发学生对课前观察秋天树叶的回忆与感受,整体把握秋天树叶的特点,产生喜爱之情,使秋天的树叶成为学生由内向外,自己想倾吐的内容,产生习作的内驱力。
注意点:课件中的图片要是学生所熟悉的,既要有整棵树的全景展示,更要有树叶的特写。
观赏树叶,提醒学生注意留心各种树叶的色彩、形状。
1、师述:现在正是金秋时节。
课前,同学们已经在校园内、上学路上以及村庄周围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树叶(板书:秋天的树叶),现在请同学们简要交流你们看到的秋天的树叶,从树叶的颜色、形状或感受等方面说一说。
2、学生简要汇报。
(过渡)秋天的树叶,颜色美,形状美。
老师觉得秋天的树叶就是一幅幅画,色彩斑斓,多彩多姿。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校园里和学校附近老师拍摄的一组秋天的树叶。
4、学生欣赏秋叶。
(出示课件)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欣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激发学生对树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5、激发习作的内驱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秋天的树叶。
同学们习作完成后,老师将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在学校为我们班举办一个习作展览,优秀的习作还将被推荐到学校网站。
二、指导观察秋天的枫叶。
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清楚介绍,有序表达。
作用: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树叶,大胆想象,渗透表达的顺序。
注意点:提醒学生不必拘泥于老师提供的句式,可以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与方法,组织好介绍的语言,主动观察,自由表达。
同时告诉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要只停留在一片叶子上,要注意发现同是一种树叶的不同的地方。
一)、观察“枫树叶”,学会由整体到部分进行有序介绍。
● 观察一树枫叶:1、师述:首先看一树的枫叶。
(出示——金黄的、红中透黄的、火红的三幅图)2、学生观察,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
教师出示下列句式:颜色:()的叶子,就像()。
形状:()的枫树,仿佛()。
阳光下,犹如()。
动态:风乍起,树叶摇动,枫树好似()。
2、交流、点评。
指导学生从抓住特点、叙述顺序、表达方法几方面点评。
(板书:颜色形状)过渡:同学们对一棵枫树的观察与介绍,抓住了特点,想象丰富。
下面请看一片枫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与介绍。
● 观察一片枫叶:出示(火红的枫叶特写图)或学生拿出自己采摘的枫叶观察,同桌相互介绍。
1、自主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想象风儿吹过的情景。
2、指名口述;指导学会由整体到部分,有序观察,想像丰富,叙述具体。
颜色——形状——叶柄、叶片、叶边缘、叶脉动态——微风吹过……⑴ 学生口述风中的枫叶。
⑵ 指导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
⑶ 小结:我们在介绍秋天的树叶时,抓住树叶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做到动静结合,秋天的树叶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板书:静态动态)● 阅读教师下水文,在体会与比较中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
1、学生阅读《秋天的枫叶》。
秋天的枫叶牡丹虽然雍容华贵,桂花尽管芳香扑鼻,我却更爱秋天的枫叶。
阳光下,远远望去,火红的枫树分外耀眼,如同烧着的晚霞。
走近观赏,枫叶长在树梢,疏密有致。
它们有的红得鲜,有的红得艳。
一片片叶子,精神抖擞地平展着,绝无低垂。
淡红的叶柄和鲜红的叶片组成了可爱的枫叶。
每一片叶子分为七片中间宽末端细的小叶子。
它们长短不同、大小各异。
长的,像一根根美丽的羽毛;短的,似一枚枚漂亮的发卡。
它们组合得又是那样的自然、妥帖,充满韵味,仿佛小金鱼美丽的大尾巴,又似惹人喜爱的蝴蝶……再瞧,一根根叶脉清晰可见,伸向叶子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