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热爱工作,忠贞不渝
人民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为荣,以高度的责任感
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工作,为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不惜
牺牲个人的利益。
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道德
素质的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中的具体化,是人民教师热爱祖国、热
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
有了这个素质基础,教师才可能自觉地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才可能加强自己的各
方面修养,用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
业绩。
二、爱护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职业道德特点,人们常常把
它看成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条件。
教师对学生
高尚纯洁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钥匙,有
了这方面的素质修养,教师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会自觉接受教
师的教育,教育就会取得成功。
教师爱护学生和诲人不倦的品德素
质主要体现在: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做到耐心指导、具体帮助、因
材施教、循循善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
教师应该是对学生动之
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良师益友。
三、全面负责,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对学生全面负责,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教师应尽的道德义务,教师应该是
育人的导师。
只有在教书育人、全面负责原则的指导下,教师的职
业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
教师要教书育人,对学生
全面负责,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用科学的
世界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来影响学生; 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德才
兼备的人才 ;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 要搞好师生关系,以教师的真诚引发学生的真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完全信服。
四、谦虚谨慎,诚实正直
谦受益,满招损。
谦虚正直是教师高尚、纯洁的美德,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质。
教师要想在认识客观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一定要具有谦虚正直的品德素质,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为人正直,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光明磊落。
为了加强对学生诚实正直的品德教育,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修养。
五、精通业务,严谨治学
精通业务、治学严谨是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不仅要具有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教育学生的技能,有从事教学研究的知识和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最敬重的是知识渊博而富有教学能力的教师。
因此,人民教师在自身业务素质方面,要有较强的理论修养,有广博、扎实、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深谙多元的教学艺术能力,对所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要成竹在胸、融会贯通,要通晓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新成就,能较深入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讲课要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教师应善于言谈,词汇丰富而又有艺术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六、尊重同行,团结协作
尊重同行,团结协作,这是处理教师之间,教师与政工、行政人员之间,以及教师与社会、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因为教育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家长之间求得一致的认识,形成合力,互相配合,精诚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加强这方面的道德修养,有利于良好教师集体的建立,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建立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推动学校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七、廉奉公,无私奉献
人民教以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最高原,从而自地将自己的苦与社会的步和人民的幸福、疾苦合在一起,自尊、自重、自,保持廉清明、无私奉献的情操和美德。
当前,在市的大境下,增教方面的思想素尤必要。
八、美的修养,美的
提高教的美素很重要。
教自身具美修养和高度的能力。
加美修养,有助于教思想的步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教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身心健康。
雕心灵要心灵美,正品德更需品德高,在
当前形下,广大教要加品德修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培养更多人才献力量。
社会的展必将教素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代需要具高素的教,教想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空,做代的弄潮儿,就要不断学、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
因此,我急切地呼广大教要在承的
基上,不断和新,努力提升个人素,和学生一起成真正的家。
要有尊重信任的真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好教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的人,他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
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和悲,了解孩子的心灵,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可,尊重、信任学生是一名好教的必条件。
有人:“被尊重,被信任是一种幸福⋯⋯而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能⋯⋯”学生也不例外。
因,尊重和信任使学生在受到尊重、得到信任的同立了自信心,有了自尊心,从而使学生充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有了不断向上的力。
所以,尊重、信任学生是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有的教能真地将“老相信你能⋯⋯”“你大了,你⋯⋯”“你是个好孩子⋯⋯” 的挂在嘴,因那会使学生永生活在自信、受尊重的氛
中,久而久之,自信、自尊必将成为他的必备品质,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要有人格崇高的自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
《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自身魅力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再者,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像照镜子一样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人格,严格自律,为人师表,才能确立在教育中的地位。
真正爱学生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事业与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
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要求学生讲卫生,不随便乱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随手捡拾垃圾。
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
教师所有的劳动,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人们常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道德的熏陶者、心灵的塑造者和人格的影响者。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是知识的化身,是人生的引路人。
古人云:“德为师之本。
”所以,每一位教师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形象,锻造新的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