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新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珠海市斗门区新盈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私营中等职业学校,是斗门区劳动就业定点培训机构,集教育、培训、就业为一体。
2015年建成新校区,座落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科技园内,占地面积70余亩,具有标准化运动场地,课室配备全新的空调、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公寓均配置双独立卫生间,空调、中央热水器以及覆盖全校的Wifi。
1.学校情况1.1 学校概况截止至2017年秋季,我校在校生达1200人,共28个教学班,分别开设有升大高考班、航空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金融事务、学前教育、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康复技术、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并建立有计算机机房4间,汽车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计算机组装维护室、形体室、化妆室、电子琴房等实训室。
我们秉承“创意、创新、创业”为办学理念,"高校直通、定向培养、高薪就业"的培养模式。
实施一个专业升学对接一个高校同时对口就业企业的升学就业“双通道”办学策略。
我校已和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广东外语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方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学院、北京中关村等院校和产业园建立联合办学项目基地和中高职衔接,是一所集教育、科研、高质高薪就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职业学校。
1.2 学生情况校招生规模可达到3000人,现在校生人数为1150人,每年毕业生规模约500人,学生生源结构:珠海市约占50%、中山市约占30%、广东省内外地区约20%。
学生就读专业主要分布在以上几个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约270人、计算机应用专业约340人、康复技术约90人、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约70人、电子商务专业约80人、航空服务专业约40人、城市轨道运营与管理专业约110人等等,学生巩固率达到96%以上,今年与去年相比招生人数有所下降,因初中学生生源越来越少,招生学校越来越多,公办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等等原因,从而使中职学校招生生源有所下降。
1.3教师队伍本学年,生师比17:1,专任教师47人,其中专业教师27人,专业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为51%。
在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人,占比26%。
本科学历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2%,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人,占0.3% 。
1.4设施设备学校的固定资产总价值为1590万: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约为61万,学生人均教学设备值为582元;教学实训设备总价值约为100万,学生人均教学实操设备值为952元;纸质图书册数约10000册,学生人均纸质图书10册。
2.学生发展2.1 学生素质学校从开办以来,以学生精神面貌好,素养高,专业技术强获得家长认可。
本学年任然保持良好态势,违法率保持零记录;德育操行合格率达96%,文化课合格率84%;职业技能合格率81.1%,学生体育测评合格率96.38% 。
学生文明素养、精神面貌和学校德育状况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学生生源比较广泛,虽然其质量参差不齐,但到校后能得到很大改变。
2.2在校体验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满意度94.02%,专业学习满意度85.07%,实训满意度90.31%,校园文化满意度84.60%,社团活动满意度81.40%,学校生活满意度80.60%校园安全满意度99.10%,总之,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德育、生活服务、安全满意度高,在社会上口碑较好,是我校才招生两年学生总数可以突破千人的主要原因。
2.3资助情况经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具备助学资格的学生,全部得到落实,对认定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率达100% 。
其中,2016年秋季资助人数72人,金额14.4万元;2017年春季资助111人,金额22.2万元。
为了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学校通过班级公告栏、校园广播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助学政策,通过家长有效监控学生助学金的使用,防止学生把助学金挪作他用。
2.4 就业质量因为没有毕业生,无就业。
2.5职业发展虽然没有毕业生,没有安排就业。
但是,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并配以深入浅出的《就业指导》课程。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自身良好的剖析,理性的思量,透析自己的性格,更全面地思考了未来。
使学生意识到今后的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技术能力,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各教研室根据专业特点,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共同会商,提出专业建设方案,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才”、“怎么培养”、“怎么保障”三个问题,校企共同确定了人才培养思路,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共同开发了校企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年度对本市学前教育和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形成了学前教育和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方向)专业的建设方案,明确了专业设置的产业面向、人才规格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了招生计划和方案,并在2017年秋季落实招生。
同时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
其余各专业,也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教学标准的变化,以及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培养方案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局部调整。
3.2教育教学改革3.2.1学校继续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存过程对接”的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完善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理论、实训相结合的项目课程,强化学生岗位意识和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同时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我校强强联合中山火炬职院,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试行高职衔接模式,开展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人才及相关方面合作,并成立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及优势一、课岗合一能力导向改革1、岗位能力体系改革:形成“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职业能力体系。
2、能力导向课程改革:打破以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分段实施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抓手。
3、课岗合一课程改革:打造课程名称与企业岗位名称一致、课程目标与岗位胜任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以岗位工作内容为适度、岗位管理规范融入培养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产教合一的教学管理1、工学交替双导师教学实施2、第三方参与岗位教学资源管理3.2.2公共基础课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综合素养培养体系。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学校、职业文化进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开足、开齐、开好公共基础课,在开设《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公共课程下增设《国学》、《音乐》、《创业指导》等课程,为学生成长、成熟、成才、成功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毕业生能以过硬的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受到用人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欢迎。
3.2.3专业设置学校非常重视专业设置,每年招生前都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招生专业。
根据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2017年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航空服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方向)、康复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金融事务,共10个专业。
3.2.4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实行分类定位、导向培训、逐步达标。
把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出台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启动校内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做好名师公开课、名师大讲堂、青年教师公开课等系列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催生高层次教科研课题,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性。
具体情况,参考本报告“1.3教师队伍”一节。
3.2.5信息化教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举办电子课件、微课、教案等相关制作培训和比赛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做好省市优秀多媒体课件、微课作品的推荐评选工作,带动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本年度新建8间网络教室。
3.2.6教材选用学校高度重视教材选用工作,坚持从正规渠道引进和使用正版高质量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为建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有活力的新型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的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行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研水平,学校本学年通过层级培养、全员培训、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进行的培训课题如下:1、教师教风建设培训2、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形成培训3、教师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4、职业学生心理特征5、提高科学性,增强艺术性,做富有教育智慧的中职班主任6、浅谈新教师如何有效备课7、班主任管理制度与考核办法8、教师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办法通过各种培训,我校教师能保存高度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并努力通过各种教育科研方式,进行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为了促进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从学习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设施、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编写,以达到多方面、全方位的保证中职教育科学、快速的发展。
但是,由于社会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珠海市本地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产生很大变化,因此,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
3.4 规范管理情况2017年,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修改,以《珠海市斗门区新盈中等职业学校章程》以依法管理学校为基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
我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教育的政策,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已制定有涉及学生管理、教务教学、师资队伍、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基础制度约50个。
3.4.1规范教学管理为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
教务科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常规检查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证及监控管理办法》、《教师行为规范培训实施办法》、《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听课评课暂行规定》、《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制度》、《关于教师临时调课的规定》、《教师监考守则》、《学生考试规则》、《学生考试违规处理暂行办法》、《教学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形成常规教学行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