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

1992年
2 土木工程
395
45
11% 1995年
3 城市规划
140
13
9% 1998年
4 工程管理
396
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147
6 给水排水工程
117
35
8.8% 1999年
18
12% 2002年
14
12% 2004年
注:工程管理专业截止2013年底,其他专业截止到2007年底
3、专业评估推动了执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因此,成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该是包含高校内部质量保障、 政府外部管理、社会监控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体。
2、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是基础、龙头,体现专业的办学水平;没有高 水平的学术,学科和专业建设就上不了层次。
迫切需要建立工程管理的学科体系
要以学术水平、执业资格的提升促进专业建设。把学科研 究的成果转化为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如,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资源建设等。
景观设计师。
■ 提高了专业教育的质量
评估通过学校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类注册师的主体。
4、专业评估促进了建筑教育的国际交流
■ 专业教育评估国际交往、评估结论互认,为执业资格的互认 创造了条件。
专业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建筑学
互认协议的国家和地区组织 英国建造师协会(CIOB) 美国建造师教育委员会(ACCE) 英国土木工程学会(ICE) 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E) 香港建筑师学会(HKIA)
□ 课程标准
Level M
YEAR 3
Level 3: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YEAR 2
Level 2: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YEAR 1
Level 1: Principles and context
CIOB:Curriculum 2000-06
多样的教学类型:Lectures
Workshop
Studio (case studies)
特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 程,主动学习(解决 问题)、参与课堂讨 论、在课外完成学习 小组的任务。
谢 谢 大 家!
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 (2005年开始)
专业评估是对一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的本科 教学评估,例如医药、法律、建筑等,以确保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
2、土建学科各专业评估
各专业评估情况统计表
序 号
专业名称
1 建筑学
开办学校 评估通过 总数 专业点数
204
33
占比 16%
评估开 始时间
1、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工程师国际互认协议
• 工程师论坛(2001年) – 华盛顿协议的拓展,即教育——专业资格 – 国际工程师标准
• 亚太工程师协议(1996年)
– 亚太经合组织国(APEC)工程师资格互认
• 技术工程师流动论坛(2003年)
– 国际技术工程师标准
◇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
3、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课程设置“宽”与“专”
避免从苏联模式全面转移到欧美模式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课程设计的思路
• 抓牢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外语课程和计算机技术(软件)课程只应加强,而不能被弱
化,坚持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间断。(人才市场的需要, 学生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学生零散的专业知识 → 学生整合、贯通的知识
四个课程平台的简单合并 → 课程的交叉融合
夯实技术平台课程,突出其依附产业的工程技术;
4、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 加强实践教学 深化教学改革
演绎式教学 课堂讲授:系统知识的传授
归纳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 案例教学 发现式学习 适时教学(JITT)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
丁烈云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概况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国际比较 从评估的角度看工程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
一、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概况
1、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高等教育 评估体系
院校整体评估
专业评估
如本科教学合格、水平、 审核评估
建筑类专业评估 (1992年开始,2004年 覆盖所有土建类专业)
ACCE的课程标准
Level One – Categories
General Education
——15 credits ——12.5%
Mathematics & Science —— 15 credits ——12.5%
Business & Management ——18 credits ——15%
■与执业注册制度挂钩,保证专业教育质量达到执业实践的要 求
■ 专业教育评估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建筑执业注册制度建立 工作的发展
建设行业9个执业注册制度:
房地产估价师(95年) 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95)
造价工程师(96)
勘察设计工程师(2001)
城市规划师(1999)
房地产经纪人(2001)
建造师(2004)
二、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国际比较
1、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
• 华盛顿协议(1988年)
– 本科工程学位互认,正式国、地区10个:美英加澳日、 爱尔兰、新西兰、中国香港、南非、新加坡
• 悉尼协议(2001年)
– 技术工程师学历互认,有7个国家和地区
• 都柏林协议(2002年)
– 两年的工程技术员学历互认
Level Three – Topics
综合化的专题内容没有量化的要求。专题内容如施工方法与材料,规划与调度等。
NABCME的课程标准
基础课程(1200学时) + 平台课程(900学时)+ 方向课程(200学 时)的课程结构体系。
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 律平台课程。
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 程、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 课程。
比较
1.CIOB、ACCE的课程标准实现了在课程分类基础上的分层; 2.CIOB、ACCE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融合,强 调综合性学习。
□ 评估程序与方法
CIOB
ACCE
评估过程:检查核对 与NABCME相似; ACS制定的9个模块 评估时间:1-2天 (评估标准)
评估要求:为每个模 块提供一份不超过 500字的书面报告, 并辅于其他必须的材 料,如关键性能指标 等。
评估时间:大约1天
NABCME
自评:自评报告
视察:会晤校长、 会晤院系负责人、了 院系的办学条件以及 学术活动、检查学生 学习作业、会晤教师、 会晤学生、了解毕业 生情况、与学校和院 系领导交换视察意见。
• 加强前沿课程的开发。 信息技术、健康、环保、节能、安全等成为时代发展方向。
在2008年的评估过程中,来自ACCE、CIOB的国际观察员就建议 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强风险管理、人力资源、职业安全和环 保等方面的综合课程。
• 加强课程的整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4年并行,将通识教育所关注的“有 效的沟通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协作工作能力、伦理和责任 感等”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巴纳特:质量“三角保障理论”。 政府:注重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强调高等教育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的绩效(政府主导) 学术:注重内适质量,强调高等教育的学术质量、知识质量(学校 自控、同行评估) 市场:注重外适质量,强调高等教育在雇主、行业、就业中的 成果(市场的参与、合作,卓越工程师计划)
•打通欧洲学分体制,促进学历互认,1999年发起
2、工程管理专业的国际比较
□ 评估标准
CIOB
ACCE
战略和业务规划
管理与组织
机构设置
课程
文化和专业发展
教职工队伍
工业背景
学生
教师队伍及其关系
质量保证及提高
自我评价等
社会服务
健康与安全管理等九 个模块
NABCME
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教学资 料、教学设备、实习 条件、教学经费) 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教 学管理与实施) 教育质量 (德育标准、智育标 准、体育标准)
Construction Science —— 20 credits
Construction
—— 20 credits at least 50 credits or 42%
Other
——22 credits —— 18%
Level Two – Subject Matter
General Educatio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Fundamentals– 18 credits minimum Construction Science – 20 credits minimum Construction – 20 credits minimum
Gr o u p
YEARP
r3 o
j
e
c
t
The Construction
Functional
Key
Construction
Specialism
Technology
Environment
Skills
原则:知识及知识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学习方案; The learning outcomes 不 是指令性的学习模块,而在于构建学习和评估的基础(规定课程要素代替对内 容的限定);兼顾知识学术评价与实践运用、创新和示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