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淤专项施工方案

清淤专项施工方案

富顺县狮市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麻柳林清淤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成都建工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O 一八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2)1. 项目简要介绍 (2)1.1编制说明 (2)1.2基本概况 (2)2. 项目特点 (3)第二章、实施方案 (4)1.临时堆场及进出场通道 (4)2.施工实施要点 (4)2.1施工规划图 (4)2.2施工准备 (4)2.3劳动力及机械安排 (4)2.4施工方案 (5)3.成品保护 (7)3.1对道路的保护 (7)3.2坡地边坡的保护 (7)3.3对构筑物及市政设施的保护 (7)第三章、保障措施 (7)1.质量保证措施 (7)2.配合协调组织措施 (7)3.安全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 (7)4.冬雨季施工措施 (8)5.环境保护措施 (8)第一章、概述1.项目简要介绍1.1编制说明根据现场施工状况,原麻柳林湿地为污水和雨水混合区域。

多年山洪雨水沉积,湿地内需要进行清理。

淤泥清理,为后续雨污水管道埋设,湿地公园打造创造条件。

1.2基本概况(1)工程概况表工程名称富顺县狮市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标段)安监单位富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质监单位富顺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建设单位富顺县世锦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四川省名扬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成都建工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地址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2)工程建设位置狮市古镇麻柳林湿地。

(3)工程概况麻柳林湿地占地面积:13500平米其中湿地水域面积:7000平米其中川主庙出门右下边一块面积:4000平米其中湿地水域面积:1900平米淤泥常年平均海拔高程:272.70设计湿地公园底高程:271.00淤泥平均厚度:1.7米川主庙出门左上边一块面积:9500平米其中湿地水域面积:5100平米淤泥常年平均海拔高程:272.70设计湿地公园底高程:271.00淤泥平均厚度:1.7米清淤泥总方量:11900立方(4)计划工期120日历天。

(5)编制施工方案的依据1)本工程的现场情况、现有公用设施;2)现场原貌测绘图纸;3)施工设计图;4)标准及规范必须达到现行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规的要求。

项目特点原污水管已经失去排污功能,现在污水处于直接排放在湿地内的情况,狮市镇初级中学有一污水管排于此湿地内。

山洪雨水皆汇集于此湿地。

后续进行雨污水分流排放改造,污水进入排污池,统一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现在雨污水混合沉积后皆排入沱江河内。

淤泥沉积较深,容易造成机械等设备下沉,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周期较长,场地堆置条件有限制,需要做好安全及技术交底,处理好各项防护措施。

第二章、实施方案1.临时堆场及进出场通道现场临时堆放位置详见附图。

2.施工实施要点2.1施工规划图详见附图:2.2施工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

(1)施工测量测量设备:拟投入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钢尺等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事先做好检查,校准,以免施工中造成较大的误差。

结合本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导线布设工作。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2)施工运输道路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公路交通网为施工便道进行施工及淤泥的清运。

运输车辆6台,车辆车厢内满铺贴土工布。

其运输路线详见附图,运输距离约3公里。

(3)淤泥的堆置准备大部分淤泥很潮湿,需要进行现场沉淀、摊铺堆放、晾晒,施工现场设置淤泥临时堆放点。

符合装车运输要求时,再用车二次转运拉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

详平面布置图。

2.3劳动力及机械安排进场安排十人以上,做前期准备工作,待工作量全面铺开后根据工程进度和工作量进行人员调整。

挖掘机前期1台,后期根据进度情况增加至2台。

2.4施工方案(1)原部分污水管道局部破坏,有部分污水已经排入湿地内,在湿地公园与沱江河交会处扎围堰,使沱江河水与湿地公园隔离,围堰高出现有水面高度600,围堰采用编织袋装泥沙,堆筑而成。

在围堰内侧一定距离开挖一处集水坑,再用污泥泵把隔离后的湿地公园表面水抽入污水池。

污水池内水通过提灌站泵送至污水处理厂。

(2)湿地内因淤泥堆堆积有污水积水坑,有污水放不出来,安排工人坐小船人工对污水积水坑进行疏导,清理出一条平顺的小溪,放出污水至最低处的集水坑。

(3)土方开挖前期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做好排水工作。

排水采用潜水泵明排的方法,在局部集水较低的位置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使渗出的地下水和流入的地表水流到集水坑里,用水泵抽出至污水井,在坡顶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回流到基坑内。

(4)开挖前首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定线放样,对开挖边坡挡墙完成线做出标识线,测量开挖边线并做好标识线。

施工中,测量人员随时观测清淤河道的高程,以便指导现场施工,以免造成超挖或欠挖。

(5)在周边花园村20组寻找可堆放淤泥的堆场,采用临时征地的办法补偿农民,用农用车运至堆放点,沿线采用12名工人清扫。

(6)用大型挖掘机在岸边对开挖边线外的淤泥进行挖掘,挖出较干淤泥并装车运输至堆置场地。

形成集坑的位置,用挖掘机将中部淤泥临时堆在先挖出的部位。

来回循环开挖。

边坡先期开挖深度控制好,不要一次挖掘到完成标高,预留500mm左右开挖深度,作为后期清底开挖,防止土基自然承载力降低,局部采用人工修块的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7)用大型挖掘机下湿地公园进行挖掘,在挖掘过程中用12根直径35至50公分的杨松,长4米左右,作为挖掘机下湿地公园的垫木,挖掘机边前行边垫伀木,以防止挖掘机在湿地公园中下陷无法作业。

(8)对于遇到桥梁的位置,边角及底部位置,大型机械无法开展操作,主要以人工清理为主。

(9)湿地中部位置,挖掘机容易导致下陷,此部分位置可以采用人工开挖方式配合开挖,小船或皮筏进入湿地中部,安装挡泥板(或制作可以剩泥的斗),使用钢丝绳连接挖掘机,将挡板或泥斗拉回到挖掘机可以操作位置,挖掘机堆置淤泥,翻堆晾晒至可以装车时进行场外运输到指定堆置场地。

(10)对于较稀一点的淤泥,不能直接装车运走的,先在岸上和岸边位置用挖掘机挖三个较大一点的沉泥点,尔后用挖掘机将稀一点的淤泥清理至沉泥凼,沉放一段时间,凉晒一段时间后,达到能装车及运输时,立即装车运至指定的倾倒地点。

(11)以上作业循环多次后,湿地公园内的含泥量较高又较稀的淤泥再无法晾干时,使用挖掘机搅拌,清理挖掉较大颗粒到沉泥凼,再用淤泥泵套上过滤框,抽至预先挖好的沉泥凼内并堆挖集水坑,沉积一段时间后,使用淤泥泵抽出集水坑内水,可装车时,立即装车运至指定地点。

淤泥泵抽水如此循环多次后,使湿地公园内的淤泥下降至设计的高程内,从而达到要求。

(12)川主庙右下边一块湿地作业的挖掘机,用大型采砂船运到作业区域,需考虑挖掘机的运输;此地块清除来的淤泥无地可倾倒,经现场踏勘,沿沱江河下游方向,未到提灌站,处有一块低洼地,此处可以倾倒部份淤泥,但临时要修大约240米便道,运淤泥的车才能通行。

淤泥车无法通行区域,由挖机清理至事先准备好的运泥船上,再由船运至上岸点后转至淤泥临时堆放点存放,晾晒、为保证驳岸的稳定性,淤泥应堆放在距离驳岸边12m以外。

(13)川主庙左上边一块湿地堆积的淤泥开挖,通过人工和挖掘机多次转接开挖,堆置在指定装车位置,后使用车辆运输至淤泥堆置地点。

(14)每一分段的清理完毕后,立即报请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到现场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或下一个分段的施工。

(15)对于沿线机耕道使用中造成的损坏,完工后进行修补。

(16)淤泥的转运从湿地中清理出来的淤泥堆放在淤泥转运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晾晒之后,再用车拉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

运输通道是乡村道路,坡度较大,装车运输时以淤泥能堆置成型不会流动为宜,以免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

土方车出场地之前认真做好清理工作,车辆外表冲洗干净,车辆内铺设的土工布检查后,看是否有损坏,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道路的整洁。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撒、漏”现象。

3.成品保护施工作业区间需要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检查,对损坏围挡结构及保护支架,脚手板架进行及时修理维护。

对场地及周边房屋、市政设施的保护。

3.1对道路的保护对场地内外的道路进行保护,严禁超载重车进入周边场地及乡村道路,避免道路损坏及重车的通行造成倾覆等安全事故。

3.2坡地边坡的保护严禁在坡地平台位置无计划堆置超出荷载要求的物品。

3.3对构筑物及市政设施的保护严禁损坏场地内市政设施及施工场地周边建筑。

场地内废弃的管道等市政设施拆除前,需要与监理、甲方、设计等进行文件确认。

周边建筑及构筑物施工前与监理、甲方做好照片等记录,施工期间每天检查施工场地周边建筑地质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对出现问题及时做好处理方案。

第三章、保障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1)清理淤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清理位置及深度应进行分段验收。

(3)对清理位置及边坡地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及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加高搭设。

2.配合协调组织措施(1)确保项目部各成员之间通讯畅通,以及与业主方、监理方的通讯畅通。

(2)与当地消防部取得联系,必要时请求协助。

(3)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遇到紧急情况是及时通知对方到场协助处理事故。

(4)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搞好团结,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

3.安全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1)在施工作业区域做好围护措施、防机械沉陷措施。

(2)施工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工作证。

(3)堆置现场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堆置平台上材料不得长时间堆放。

(4)淤泥倒场派专人指挥倒车,注意车辆安全。

(5)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入场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符合条件方可上岗作业。

(6)酒后、穿硬底鞋或拖鞋以及敞袖口、裤口等衣着不整者,不得进入场地操作。

(7)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应进场操作和疾病未愈者,严禁进场作业。

(8)进入坡地及沟管道场地操作人员必须带安全帽,各种工具和材料应装包或妥善放置,严防下落伤人。

(9)场地操作时严禁人员聚集一处,严禁在作业场地上打闹、跑跳。

(10)未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拆改围栏,暂未使用而又不需拆除时,亦应保持其完好性,并应清除场地上的材料、杂物。

(11)在夜间照明不足时严禁在场地上操作。

(12)坚持检查制度,围栏使用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交换检和班前检查制度,若发现有松动、变形处,必须先加固,后使用。

(13)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4)场地堆放及汽车等运输,每天检查道路及堆置场地情况。

(15)在现场采取有效的防火及消防措施,及必要消防选生演练,并在相应的位置配置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材,贴有明显的安全生产标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