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周边十大古镇

成都周边十大古镇

成都周边十大古镇一:黄龙溪: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一黄龙溪古镇东门清清锦江水碧浪连天,滚滚鹿溪河呼啸奔涌;两江争锋交织演绎出“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自然景观;二千多年前,古蜀先民们在此牧马耕种、繁衍生息;三国时,诸葛武侯在此铸鼎屯兵,蜀汉王朝由此光耀史迹;这里曾是大宋水码头重镇,舟辑如梭,商贾云集,文人荟萃;这里曾是三县治所,一脚踏三县,鸡犬相与闻;在这里,保存有最丰富的古遗址、古民俗;她历史、文化、名胜、风光俱全,被称为“万般风情第一镇”;她倍受影视界青睐,被誉为“中国好莱坞”;她,就是位于双流县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

黄龙溪古镇古镇介绍:川西古镇——黄龙溪位于成都东南方向约30公里处,现属成都市双流县管辖,是近几年被影视界人士和旅游者看好的新辟旅游景点。

黄龙溪东临府河(锦江),北靠牧马山,当年镇上曾有7座庙宇和仁(寿)、彭(山)、华(阳)总府衙门。

码头上舟揖如林,商旅云集,一派繁荣景象。

黄龙溪镇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

黄龙溪古镇府河上的游船黄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现今仍然保存完好。

红石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

黄龙溪古镇的镇江寺镇内目前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

幽深的老街,弯弯曲曲。

街道两旁有众多小饭店,门前大多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酒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等,在风中不停地舞动着招揽客人。

古镇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几乎每家都会做,但又各有其特色。

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黄龙溪古镇的雕龙大石钵古镇黄龙溪之所以为游人所青睐,是因为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更因这里弯弯曲曲的石径古道,河边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街道上的茶楼店铺,古庙内的缭绕青烟等,展现出一幅四川乡镇的民俗风情图,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新奇的感受。

黄龙溪古镇上的磨刀老人古镇上,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桌、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线。

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边遛鸟、边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懈意而雅致的享受。

黄龙溪古镇街景黄龙溪镇的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6条老街刚进行了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以前的本色,古色古香。

黄龙溪古镇东门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

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拄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镇内还有6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黄角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

镇内现存的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举行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古镇的喧闹场面。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黄龙溪还要举行耍火龙、水龙等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黄龙溪古镇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当年乃是一个商贾云集、物资集散码头的水陆交通繁华重镇,属战略要地,诸葛亮曾兵屯牧马山;目前,古镇中医仍后继有人,现尚存大量的古庙、古树、古街巷、古浮桥及古老木器、篾器,足以展现黄龙溪“古镇风光好,古镇民风淳”的川西古镇景象和悠久历史。

黄龙溪古镇街景古镇以“十古”为中心,17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古街坊、古寺庙、古建民居、古村、古崖墓、古佛洞、古佛堰、古战场、古码头、三县衙门,最近又开发出古水碾——陈家水碾;生态以府河鹿溪河为中轴;“龙溪小竹海”集江河、山川、田园风光于一体,更可放舟三百里,逍遥游乐山;文化是黄龙溪的精髓,黄龙溪拥有古镇建筑文化、民间民俗文化、水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影视文化。

黄龙溪是全国十大古名镇之一,冲着这名气,你就非去不可。

黄龙溪最美的时候,是那种时雨时雾的天气,烟雨迷蒙,极具诗意。

黄龙溪古镇的黄昏黄龙溪古镇的五绝:第一绝:一条街上有潮音寺、古龙寺和镇江寺三座寺庙这在全国也不多见;黄龙溪潮音寺黄龙溪古龙寺黄龙溪镇江寺第二绝:镇内有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榕树六株,其中二株树冠覆盖面积在三百平方米以上。

黄龙溪古榕树(一)这是一棵盘根错节的位于湖上的古榕树。

这棵古树位于镇江寺旁边,已有921年树龄。

黄龙溪古榕树(三)这棵位于古龙寺里的古树,树中的建筑已与树溶在一起。

黄龙溪古榕树(四)此树位于房顶。

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树曾经断过几次。

现在看见的只是当年古树的一根枝。

第三绝:黄龙溪镇是两江的交汇地,这里有两河隔着的五个小岛。

两河生五岛第四绝:在这里民间流传着关于古镇的三个古老传说……即古佛洞中锁黄龙的传说、鹿溪河的传说和金华庵传说。

黄龙溪金华庵第五绝:三个县共用一个衙门这是比较低少见的,它主要与黄龙溪的地图位置有关。

三县衙门1三县衙门2三县衙门3三县衙门4黄龙溪附近景点:主要有唐家院子、古佛堰、观音寺、金华庵、陈家水碾等处。

(1)唐氏为清初“湖广填川”时上川的客家移民。

在清初开建场镇的过程中,贺、乔、唐三家投了巨资,因而获得镇上米粮交易市场“打斗称粮”的经营管理权,人称“三把斗”。

近年来,唐家当年“打斗称粮”的量具——一把清末颁制的铁皮包边的木斗,已经被发现和收藏。

这是唐家创业和黄龙古镇重建的文物见证。

唐家院子1唐家烧房呈四合院布局,青瓦盖顶,为七柱穿逗木建筑结构,雕花门窗,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

烧房呈“前店后家”传统格局。

分前后二厅,六扇半节花窗门,两个天井。

三开门铺面经营自酿烧酒。

唐家院子2唐家烧房分为经营管理、制作流程和水源三个片区。

在经营管理区,可以买到本作坊酿制的新酒,还可了解唐氏的渊源和经营历史;在制作流程区,可以观摩老式酿酒作坊的各种设施,了解酿酒的全过程;水源区位于屋后一侧,有深水古井一眼,临大路,系古羌人所掘,造型古雅,做工精致而牢固,俗称“蛮子井”,采用吊杆木桶汲水,为酿酒提供用水。

时光流逝,社会变迁,四家旧式酿酒作坊先后歇业败落,仅存唐家大院瓦屋数间和水井一眼。

唐家院子3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黄龙溪古镇景区迎来了旅游业大发展的春天。

古事重提,旧貌新意,沉睡多年的唐家烧房得以复还它的原貌,重现它的风采,成为黄龙溪景区一个具有特色的看点。

(2)古佛堰古佛堰更奇。

它始建于乾隆25年,由彭山县令张风翥筑堰引水灌华阳、仁寿、彭山三邑田。

堰首有人工凿石渠1200米,其中600米加盖后建成现古佛洞场镇街坊,又穿过一个300米长的隧洞绕山嘴向南,直至彭山县江口。

至今仍灌溉三县的13115亩良田。

(3)观音寺观音寺1她坐落于鹿溪河口约一公里处北面的观音山上,建筑为三台阶形似大乐椅,清代所建,现香烟缭绕,金碧辉煌。

观音寺2(4)金华庵金华庵从黄龙溪沿锦江上游七公里,即达著名的“ 川西石宝寨” 金华庵所在地——古佛洞。

金华庵建于清乾隆46 年,临河依山,建五重大殿,分五层洞天,占地2400M2 ,高30 米,全岩石开凿成,断岩绝壁,建筑高雅。

卓秉恬游此诗云:“ 殿古藏云气,帘高入涨痕。

” 郭沫若游此亦云:“ 寺枕山腰俯瞰河,层楼迭嶂两巍峨。

” 庵内还有一深洞——古佛洞,“ 冒木井” 等景观。

(5)陈家水碾从鹿溪河口沿锦江上游二公里是陈家小岛,小岛现存川西唯一一座不冲古磨水碾-“陈家水碾”,碾桥之畔有筒车8辆,灌田800余亩。

陈家水碾是上起成都、下至乐山最有名的水碾,其兴旺史截至于20世纪70年代。

陈家水碾1现今,陈家水碾已经形成一个水碾岛,是“黄龙五岛”之一,当车行近水碾岛时,远闻“吱吱哑哑”的古碾声,会唤起人们几多农耕文化的甜蜜回忆;岛上遮天蔽日的竹林,柔和了炎炎烈日,使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

陈家水碾2陈家水碾3黄龙溪距成都只有约30公里,自人民南路南延线通车后,从成都到黄龙溪只需约20分钟路程;而随着府河的通航,从水路到黄龙溪,沿途可欣赏到川西坝子的田园风光,将更有一番风味。

乘车路线:成都金沙汽车站有到黄龙溪的班车8:00 ~ 17:00,每隔半小时一班,9元/人;新南门汽车站有到黄龙溪的班车,8:00 ~16:00,每隔1小时一班,8元/人;红牌楼发车每半小时一班,7元/人;食宿:焦皮肘子、珍珠豆花、野菜炒蛋、素炒野灰灰菜、红烧黄辣丁等都是黄龙溪的特色食品,不可不尝。

最为享受的是雇一条小船,100元左右,将各种美味叫上船来,一边品尝一边欣赏两岸风光,酒足饭饱时,正好到了大佛寺,即可上岸游览,船家便在岸边等候,两小时后又乘船返回古镇。

在镇上住宿一晚15元至40元/人不等,通常游览黄龙溪当天即可返回成都。

二、悦来古镇:与西岭雪山相邻的丘陵重镇悦来古镇(一)古镇介绍:悦来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大邑县的鹤鸣乡,它属大邑县丘陵重镇,也是一个典型的川西古镇,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

悦来镇地处大邑县中部丘陵中心的鹤鸣乡,距县城仅8公里。

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境内平坝、丘陵、高山皆有。

悦来镇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它是大邑县城通往国家级风景区——西岭雪山、高山滑雪场、花水湾温泉度假区、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佛教早期传播地——雾中山的咽喉要道。

悦来古镇(二)悦来古镇(三)上了大邑至悦来的那条公路,汽车便开始爬坡,进入丘陵地区。

沿着蜿蜒起伏的公路行进,穿过两旁郁郁葱葱的山林,沐浴着晒进玻璃窗的暖阳,使人无不心旷神怡。

不多久,在一条田间小道的尽头处就可影约发现那座著名的西洋建筑———冷公馆。

在川西坝子那一望无际的农田中和大片巨香樟及柏树掩映下,在穿越了数十年时空并历经了无数的沧桑变化之后,屹立的它依然如此惹眼,如此扣人心弦。

悦来古镇(四)冷公馆正式的名称叫“觉庐”。

据说是原国民党某师长冷寅东在30年代修建的,共上下两层,属于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物。

临街的这面有尖尖的欧式楼顶和精美的石刻,窗户则是呈三角形和半圆形的欧式风格。

二楼是非常气派的欧式露台。

可以俯视整个古镇。

全楼高约10米,除了外墙是砖石结构外,所有的装饰都是精美的木雕。

小洋楼四周是用厚厚的青砖围成的一个大宅院,据当地人讲院墙厚得连炮弹也打不穿。

悦来古镇(五)顺着冷公馆外窄窄的田间小道往里走,穿过户户相连的小巷,就来到了悦来正街。

悦来古镇(六)悦来古镇不大,只有四条街。

而古建筑主要集中在悦来镇的正街和河坝街上,基本上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川西小镇建筑风格,而令人惊叹的是在镇上具有中西方建筑风格元素融合的民居比比皆是,这正是悦来古镇不同于其他古镇的特殊之处。

悦来古镇(七)小镇的风景十分古朴。

在悦来正街下段,你会看到一排古老而又低矮的围墙,据当地人讲:这就是有名的“川王宫”旧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