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决定人一生成就大小的18种德商_第六章 仁爱:仁者不忧,爱者无疆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决定人一生成就大小的18种德商_第六章 仁爱:仁者不忧,爱者无疆

仁爱比聪明更有助于成功,一个不仁不义的人,有天大的聪明也难以维持基业长青。

仁爱之心抓不住,摸不着,但它能产生巨大的威力,让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时候,要想达目标,不一定非得要冷酷的厮杀和你死我活的争斗,有时候只需一颗仁爱之心,就可所向无敌。

1.仁爱是最有竞争力的资源这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老人,由于年轻时的拼搏和奋斗,买下了一套豪华的房子。

可是他上了年纪之后,由于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又无儿无女,所以打算搬到养老院去住,把这套房子卖掉。

当老人把这个想法宣布出去时,许多购房者蜂拥而至,因为他们都看中了老人这套房子。

老人只提出要了8万英镑,可是购买者为了得到这套房子,相互提价排挤,以为谁的价钱最高,谁就能得到这套房子。

老人实在应付不过来,就委托邻居帮忙处理,邻居不断地传来喜讯:房子升到10万英镑啦!房子升到12万英镑啦......看着邻居兴奋的样子,老人却高兴不起来。

因这幢房子陪了他大半辈子,若不是因为自己年老没人照顾,自己是不愿离开这里的。

正在老人忧伤时,有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

老人抬眼一看,见年轻人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地向自己走来,走到近前后,给自己鞠了一躬,然后说道:"先生,我好想买下你这套房子,可是我的钱不够,我现在手里只有1万英镑。

我知道您在这套房子里过了大半辈子,这里留下您美好的回忆,您肯定不愿意离开这里。

所以,如果您把这套房子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

我和家人会照顾您的衣食起居,我会陪您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

您就是我的家人。

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看着年轻人诚恳的眼神,点头一笑,同意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想想看,那些在竞相抬高房价以求得到这套住房的人,听到年轻人竟然以1万英镑买下这套住房时,会是什么感受。

事实证明,在商场上或职场上,若是想获得成功,并不是只能靠钱才获胜,仁爱是最有竞争力的一种资源。

我们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资源"都已经被"瓜分"得所剩无几,就连"人脉关系"这一资源都被瓜分得零星点点。

如果你初出茅庐,就应该懂得,想要搞好"人脉"并非靠外在的行动就能博得,因为人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建立发展壮大的。

所以,想要成功、想要聚集财富就应该用"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要刻意地去"织网"。

王磊,中专毕业后,因为学历不高,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无奈跑起了卖保险的业务。

他经常去拜访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忙于工作基本上很少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自从老伴去世后,老太太就更加孤苦了,每天都一个人出来,在离家不远的滨河路上来来回回走好多次。

王磊觉得这位老太太很可怜,就主动经常陪老太太聊天,有时候也会给老太太洗衣做饭。

时间久了,老太太就离不开王磊了,经常邀请王磊来自己家里吃饭、喝茶。

然而不幸的是,老太太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悄悄的离开了人世。

王磊怀着一颗悲痛的心去参加了老太太的葬礼。

一个月后,当王磊正在上班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位拜访他的不速之客,这位不速之客说:"你好!我在整理我母亲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些你的名片,上面还写了一些十分关心的话,我母亲很小心地保存着,我想一定是你陪伴我母亲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王磊说:"原来你是老太太的女儿啊......没有,我只是给老太太推销保险而已。

"说完,王磊尴尬地笑了笑。

老太太的女儿眼里含着泪水继续说:"为了表达我的谢意,我替自己在你们公司买20万元的保险。

"说着,她就从包里拿出了20万元。

办公室的所有员工看到这一场景,都惊呆了,不知说什么好,有人投20万元的保险,对于他们每一个保险业务员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这的确发生了。

而这个奇迹之所以发生,就是源于一颗仁爱之心。

提到仁爱,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

后来,孟子也提到了仁,"恻隐之心,仁也"。

"恻隐之心"即是同情心、怜爱心。

有些人会说,要想成功,就要有智慧,善于抓住机会,就要硬起心肠来。

如果讲究仁爱,那还能成功吗?事实上,真正取得大成功的,都是有仁爱之心的人。

胡庆余堂是百年老店,曾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说,这个药店是清朝的大商人胡雪岩创办的。

当年,胡雪岩创办药店后,这个药店并不是立刻就名扬四海,而是经过一番宣传和与同行的竞争才脱颖而出的,而在这过程中,胡雪岩所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仁爱之术。

胡雪岩刚开办药店时,把药店设在杭州吴山的脚下。

吴山,杭州人称其为"佛山"。

山上庙宇众多,上山进香的香客终年不断。

胡庆余堂开张不久的一天,从吴山上下来一批香客,都是湖州一带口音,从穿着打扮和气质上看,就是普通的农民。

走到胡庆余堂门前时,其中一人因发瘫而昏倒,被众人抬进胡庆余堂店中。

胡雪岩在内堂听说此事,便赶到店堂,不仅命人抢救昏倒之人,还给每人都送上一包痧药。

他通过和香客们聊天得知,湖州一带本是富庶之地,近年因战乱而民不聊生,瘟疫大起,胡雪岩听后忍不住叹息。

香客们临走前,胡雪岩又送了他们一瓶辟瘟丹和大包的瘫药,托他们将药送给无钱买药的病人。

香客们离去后,胡雪岩当即做出决定,派伙计到水陆码头等交通要道向百姓免费赠送痧药三年。

店内职工对胡老板如此大方赠药很不理解,经理余修初却明白其中的道理,他笑着说道:"是乃仁术!"除此之外,胡雪岩还发现一个宣传渠道,那就是每年的盛夏,都有一批举人要进京赶考,由于饮食不洁或水土不服,经常会染上痢疾等流行病。

于是,胡雪岩就派人给每一位进京赶考的学子都送去两颗药丸。

如果真有染病而药不够用的,就免费去胡庆余堂在北京的分店去领取。

胡雪岩给他们每人分发了"名片",上面将胡庆余堂在北京分店的地址写得很清楚。

这样一来,胡庆余堂在北京的名声打开了。

等这些学子考完之后回到家乡,若是发现家乡有人也染上了与自己相同的病,就会推荐胡庆余堂的药,这样,胡庆余堂的药就全国闻名了。

用现代的商业眼光来看,胡雪岩这种送药举措,既为自己做了广告,又为自己挣来了热心公益的好名声。

还有一点,这种免费赠送药物的行动,取悦了官方,得到官方的有力支持,胡雪岩进谏慈禧时,手下人跟慈禧介绍他时,就提到了免费送药的事。

虽然胡雪岩最终还是败在了官商关系上,倾家荡产的胡雪岩散尽了自己所有的家财,但是,这个晚清第一具有影响力的富豪,却没有因此活不下去,那是一块在政府看来不值钱的牌匾--"胡庆余堂"帮助了他,正是这个胡雪岩投了10万两送药送出来的品牌让他度过了最困难的关口。

胡雪岩利用自己的经营策略,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直到今日,胡庆余堂在南方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

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但是许多人却只盯着销售额,盯着高额利润,只想着如何打垮对手,如何使自己获胜,却忽略仁爱这一点。

事实上,如果你在经营之中具有仁爱之心,对自己的顾客付出爱心,那么,其他的同行是很难竞争过你的,而利润也会随之而来的。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入住的机会的。

东方饭店为什么会做得如此成功呢?因为他们对顾客付出了爱心。

一个姓李的老板在东方饭店住过一次后,感觉还可以,第二次又住到了这里。

那天早上,当他走出房间去餐厅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李先生是要用早餐吗?"服务员竟然能知道自己姓什么,这让李老板很吃惊。

服务生解释说:"我们饭店有规定。

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

"李老板住过无数高级酒店,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当他走进餐厅时,更觉得惊讶了,服务小姐迎上来微笑着问:"李先生还要老位子吗?"李老板记得只是一年前在这里吃过一次饭,他们怎么会记得自己的老位子呢?服务小姐解释道:"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

"李老板听后非常高兴地坐到了老位子上,这时服务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李老板点头同意。

后来李老板两年没有再到泰国去。

在他生日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东方饭店的生日贺卡,并附了一封信,信上说东方饭店的全体员工十分想念他,希望能再次见到他。

李老板一看那张贺卡,内心满是温暖。

他告诉自己下次再去泰国,一定还要住在东方饭店。

东方饭店正是抓住大量别人未在意的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不懈地把人性化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

由此,他们靠比别人更胜一筹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心。

不错,许多饭店、商店等都提出了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可是在做事时,只是看中了"上帝"的钱袋而已,内心缺乏真情,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爱。

有些细节,只有内心有爱、有真情,才能去关注。

正是因为这种爱,才牢牢地抓住了顾客的心,使自己立于市场中的不败之地。

竞争虽然残酷,但很多时候赢得市场并不一定要靠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往往决定竞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由此可见,仁爱是最有竞争力的资源,谁拥有它,谁就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成功的基础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小院门前,一对老夫妇和女儿在院子里乘凉。

这时,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路过门口,可能是行远路太累了,他们就坐在门口的树下歇脚。

这三个人中,一个是"财富",一个是"成功",一个是"仁爱"。

老妇人非常善良,看见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就说道:"你们进屋里喝口水,歇一歇吧。

"三个老人虽然表示了感谢,身子却没动。

老妇人很纳闷,再次发出了邀请。

三个老人说:"我们不能同时进屋呀!不过,你可以去和你的家人商量,看你们最需要我们中的哪一个。

"老妇人一听,觉得自己做不了主,就回到院里跟老伴和女儿说了。

老伴一听,非常高兴,说道:"这可真是一个大好事,不如我们就邀请财富老人吧,正好我们的日子不富裕。

请他进来,让我们的屋里装满金银财宝!"老妇人一听,立刻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她认为,成功是最重要的,如果成功了,不但会有财富,还会有名声。

女儿不同意父母的意见,她说道:"我们现在既没有成功,也没有财富。

可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大家也都非常开心和幸福。

所以,我建议还是把仁爱请进来吧,让我们的家时时处处都充满仁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