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仪上看世界教学目标1.收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特征以及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2.认识地球仪,激发了解地球的兴趣。
3.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知道五带的形成与太阳的光照有关。
4.从地球仪上了解世界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教学难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特征以及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收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特征以及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2.认识地球仪,激发了解地球的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特征以及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地球,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特征1.师:同学们,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熟悉吗?我们现在就来个—“我生活的星球”现场知识竞赛,看看谁最熟悉。
准备好了吗?2.知识竞赛(出示课件:“我生活的星球”知识竞赛)(1)我们生活的星球名叫……?预设答案,(点击课件出示“地球”文字与图片)(2)地球的形状是……?预设答案,(点击课件出示“球体”文字)(3)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体积……?预设答案,(点击课件出示“庞大”文字)(4)地球上海水与陆地的面积哪个大?预设答案,(点击课件出示“海水>陆地”文字)3.小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点击课件出示“行星”文字),是个不断运动的球体。
地球拥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从地球的表面到中心约有6300千米,沿地球的赤道绕一圈约4万千米。
地球是目前所知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活动二感知人们认识地球的过程1.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如一把张开的伞,地是平的,像一盘展开的棋盘。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天盖说)2.今天的我们早就知道地球是球体,那么当时的人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能帮助他吗?预设答案:因为地球对于人类来说实在太大了,所以让人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点击课件出示“庞大”文字)(1)其实,今天我们能这么轻易地认知到地球的形状,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而前人的研究也是有过程的。
(2)那么前人研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怎样的?教科书上有这方面具体的介绍,我们也来做个研究,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3)两位同学一组,讨论研究。
①(点击课件出示:古希腊—埃拉托色尼)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根据月食现象,确信地球是圆的,并计算出地球的周长,成为世界上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人。
②(点击课件出示:西班牙—麦哲伦)1519年,麦哲伦率领一支西班牙船队一路向西行驶,1522年9月,船队回到了西班牙。
这次环球航行向世人证明,地球是球体。
③(点击课件出示:苏联—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
加加林欣喜地感叹原来是一个蔚蓝色的大球。
(5)小结:科学家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课件出示:研究计算环球航行太空观察证明今天的你如何证明地球是圆的?活动三认识地球的公转与自转1.地球虽然体积庞大,但是在不断运动,这颗行星如何运行?三人一组自由组合现场模拟。
(太阳、地球、月球)2.小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着,自转一周,要用23小时56分。
同时,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旋转,每公转一周,要用365天5小时48分46秒。
(随机课件出示运动方式)3.地球的自转、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预设答案:自转—昼夜变化公转—季节变化4.平时我们以一年365天来计算,与地球实际公转之间的差距,就用每隔四年设一个闰年来解决。
这一天加在2月,所以如果有同学出生在2月29日的,那么就只能每四年过一次生日。
活动四认识地球仪,激发了解地球的兴趣1.这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点击课件出示:地球仪)随机介绍: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有了地球仪,人们就能比较形象地认识地球了,看到整个世界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仪上看世界(补充完整课题)2.观察地球仪,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有更多的发现?预设答案:(1)地球仪是呈一定的倾斜角度随机理解—引力造成(点击课件出示:地轴)(2)地球仪上有许多的线随机理解—为了方便人们在地球上搞清地理方位,人们设想了经线和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是经线。
(点击课件出示:经线)与赤道平行的是纬线。
(点击课件出示:纬线)(3)课件之后出示:南极、北极、赤道、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南半球、北半球、地球上的经线、东半球、西半球。
3.小组合作,在平面图上找找地轴、南极、北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1)学生小组合作,比比哪组找得又快又准。
(2)反馈,请找得最快的小组上台贴。
(3)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拥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是目前所知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知道地球是个不断运动的球体,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的变化,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产生了一年的季节变化。
根据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可将地球表面分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通过经线和纬线,还可找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因此,本课的学习对我们拓展视野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对于地球仪的认识,会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来找到要找的地方。
2.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知道五带的形成与太阳的光照有关。
教学过程活动一动动手,地球仪上找地方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点击课件出示:经线、纬线),利用经线和纬线我们就能很快地在地球仪上大致找到我们要找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动动手,找找看。
2.课件出示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地点:(1)北纬40°、东经116°附近的一个中国大城市。
(2)北纬28°、东经87°附近的一座著名山峰。
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问题(随机出示:世界地图和问题及答案:北京、珠穆朗玛峰)活动二做实验,认识地球上的五带1.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上海。
(1)在地球仪上快速找到—中国上海。
点击课件出示:“地球上的五带”,点击课件出示:上海(2)交流:上海是你现在所处的地方,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们都穿上了冬装。
回忆你最喜欢在上海过什么季节?为什么?(3)思考:上海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可是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样分明的四季变化。
这是什么原因?(4)实验:光照实验—体会不同距离,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能量的不同。
(5)总结出示:地球上的气温变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太阳光照。
地球表面获得太阳能量是不同的,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点击课件出示:太阳光)2.小结: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表面获得太阳能量不同。
随机理解: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
这里得到的光和热量多,终年高温,被称为热带。
(点击课件出示:热带)北寒带、南寒带—在南北极圈内,阳光照射的角度最小,地面得到的光和热量最少,气温最低,北极圈以北叫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叫南寒带。
(点击课件出示:北寒带、南寒带)3.了解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1)地球上四季最分明的是北温带、南温带。
(点击课件先后出示:北温带、南温带)(2)边演示边讲解:以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上海为例,现在是冬天,太阳此时正直射正南回归线上。
(点击课件先后出示:冬南回归线)过几个月,上海进入春天,太阳光线直射点转到了—赤道。
(点击课件先后出示:春赤道)那么,上海的夏天、秋天,太阳直射点应该移到了哪?—北回归线、赤道。
(点击课件先后出示:夏秋北回归线)(3)探究:那么,处在南温带的悉尼,四季又是如何变化的?借助手中的地球仪,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4)交流反馈。
(5)小结:很明显,地球上四季最分明的是北温带、南温带,它们的四季变化正好相反。
4.课后探究:地球仪上除了今天这节课上所提到的,你还能有什么发现?(出示相应课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从地球仪上了解世界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2.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发地球仪1.导入今天,让时光倒转,我们一起进行一次环球之旅。
(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瞧,地球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你有什么发现吗?蓝色的代表—海水其他颜色代表—陆地2.介绍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情况:宇航员从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大部分是蓝色的,因为地球表面的71%被海水所覆盖,包括山脉、平原、沙漠、盆地的陆地只占29%。
(点击课件:海洋占71%、陆地占29%)3.在地球仪上找找七大洋和四大洲。
我们的飞船正绕地球飞行,陆地和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就称为大洲,你能找到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吗?学生在地球仪上寻找,随机板书相关内容。
(用世界地图的拼图)活动二了解地球上的国家1.了解地球上的国家。
导入: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七大洲上,全世界的人口总数约为60亿,现在让我们走下飞船近距离观察一些国家。
(点击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这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她位于亚洲(在地球仪上指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第三的国家,因为地域辽阔,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之多。
我国从南到北处于热带、亚热带、北温带。
我们的首都是北京(点击课件出示:天安门并在地球仪上标示北京的位置),世界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的北坡也位于我国境内(点击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
大家一定还想了解其他国家吧!请大家选择资料包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国家(点击课件出示:学习单),使用地球仪边阅读资料边对其进行了解,并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填入学习单。
分小组学习资料包,填写学习单,交流。
(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指出该国所处的带、大洲;首都的位置;境内独特的地貌等)2.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么多美丽奇妙的国家都依偎于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可是有一些现象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幸福生活。
播放短片,思考:你从短片中了解到了什么?生交流。
面对全球变暖这一严酷的现实,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想倡议的?生交流。
3.小结230个国家和地区,不论相隔咫尺或天涯,都共存于同一个地球,因此我们也拥有同一个梦想—保护地球母亲,因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板书: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