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构造地质学考博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构造地质学考博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构造地质学考博资料
名词解释
构造力场;构造层次;透入性;石香肠构造;构造解析;
气球膨胀作用;构造置换;阿尔卑斯型褶皱;雁行状张节理;拉分盆地。

论述题
试论述花岗质糜棱岩中用于判断变形环境的主要构造与显微构造标志
简述糜棱岩的基本特点、分类与成因
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伴生小构造类型及其在褶皱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区域走滑断裂构造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逆冲推覆构造分析研究的基本内客与方法
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及其极射赤平投影表示
阐述大陆伸展构造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试分析诱发汶川灾害性地震发生的可能原因
构造地质学
一、概念
1.控矿构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为成矿物质的迁移与富集提供了通道成成矿空间的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

2.导矿构造:在成矿矿作用过程中,为含矿岩浆或含矿热液由深部矿源向上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的各类地质构造。

3.破裂强度:是指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破裂变形的极限应力值。

4.变变硬化:中指在中、低温条件下,岩石要继续进行塑性变化,应力必须大比初始屈服应力,这个过程叫做应变硬化。

5.递进应变: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叫做递进变形。

6.位错滑移:在韧性变形中,晶体滑移区与未滑移区之间的界线叫做位错线。

位错滑移是指在韧性变形过程之中,晶体的位错通过额外半面的逐渐移动而完成晶体滑移的。

7.位错攀移:位错从一个滑移面移到另一个滑移面,从而使两个符号相相反的位错互相湮灭,而符号相同的位错重新排列形成位错壁,这一过程叫做位错攀移。

8递入性:是指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分布弥漫整体的构造现象,它反映了地质体的整体发生了变形并经历了一度变形或变质构造。

二、简答题
1.应变椭球体及其地质意义?
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单位
的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和方位表示岩石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称为应变椭球体。

应变椭球体的三个轴方向形象地表示了变形造成的地质构造的空间方位,垂直λ3的面(XY 面)是受压扁面,代表褶皱的轴面或片理面;垂直λ1的面(YZ面)是张性面,代表张性构造面(如张节理)的方位;平行λ1(X方向)的方位是最大的拉伸方向,常反映在矿物定向排列上。

2.压扁作用及其意义
压扁作用(flattening)是地质体压扁作用在压缩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在平行主压应力方向缩短、垂直方向伸长的过程。

岩层受到挤压,在褶皱前和褶皱过程中都可能有压扁作用。

当岩层韧性较大或在温度较高和压力较大环境下受挤压时,在垂直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上岩层均匀增厚。

韧性较低的强硬岩层在纵弯褶皱作用中形成平行褶皱后,因压扁作用使褶皱不断紧闭,翼部厚度减薄,轴部加厚。

褶皱发育晚期,翼部韧性较小的薄层岩石拉伸成长轴垂直主压应力方向的石香肠或构造透镜体,转折端形成无根钩状褶皱。

在强烈压扁作用下,褶皱中将产生轴面劈理及面状构造的置换。

产生条件:在挤压应力持续作用下,岩层褶皱发展到一定程度,伴随着褶皱的形成导致局部应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大伸长应变方向(A轴):由原来的水平位置转到直立位置;
B轴:变为水平并与褶皱枢纽方向一致(进入褶皱压扁作用阶段)。

节理类型及产状:
剖面“X”型剪节理(纵剪节理)——交线(B轴)平行于褶皱枢纽方向,剖面上呈交叉状,两组剪节理的走向均平行于褶皱枢纽方向,见图5-7。

其锐角指向挤压方向(C轴)的规律,两组剖面“X”型剪节理的倾角一般均较平缓。

3.双重逆冲构造:同顶板逆冲断层和底板逆冲断层及其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组成,断夹片中的岩层成膝析弯曲或背向斜对。

双重逆冲构造(duplex thrust)简称双冲构造、双重构造(duplex),是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间的次级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片组合而成的逆冲断层系统。

顶板逆冲断
层由次级叠瓦式逆冲断
层向上相互趋近并且相
互连结构成;次级逆冲
断层向下相互连结则构
成底板逆冲断层。

各次
级逆冲断层围限的断块
叫断夹块(horse)。

双重
逆冲构造中的顶板逆冲
断层和底板逆冲断层在
前锋和后缘汇合,构成
一个封闭块体。

双重逆冲构造
的横剖面形态取决于断
夹块形态、间距、分支
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间
的夹角。

断夹块内岩层
可以成膝折式弯曲(图
A)或拉长的背斜-向斜
对(图B)。

顶板逆冲断层和底板逆冲断层在前锋和后缘汇合,构成一个封闭体系;如果各叠瓦状次级断层在上部没有联成顶板逆冲断层,则构成叠瓦扇。

双冲构造的叠瓦断片形态可以呈膝折式挠曲,也可形成拉长的背斜—向斜对。

根据断片产状、次级逆冲断层倾向及其排列关系,可将双冲构造分为:倾向腹陆式(后倾式)、倾向前陆式(前倾式)和背形叠置式(叠瓦堆垛)三种型式。

三种类型中以倾向腹陆式最常见。

双重逆冲构造的三种型式双重逆冲构。

[
双重逆冲构造
双重逆冲构造简称为双冲构造(duplex)。

1970年由达尔斯特罗姆(C.D.A.Dalstrom)提出,是逆冲推覆构造中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结构型式。

双重逆冲构造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夹块
组合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