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重点掌握)通常定量方法有销售百分比法、编织现金预算法、线性回归分析法,需要掌握销售百分比法。
基本原理:根据营业业务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项目资本需要量。
(1)按预计销售收入总额计算:预测过程:先编制预计利润表,从预计销售收入开始计算出预计留用利润。
(根据基年实际利润表计算利润表各项目与销售额的百分比,用该百分比和取得的预计年度销售收入来确定预计年度利润表的各项目数,得出预计利润额。
)留用利润增加额=利润额×(1-所得税率)×留用比例累计留用利润=留用利润增加额+基年累计留用利润再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预测外部筹资额。
(先选择基年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里对营业收入保持基本不变比例的敏感资产和负债,计算其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不敏感资产和负债预计与基年数值相同。
)预计所有者权益总额=预计资产总额-预计负债总额外部筹资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实收资本—累计留用利润(2)按预计销售增加额计算: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RA RL S S RE S S ∆-∆-∆∑∑=()RA RL S RE S S∆--∆∑∑ 其中,S ∆表示预计年度销售增加额;RL S ∑表示基年敏感资产总额除以基年销售收入;RA S ∑表示基年敏感负债总额除以及基年销售收入;RE ∆表示预计年度留用利润增加额。
④投入资本筹资的优缺点(重点)优点:资本属于企业,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能直接获得先进设备和技术;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财务风险较低。
缺点:资本成本较高;未能以股票为媒介,产权关系不够明晰,不便于产权交易。
④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重点)优点: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本没有固定到期日,是永久性资本,无须偿还;筹资风险小;提升公司信誉。
缺点:资本成本高;分散控制权;降低每股收益,使股价下降;增发股票会造成股价波动。
③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重点)优点:筹资速度快;资本成本较低;筹资弹性较大;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缺点:筹资风险较高;筹资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额有限。
⑥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重点)优点:筹资成本较低,可以抵税;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能保障股东的控制权;便于调整公司资本结构。
缺点:有必须承担的义务,财务风险较高;筹资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量有限。
①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重点)经营租赁为短期租赁,承租企业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使用资产,如同一般的出租。
融资租赁时由租赁公司按照承租方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期内提供给承租企业使用的信用性业务。
承租方主要是为了融通资本,一般会在合约到期时买入设备。
⑤融资租赁的优缺点(重点)优点:能够迅速获得所需资产;限制条件较少;可以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全部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期支付;租金费用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可以享受抵税利益。
缺点:筹资成本较高;在财务困难期租金支付压力大;不能享有设备残值。
③优先股筹资优缺点(重点)优点:没有固定到期日也不用偿付本金;股利具有一定灵活性,不构成法定义务;可以保持对公司控制权;增强公司股权资本基础,提高借款能力。
缺点:筹资成本比债券高;制约因素很多;可能形成一定的财务负担。
②可转换债券的优缺点(重点)优点: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利于筹集更多资金;利于调整资本结构;避免筹资损失。
缺点:转股后失去利率较低的好处;回售条款可能使公司损失。
3 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重点)(1)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成本是企业用资费用和有效筹资额的比率。
D K P f =-或者(1)D K P F =- 注意:有用资费用、筹资费用、筹资额三个影响因素,筹资费用是一次性费用,即时支付。
同时注意个别资本成本与借款利息率的不同。
①长期借款资本成本:(1)-F l l I T K L -=(1);l I 为借款年利息额,T 为所得税率,L 为长期借款筹资额,F l 为筹资费用融资率。
②债券资本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1)-F b b I T K -=B (1)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税前资本成本率 01(1)(1)nn t n t b b P I P R R ==+++∑ 税后资本成本率 (1)b b K R T =-债务类筹资资本成本一定要记得税率影响。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股利折现模型: 1(1)t c t t c D P K ∞==+∑;注意c P 为发行价格扣除发行费用。
(固定股利时 c c D K P =;固定增长股利时 c cD K G P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 f i m f K R R R β=+-资本成本=债券投资报酬率+股票投资风险报酬率④优先股资本成本:pp p D K P =;其中p P 为发行价格扣除发行费用,看做固定股利永续年金。
⑤留存收益资本成本:(注意没有筹资费用)类似于普通股。
(2)加权资金成本率:企业全部长期资本的成本率1n w j j j K K W ==∑;11n j j W ==∑其中,计算各资本权重时使用的价值有三种选择: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
(3)边际资金成本率:企业追加筹资的资本成本率注意使用加权资本成本;重点是各个筹资分界点的确定,使用表格进行计算会更加方便。
(2)计算(重点) 经营杠杆系数EBIT EBIT DOL S S∆=∆(概念式) S C S C F-=--(计算式),其中S 为销售收入,C 为变动成本,F 为固定成本 (2)计算(重点) 财务杠杆系数EAT EAT DFL EBIT EBIT ∆=∆或者EPS EPS DFL EBIT EBIT ∆=∆(概念式) EBIT DFL EBIT I=-(计算式) (2)计算:(重点) 联合杠杆系数EPS EPS DCL DOL DFL S S ∆=∙=∆ 由于企业总会有固定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成本,所以一般企业都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 MM 资本结构理论(重点)在符合该理论假设下,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价值取决于实际资产而非各类债务和股权的市场价值。
无论公司有无债务资本,其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按适合该公司风险等级的必要报酬率折现。
使用财务杠杆时,便宜的债务给公司带来的好处会被高风险造成的股权资本成本的上升而抵消。
修正的MM 资本结构理论:考虑所得税影响时,公司价值会随财务杠杆的提高而增加。
有债务公司的价值等于有相同风险但无债务公司的价值加上债务的税上利益。
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是一种权衡,是在节税利益和债务资本增加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和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2 资本成本比较法(重点)(1)初始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分别各个方案计算综合加权资本成本率进行比较即可。
(2)追加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可以直接比较各个方案追加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率进行比较或者将新方案追加筹资与原资本结构加总形成新的资本结构方案并计算其各个方案的加权资本成本率进行比较。
(3)资本成本比较法的优缺点优点:容易理解,测算简单。
缺点:仅以资本成本率最低为决策标准,没有具体测算财务风险因素,决策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非公司价值最大化。
适用:规模较小,资本结构简单的非股份制企业。
2 内容(重点)(1)初始现金流量:投资前费用:勘察设计、技术资料、土地购入等设备购置费用:设备买价、运输费设备安装费用:设备安装花费建筑工程费用:土建工程花费营运资金垫支:项目寿命终结才收回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扣除相关税金后的净收益不可预见费用(2)营业现金流量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CF )=年营业收入-年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3)终结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扣除税金等)原有垫支的资金收回停止使用土地的变价收入二 折现现金流量的方法(重点)1 非贴现指标——静态(1)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PP NCF原始投资额每年;每年NCF 不同时,用顺序减法做直至原始投资额为0的年份。
投资回收期法的优缺点:优点:容易理解、计算简便;缺点: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状况;总是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作为辅助方法使用,用于测算方案的流动性而非盈利性。
注意:该方法的每年NCF 也可以先折现再计算,会更加精确。
(2)平均报酬率法 平均报酬率=100%ARR ⨯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平均报酬率的优缺点:优点:简便易算;缺点: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必要平均报酬率的确定有很大的主观性。
2 贴现指标——动态(1)净现值——使用最多也最有用1(1)n t t t NCF NPV C K ==-+∑计算步骤:①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②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③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未来现金流量总现值-初始投资)决策规则:NPV 大于零才考虑选择,多个可选方案中,选NPV 最大的。
净现值法的优缺点:优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缺点:不能揭示每个方案的实际报酬率。
(2)内含报酬率(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10(1)nt t t NCF C r =-=+∑ 计算使得该式成立的r 值即为内含报酬率。
注意当各年的NCF 不相等时,要代入不同的r 值进行尝试,注意插值法计算的使用。
决策规则:当r 大于公司的资本成本率或者要求报酬率时可以选择,当有多个可选方案时,选择r 最大的方案。
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缺点:优点:考虑了时间价值,可以反映方案的实际报酬率。
缺点:计算比较复杂,当各个方案的投资年限不等时不适用。
(3)获利指数法(现值指数法) PI =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初始投资额决策规则:PI 大于1时可以选择,当有多个可选方案时,选择PI 最大的方案。
获利指数法的优缺点: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利于在投资额不同的项目间进行比较;缺点:只代表获益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获财富,忽略了投资规模的差异,在多互斥方案选择时可能会得到错误答案。
3 补充:非贴现现金流方法VS 贴现现金流方法:(1)忽略货币时间价值,夸大了项目的盈利水平。
(2)投资回收期法只考虑会后速度,没有反应投资主要目标——净现值的多少,会高估回收速度。
(3)非折现指标对使用寿命不同、资金投入时间和提供收益的时间不同的方案没有鉴别能力。
(4)非贴现指标的决策标准指标都是主观判断,缺乏客观依据。
贴现指标使用资本成本率比较科学。
贴现指标间的比较:(1)净现值VS 内含报酬率:两个指标得出结论不同的情况:(当有互斥项目时)①投资规模不同时:规模较小的项目内含报酬率可能更大。
在资金充足时依据净现值指标。
②现金流发生的时间不同时:净现值法总是正确的。
③非常规项目时:内含报酬率法完全没有作用,使用净现值法。
(2)净现值VS 获利指数当初始投资不同时会产生差异,以净现值为准。
净现值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