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露天煤矿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露天煤矿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前言为切实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为天、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安全事故预防能力,积极防范各类事故,降低经济损失,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的有序进行,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的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和2013年度的生产安排部署,特编制《大成露天煤矿2013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第二节大成露天煤矿概述1、位置及交通新疆吉木萨尔县大成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五彩湾帐篷沟露天煤矿位于吉木萨尔县北偏西100km,行政区划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

矿区距乌鲁木齐218km、吉木萨尔县城150km为沥青路面,距阿尔泰市近400km、富蕴县城228km亦为沥青路。

矿区范围为山前丘陵区,地势平坦小冲沟不发育,因此通行条件较好,任何公路运输工具均可达矿区。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9°11′00″-89°12′30″北纬44°50′30″-44°56′00″2、地形地貌、矿区气候及水文矿区位于准噶尔拗陷区之破房子凹陷区,地貌特征以低山前丘陵、戈壁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相对高度50m左右,海拔高程600m左右,区内偶有小型规模的冲沟,6~8月份丰水季节地表少有流水,流量受控于大气降水,干旱期居多,受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影响,属于大陆性半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0.4°~10.9°,最气温可达52°,最低气温可达-42°,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20mm,年最大降水量为364mm,且多集中在6~7月份,蒸发量为2382mm,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

大气降水转换为地表水后,由小冲沟由东向西排泄流出区外,部份降水量通过第四系透水层补给下覆地层,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的水量变化,呈季节性变化,按照露天煤矿的水文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矿区无常年地表水流或水体,仅在地表形成短暂的水体,地下水匮乏,地下水位低。

3、矿区地质构造矿区总体构造为一向斜轴东部仰起端,沿煤层走向呈一“半环状”,两翼基本对称,轴向呈东西向展布。

北翼产状176°~196°∠4°~6°,南翼产状340°~355°∠4°~7°,煤层分布呈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总体为4°~15°,未见断层。

构造类型为简单类,即一类。

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物理性质基本相似,裂隙及节理发育,各煤层视相对密度较大,多在 1.29-1.38 t/ m3之间。

第三节目标与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对“三违”采取“高压严打”势态为主线,以质量标准化为基础,超前预见、标本兼治、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实现安全生产。

(二)奋斗目标1、杜绝死亡事故,在2012年基础上再接再砺,实现2013年“零”伤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运输事故;3、不发生大面积滑坡事故;4、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5、不发生其他各类重大恶性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为了加强大成露天煤矿灾害预防及处理工作,矿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领导小组职责:全面负责防灾治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布置、安排、检查,督促防灾治灾工作的落实,解决防灾治灾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力,严格把握日常生产与防灾治灾工作的关系,制定和实施防灾治灾工作的安全措施。

3、建立防止重大事故工作秩序①每季度由领导小组组长召开一次防止重大灾害事故专题会议,检查、布置、安排、考核阶段性工作的落实。

②每季度由领导小组组长下达重点防灾治灾工作计划。

③每10天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

④建立健全各类事故(包括未遂事故)追查、分析、处理和预防制度。

⑤制定各项安全措施和落实防治灾费用。

⑥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第四节危险源的分级根据本矿的地质构成、水文、气象、煤质以及露天煤矿的特殊性等具体特点,本矿的主要危险源:火灾、运输事故;次要危险源:滑坡、爆破事故;一般危险源:电气、水灾。

所以,防止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要以火灾和运输事故为本矿工作的首要着重点,同时切实抓好滑坡、爆破事故、电气事故、水灾和其它各类安全事故的防治工作。

第二章灾害预防与处理第一节运输事故一、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露天煤矿的运输事故多为行车事故和机械设备事故。

从而引发人员伤亡事故、设备相撞事故、车撞设备事故、翻车事故等。

行车事故和机械设备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1、驾驶员不安全行为:(1)违章操作;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违反交通规则、矿山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和联合作业规程。

(2)疲劳开车;疲劳驾驶过程中,感知技能降低,判断能力失准,操作准确度下降。

(3)生理原因;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视、听、触觉器官出现临时性障碍,酒后或疲劳时头脑不清,反映迟钝,感知判断有误。

(4)操作技术差;由于操作技术不精,对变化了的环境和道路不熟,造成感觉思维、应变能力较差。

遇到紧急情况往往惊慌失措,操作失误。

2、环境和作业条件:(1)矿山道路、采场道路和排土场道路路况不好,洒水不及时,尘土飞扬,影响视力。

(2)采场平盘坡顶线边缘未设置移动的明显标志和安全挡墙。

(3)排土场随机性延伸的安全墙及反坡做的不符合要求或者漏做。

(4)恶劣的气候。

如雨天、雾天、雪天、风沙、严寒酷暑等天气影响行车安全。

3、车辆的不安全状况:(1)车辆操作人员安全技术状况差,超载、超速行驶。

(2)车辆检查保养不够,转向和制动系统带病作业。

(3)安全性能、效能差。

4、安全管理:(1)设备维修技术能力差。

(2)事故预防制度预防不健全,违章处罚落实不力、管理人员责任心差、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落实不到位、“三违”现象得不到根除。

(3)安全制度执行不力、安全教育等不能很好的执行。

二、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1、严禁无证驾驶,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严禁酒后上岗。

2、落实好“班前教育、班中检查、班后讲评”制度,作业前必须检查运输道路并降尘。

3、车辆工作前,检查好车辆的主要部位,杜绝机械设备带故障运行,危险路口要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杜绝超速行驶。

4、车辆在采区及矿内道路行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遵守限速、限距规定;临时道路、变道、采场、排土场及采场出入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固定道路行驶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车距应保持在30m;雨、雪天路面打滑时前后车距不得小于50m,严禁超车和超速行驶。

5、在运行同向汽车不准超车。

在急转弯、陡坡、危险地段应限速行驶,限速5km/h。

6、采场运输道路的路堤必须修筑高度不低于轮胎直径的2/5,顶宽不小于1m的安全护堤。

7、采煤作业面设置机械临时停放点,所有无作业任务的或待检查保养的机械一律停放在临时停放点。

8、汽车在运行中必须避让正在作业的养路设备和人员,不得急转弯、急刹车,不得拖挂其他车辆,必须拖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设专人指挥。

9、夜间在运输道路上因故障停车时,车前后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并在车体前后采取防护措施。

10、故障车修理时,修理人员必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方可进入采区,并遵守矿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车斗举升检查时,必须采用加垫或按安全设施固定厢斗,严禁利用举升缸支撑作业,需卸载时,必须经现场管理人员的同意,卸到指定地点。

11、冬季道路防滑安全措施:(1)规范采场内的水沟,不允许出现大面积积水。

(2)现场管理人员要经常巡视道路,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3)如果路面结冰,应派装载机铲除冰层,若不能彻底清除,应在其上洒干沙防滑。

(4)新修道路应按规定的坡度最大不高于8%、转弯半径修设最低不得少于10米,并设人行道。

(5)生产人员出入采坑,必须走人行道。

(6)洒水车洒水时,使路面保持适中的湿度,不得使路面有冻层。

(7)道路上的落石、落煤及大块物料等杂物必须及时清理。

(8)下雪后必须及时清理道路积雪。

12、排土指挥人员负责排土场区域的安全管理,严禁非作业车辆和非作业人员进入排土作业区域。

13、指挥人员应在驾驶员一侧,并与车保持3~5米的安全距离,严禁在车尾指挥。

14、在同一位置排土时,下一辆汽车须在排土点20m外的地点待卸,等前一两车驶出排土工作位置后,方可进入。

15、汽车运输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排土场卸载区,必须有连续的安全挡墙,其高度不得低于后轮胎直径的2/5,底宽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25倍。

(2)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必须有3%~5%的反坡。

(3)必须按规定地点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不低于30米的安全距离。

(4)卸土时,汽车应垂直排土工作线,慢慢驶入,后轮紧靠安全墙起斗卸载。

严禁高速冲撞安全墙。

(5)推土时,严禁装载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三、运输事故的处理措施1、现场安全员、调度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巡检力度,发现运输时,及时通知矿区领导并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出现运输事故时,根据运输事故的性质、大小,现场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1)通知矿区领导并讲明事故时间、地点、性质、大小等。

2)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安全区域或医院。

3)梳理交通,将受损车辆移动到安全区域。

4)事故车辆发生火灾时,及时就地组织人员、设备用车载灭火器或沙土灭火并及时呼叫水车到现场。

第二节火灾事故一、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1、本矿区所在位置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四季的昼夜温差很大,最冷气温达到-30℃,5月至8月高温炎热,气温可达到40℃以上。

常年多风,年平均降水量106㎜,而蒸发量达到1202㎜-2382㎜,为降水量的12倍~23倍。

常年气候干燥、多风,因此发生火灾的机率较高。

2、根据新疆煤炭科研所给出的本矿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爆炸性》报告我矿原煤属易自燃煤种和具有可爆性。

矿区煤质发火期较短,落地煤发火期为15天-25天,因此矿区生产的成品煤的堆放发生火灾的机率较高。

3、本矿区的原煤生产及土方剥离工程中使用爆破工艺,对煤坑的边墙煤帮产生一定的松动,进入空气后,容易发生边墙煤层自燃现象;另外爆破作业后,大量的空气进入容易发生煤层自燃现象。

4、由于操作人员违章进行电、氧焊;在禁止明火区违章点火;机械设备未及时清理、爆破明火等等二、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场所根据造成火灾的原因不同,火灾事故可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种。

(一)、内因火灾事故一般发生的场所1、采场煤层自燃。

2、排土场浮煤自燃。

3、生产系统落地煤自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