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DOC)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DOC)

信号发生器
F组
组长:***
组员:***、*** 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
1系统方案 (4)
1.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4)
1.2方案描述 (4)
2理论分析与计算 (5)
3电路与程序设计 (6)
3.1电路的设计 (6)
3.1.1 ICL8038模块电路 (6)
3.1.2 放大电路 (6)
3.2程序的设计 (7)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9)
4.1测试仪器与结果 (9)
4.2调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9)
5 小结 (10)
本系统设计的是信号发生器,是以 ICL8038和 STC89C51为核心设计的数控及扫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ICL8038作为函数信号源结合外围电路产生占空比和频率可调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可调范围1~100kHz,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

单片机控制LCD12864液晶显示频率、频段和波形名称。

关键字:信号发生器ICL8038、 STC89C51、波形、LCD12864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1系统方案
1.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由单片机内部产生波形,经DAC0832输出,然后再经过uA741放大信号后,最后经过CD4046和CD4518组成的锁相环放大频率输出波形,可是输出的波形频率太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对信号发生器MAX038芯片进行程序控制的函数发生器,该发生器有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三种波形,输出信号频率在0.1Hz~100MHz 范围内。

MAX038为核心构成硬件电路能自动地反馈控制输出频率,通过按键选择波形,调节频率,可是MAX038芯片价格太高,过于昂贵。

方案三:利用芯片ICL8038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波形,根据电阻和电容的不同可以调节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产生的波形频率足够大,能达到设计要求,而且ICL8038价格比较便宜,设计起来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所以选择第三个方案来设计信号发生器。

1.2方案描述
本次设计方案是由ICL8038
芯片和外围电路产生三种波形,由公式:
,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大小可以改变波形的频率,有开关控制频段和波形并给单片机一个信号,由单片机识别并在LCD液晶屏上显示,电路的系统法案框图为下图1所示:
图1 总系统框图
2理论分析与计算
如图2,占空比和频率调节电路:
图2 占空比和频率调节电路
所有波形的对称性都可以通过调节外部定时电阻来调节。

如图2所示,RA、RB是外部定时电阻。

最好是保持RA和RB的独立性,然后用RA来控制三角波、正弦波的上升部分和方波的状态。

,因此,三角波的上升部分是:
三角波的幅度设置在1/3V
SUPPLY
另一部分三角波、正弦波和方波的状态是:
则由此两部分可得到波形的频率为:
通过改变RA和RB的阻值即可以改变t1,t2的值,从而调节方波的占空比。

当RA=RB=R时,频率f为:
RA和RB的阻值为10k,由于ICL8038的频率范围是0.001Hz~300kHz之间,因此,当电容值选取C=100pF时,此时最大输出频率就可以达到300kHz的要求。

3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电路的设计
3.1.1 ICL8038模块电路
如图3,此电路主要由ICL8038产生三种波形,在此电路中可以调节波形的频段、频率和占空比,还可以调节正弦波的失真度。

图3 ICL8038模块电路
3.1.2 放大电路
如下图4放大电路所示,此电路主要是放大波形的幅度,在输出端加一个0.22uF电容起到滤波的作用。

图4 放大电路
3.2程序的设计
1.总流程图如下图5所示:
图5 总流程图
2.显示程序流程图如下图6所示:
图6 显示程序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1测试仪器与结果
测试仪器:稳压电源、示波器
测试结果:
4.2调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不能实现自动控制
刚开始时设计时,考虑用CD4066模拟开关来控制接入电容的大小来调节频段,当单片机给模拟开关一个高电平时,模拟开关闭合,可是当单片机给他一个低电平时,却不能完全关闭模拟开关,不能实现单片机的自动控制,所以我们就用机械开关控制接入的电容,并由此给单片机一个信号是单片机识别波形、频段,并能准确读出输出的频率。

2.干扰大
刚开始做PCB板子的时候为了方便,把每个电路都画在了一个板子上,结果各电路之间影响特别大,输出的波形干扰也特别大,不能输出一个很干净的波形,左后解决办法是把每个电路模块化,分别做出来,这样每个电路也比较简单,不容易出错,这样也更清晰明确。

5 小结
经过几天多终于完成了我们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但从心底里说,还是高兴的,毕竟这次设计把实物都做了出来。

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虽然以前还做过这样的设计但这次设计真的让我长进了很多,单片机软件的算法,需要有很巧妙的程序算法,又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

从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真真正正的意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当中,这就是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的最大收获。

本次设计是三个人一组,让我们认识到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的设计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便于我们走到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是我们一生珍贵的财富
附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