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汇报材料突出体系建设统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淮北岱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年六月突出体系建设统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岱河矿业二季度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首先,热烈欢迎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联合检查团各位领导莅临岱河矿业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岱河矿业按照集团公司年初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在资源濒临枯竭、职工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采掘机械化程度低等不利条件下,以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统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二季度在巩固年初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瓦斯零超限,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果。
下面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我矿二季度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情况:一、提高认识,注重落实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是把握安全发展规律,夯实安全基础,规范管理程序,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科学方法和重要举措。
作为一项新的安全管理理念与方法,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提高干部职工对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克服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误解、观望等待和系统性认识不足等问题。
一是,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撰写论文,就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谈认识、找位置、定措施;科区干部写心得体会,定工作目标;班组长、职工座谈体系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
二是,设立有专职人员和固定办公场所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办公室,加大体系建设日常工作力度。
三是,通过安全办公会、专题座谈会、中心组理论学习、群众安全例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知识。
四是,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网站等渠道宣传安全生产体系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定期召开体系建设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各要素建设工作进展,布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六是,开展动态督导,重点检查要素牵头部门和基层单位阶段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对照考核标准打分、通报,对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考核奖惩,保证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落实。
二、突出重点,强化过程1、安全技术,保障有力。
一是,修订完善各级生产技术管理责任制、技术例会、重大技术问题立项研究、技术人员培训、科技推广和创新奖励、技术分析总结、生产技术管理责任追究等十二项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
二是,规范技术设计、技术方案、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等文件的编制、审批、贯彻、复查流程,制定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奖惩,确保技术文件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
三是,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及先进管理经验”推广活动,及时总结评价推广成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四是,开展管理创新评选活动,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能手团队管理。
五是,定期召开生产技术例会、技术分析会、“一通三防”例会等专业技术会议,研究、分析技术管理重点、难点,针对生产现场变化,制定对应的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2、环境刷新,打造精品。
坚持“工程质量、文明环境、规范操作、动态达标”四并重原则,以现场管理为重点,细化、量化工作标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以创建优质标准工程为抓手,持续开展文明生产环境整治,职能科室人员不定期对施工情况进行动态检查,提高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和运输线工程质量精品率,实现动态达标。
3、安全监督,齐抓共管。
一是,构建以安全监察、专业监督为主,行政监督与辅助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制度,规范监督行为。
二是,盯住关键点、特殊段、非常时和重点人,强化监督、监控、考核工作。
三是,加强单独及零散作业人员管理,按照《岱河矿业单独零散作业人员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执行派工、领牌、安全确认、班中汇报、班后汇报程序。
四是,进一步规范、完善安全信息市场化管理,提高现场安全监督水平。
五是,发挥兼职安监员、群安员、青岗员、党员、协安员的安全监督、协查功能,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监督网络。
4、事故防范,预警预控。
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重点,按照预知预想、预报预警、预防预备的安全防控管理思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超前预防,过程控制,重在落实”的安全预警理念,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一是,紧紧抓住采掘布局、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现场管理五个瓦斯治理重点环节,健全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优化、简化系统,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严格执行粉尘治理“属地管理”制度,“谁产尘,谁治理”,从源头控制、消除粉尘;认真做好“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三警戒和清底验炮工作,杜绝放炮事故。
二是,加大水害防治工作力度,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防治水措施。
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排查治理的“责任、措施、时间、资金、预案”五落实。
三是,对生产现场和施工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前思考、讨论、分析、定级,研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按照安全预警管理规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矿、科区两级干部现场跟班指挥。
截止目前,共发布一级预警88条,二级预警168条,预警项目均实现安全施工。
四是,分工种、工序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使职工熟练辨识本工种作业和工序转换存在的危险源,清楚危害后果,熟知防范措施,扎实做好岗前安全确认。
五是,及时编修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宣传培训,并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抗灾应急救援能力。
5、排查隐患,闭合管理。
大力推行隐患排查“458”法,制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四个层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运用矿井月度全面隐患排查、系统月度专业隐患排查、科区每日属地隐患排查、班组当班作业区域隐患排查、个人上岗和工序转换时隐患排查五种手段;构筑专职检查、兼职检查、群安检查、青岗检查、职工代表视察、党员监督岗、妇女协安、五老协安八条防线,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隐患排查网络。
一是,每月由矿长主持开展一次重大隐患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建档管理。
二是,四个层级排查的安全隐患及时录入“安全生产体系支撑平台”,现场不能整改的,由安监处分专业发布给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三是,周一集体上岗、双日上岗和动态巡查上岗排查隐患,除上网发布外,另以《隐患排查督办、协查表》形式在安全办公会上对排查出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跟踪督办、复查,闭合管理;四是,规范安全隐患处理程序,安全隐患按“A、B、C、D”四级进行分级处理,并将分级标准以手册形式印发各单位,严格按程序标准排查、整改、复查、销案。
今年以来,利用“安全生产体系支撑平台”处理有效信息6480条;下发“五定表”51份,限期整改隐患104条,均实现了闭合管理。
6、现场管理,过程控制。
严格落实干部跟班带班制度,认真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班前安全确认制度、班后安全评估制度。
严格管技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做到与工人同上同下,对作业场所的安全负责。
一是,加强机电运输、顶板等日常安全管理,控制和减少零星事故的发生。
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和检修责任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高效运转。
二是,强化对特殊时段、特殊区域、特殊作业监督检查,提高安全检查过程控制质量和效果。
加强过断层、过老峒等异常地段的顶板管理,严格敲帮问顶制度,保证初撑力和锚固力符合要求。
三是,加强掘进后路安全管理,掘进开窝、拨门前,必须对失修巷道进行修复或加固,确保掘进后路安全畅通。
四是,严格执行层级确认制度,分级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确认,并将确认情况填写在《层级确认簿》上,闭合管理。
五是,重点抓好夜班、节假日、双休日、午收等特殊时段的安全管理,对重点人群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入井确认和出入井清点、检身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三、固化成果,力求实效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固化深化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首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一是严格按照班前礼仪、井口宣誓“七项内容”执行;二是扎实开展生产区域和岗前安全确认;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快捷高效的特点,提高安全信息处理的时效性;四是安装完善井下生产现场可视化系统,增强生产现场的监控力度;五是制定全员考试考核办法,将安全知识和应知应会考试常态化,保证参考率和及格率符合规定,努力争取好成绩。
其次,结合矿井实际,做到自选内容有特点,一是严格安全预警机制运行考核,超前防控,安全施工;二是加强单独及零散人员管理,确保单独作业人员不失控,零散作业人员有人管;三是继续在运输大巷交叉点设专人24小时监督,提高大巷运输安全度;四是持续开展文明生产整治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动态达标。
第三,扎实做好安全理论、安全文化、安全素质、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投入、“三违”整治、自主管理、安全目标九个要素的建设工作,有机地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提高,同时,加大各要素牵头部门考核力度,确保各要素建设取得实效。
四、一季度检查存在问题整改情况一季度联合检查共提出问题、建议32条,矿业公司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责令相关牵头部门限期对照整改完善,经跟踪督查和自查,均已整改落实,具体情况如下:1、安全文化:诚信教育活动载体不够丰富。
整改情况:二季度,相继开展了理论下基层、协安慰问、安全宣讲等活动,政工部、工会、团委、安监处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板报、橱窗、周报、信息平台等媒介,加大安全诚信将教育宣传力度,丰富活动载体。
2、安全素质:①效果评估整改落实需完善;②抽查采煤二区资料,病假人员没有参加考试并计分不合理,应计为补考人员。
整改情况:①已规范培训效果评估程序。
②职工学校督促整改,基层单位均已将病假人员列为补考人员管理。
3、安全制度:①制度健全,但有的制度考核执行不严格;②有的制度修订不及时;③有的制度公布不够及时。
整改情况:①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制度考核执行到位;②排查制度修订时限,及时进行修订;③二季度,对新发布的制度做到了及时公布,并在网站、安全办公会、安全例会上传达贯彻。
4、安全技术:①对技术管理机构体系不够全面;②技术科人员配备不够;③技术管理责任体系对基层单位技术人员管理职责要求不具体;④Ⅲ419补充措施与复查记录不完全对应。
整改情况:①②按照集团公司机构设置要求和人力资源规划,矿业公司进一步完善技术管理体系,逐步配备技术管理人员;③已补充完善了基层技术人员管理职责;④已对技术措施资料进行排查整改,规范管理。
5、安全投入:①计划报表编制,未通过“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系统”编制详细实施计划;②未按月编制完成统计报表;③重大项目管理:未发布项目管理信息,每月未发布项目进展情况;④费用项目计划下达后,个别项目如Ⅱ8总回修复进展缓慢。
整改情况:①现编制计划报表,均使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系统”编制实施计划;②按时编制月度项目完成统计报表;③现重大项目管理信息均已在网站发布;④加强已下达计划费用项目的跟踪管理。
6、安全环境:①餐厅工作间有消毒设备,但未正常使用;②工业广场个别地区发现有杂物、烟头、烟盒。
整改情况:①职工餐厅消毒设备已更新,正常使用,并设专人监督;②加大工业广场卫生保洁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