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春_席慕容

青春_席慕容


坦白地讲,这首诗所取的视角可以说是不很新鲜
旨也不新,不外辛稼轩“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 还休”之意。但是诗人将青春比喻成“书”,实 在是匠心独运。在类似题材的创作中,此种比喻 尚属少见。只此一项便已先声夺人,让人眼前一 亮。全篇紧紧围绕着这个比喻展开,紧凑,含蓄, 自然。书给人的印象是亲切、朴素、雅气。诗人 将书赋予了“匆匆走过的青春”这一诗意化的题 旨,便使书这一具体事物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 淡淡的烦忧的色彩,意味独特而隽永。
赏析
• 这首诗是席慕蓉作品中的名篇。曾经被灌制 成录音磁带广为流传。文学作品中咏青春的篇什 不胜枚举,其中的名篇也成千累万,但是席慕蓉 的这首诗还是以其独有的魅力让人一见难忘。
所谓青春易逝,节序如流,人的一生中,真正 属于青春的那一段时光确实是十分短暂的。当我 们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岁月早已从你的身边悄悄 滑过了。所以,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如本诗所 感叹的:“青春”实在“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当我们不知不觉走过,当我们在生命的某 一个点上回首往事,当你重新翻阅青春岁 月的如歌年华,当你白发偷偷爬上额头, 当你终于意识到你已不再拥有那份美好、 那份活力,当你不得不承认那本该重写的 历史在现在已形成无法更改的结局。我想, 我们对于青春的认识才真正变得深刻,对 于青春流逝的慨叹也才真正变得深沉。
青春
席慕容
席慕容简介:
席慕蓉,女,著名诗人、 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 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 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 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 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 本新诗集《七里香》,在 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 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 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 散文集《成长的痕迹》, 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 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谢谢大家
另外,那掠过的云影、那极浅极淡的微笑,那 日落后的群岚。极写青春之匆促、模糊、似有似 无,这种对于青春的沧海桑田式的体悟,让人顿 生“事如春梦了无痕”之叹。而那被命运的车轮 辗得枯黄的拙劣的一页,更让人感到青春的匆促, 生命的无奈。诗中主人公的含泪追忆,惆怅、迷 离,但给予人心灵的则是一种慰藉、欣悦。“所 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 程”。时光不能回头,青春不会重来,写好的 “书”不可更改,尽管它很仓促,尽管它太仓促。
• 中国历史上多有感叹青春易逝、须当好好珍惜的 作品。比较有名的如汉代的《长歌行》(青青园 中葵),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等等。但 那些作品几乎都是前定地将青春描绘成多么多么 美好,而人一旦失去又多么多么哀伤、凄婉。而 席慕蓉这首诗中却没有对青春进行过多美好的赞 颂,只用命运将美好变为枯黄、拙劣的侧笔,通 过阅读、破解来说明青春的仓促、人生的仓促, 应及时把握,切莫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时, 悲哀来到面前,一切已经悔之晚矣。语气冷静, 不动声色,似乎没有过多地渲染失去青春的哀伤、 凄婉,但正因其冷静和不动声色,反倒更让读者 生出一种地老天荒似的对于青春和人生的悲悯诗 人对于青春逝去的感叹,就像在你背后轻轻推了 一下,深沉而不可抗拒。
青 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 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 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 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Biblioteka 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 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 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