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邵东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永久的悔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

湖南省邵东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永久的悔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通用)

永久的悔
“三学四导”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时间: 2020 年上学期
课型新授年

八年级课时2课时
科目语文课

永久的悔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2.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

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
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
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

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自主预习单:
1、季羡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清平县一个农民家庭,他
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及《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

在吐火罗文研究、印度佛学、东方文化、比较文学、唐史研究及中外关系史等广泛领域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尤其是《吐火罗文》一书,是季老85岁后用英文冲刺的作品,其学术价值极高。

2、给划横线字注音
迎养()盈眶()简陋()
轮廓()誓愿()够呛()
模糊()耕耘()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懵懵懂懂()
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作者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
3、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4、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本文题为“永久的悔”,朗读课文,试说说“悔”的内容是什么,从“悔”中,你体会到了哪些情感。

2.可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回忆了自己“吃的”经历。

试说说作者这样写是否离题,并想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三.品味语言
读下列句子,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

(1)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2)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

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3)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4)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
(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
学过这篇课文,听过如此感人的故事,假设你是作者,如今回到母亲的坟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提示:可以说说心中的愧疚,或者是告诉后人如何珍惜现在的机会与长辈相处等等。


教后评价



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