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科学技术-课件
[备选题] 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 德国作者的特约稿,评论“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 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还要重大,这 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齐推翻”。材料中“旧科学 的概念”是指( )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关系,加深对相对论 意义的认识,从中感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不畏权威、 为科学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从互联网诞生的背景、 过程、功能、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梳理归纳知识;联 系身边事例,理解体会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双重影 响,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的观念,增强全面辩证 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
解读:汤姆逊的话主要表达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对人类 思想发展的巨大作用。相对论不仅是对近代物理学理 论框架的重大突破,而且其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 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 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运用提升】(2011·江苏卷)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 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 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 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 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材料二 下面是记者在2010年11月16日中国“天河一 号”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问鼎世界第一后,采访有关 人士的部分内容:
德国于利希超级计算机中心应用支持部负责人诺贝 特·阿提希博士认为,“天河一号”是一个巨大成功, 目前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投身于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竞 争,这种竞争还将持续下去,因为各国都很明确高性 能运算对科研和工业的重要性。他建议中国加强与欧 美等超级计算机强国的合作,以便获取更高效、更经 济地应用超级计算机的经验。
(3)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 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 互联网。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已居世界第二 位。
【运用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 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 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 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 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 展为科技智能型。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 《论语》
【解析】电子文献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 检索方便、信息存储容量大等优点;纸质文献则更符 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具有权威性等优点。电子文献 与纸质文献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在很长的时期内将 共生共存。工具发生了变化,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 了变化而已,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对保留 民族文化遗产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2 现代世界科学技术
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相对论、量子论和 现代信息技术等。
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相对论、量子论的提 出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注重考查现代信息技术的 产生、发展及其应用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等产生的影响。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选择题,非选择 题少有涉及。因此,考生复习时要重点掌握理解考点 知识要素,同时可结合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人们 对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对经典 物理学提出了挑战,出现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 分析理解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分析 爱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数字与模拟信息项目主任让·戈诺 尔认为,“天河一号”的运算速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表明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戈诺尔还指出,超级计 算机领域竞争激烈, 美国、日本等国在该领域一直保
持领先地位,俄罗斯和欧盟也在积极跟进。不过,竞 争是一件好事,能够促进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他对 中国的加入表示欢迎。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解析】从材料信息中分子、原子等,可以看出这一 理论注重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属于普朗克量子理论的 内容,C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的 研究。
5.(2011·龙岩模拟)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 展的动力。下列重大发明(发现)与应用之间建立起的对 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定律——蒸汽机的发明 B.电磁学原理——冥王星的发现 C.相对论——核能的利用 D.量子力学理论——半导体的发明
[备选题] (2010·江苏卷)“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 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解析】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 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 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动漫设计、新能源、新材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 气象预报等领域,先后为20多个单位提供了高性能计 算服务。
【知识链接】
(1)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我国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 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 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010年成功研 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
【运用提升】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 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解析】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发展而非否定,C项错 在“彻底解决”,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微观 世界的是量子理论。故答案是B。
[备选题]有位先生梦见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当他再 度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街角,有一个人慢 慢骑着自行车。当他接近时,这位先生惊讶地发现, 这个骑车人和自行车在运动方向是不可思议的扁平。 这位先生可能涉及的科学理论是( )
A.量子力学
B.相对论
C.光电效应
D.进化论
【解析】B
牛顿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
(3)是中国科技的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中国竞争力增强的 表现,有利于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 际地位;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科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当今国际 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我们要积极参与,加强合作,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奋起直追。
1.(2009·广东卷)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 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 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 “这个原理”是( )
3.(2010·天津卷)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 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解析】注意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成就一是提出相对 论,二是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4.(2011·三明模拟)“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 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 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 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 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国家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重 大项目专家组组长钱德沛表示,尽管中国超级计算机 性能指标居于领先行列,但处理器、系统软件、算法 等核心关键技术跟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 的劳动方式的?
(2)“天河一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新科技发展的 一个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高新科技发展的主 要原因。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 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牛顿在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总之,相对论是 对牛顿力学的既否定又发展。相对论发展概括了牛顿 力学,牛顿力学仅是相对论中物体低速运动下的一个 特例,对物体高速运动下的时空观,则无法解释,但 是他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运用提升】(2011·广东卷)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 曾刊登标题文章 ——“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 “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 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解析】审题扣住关键词,由“牛顿观念的破产”可 知该理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危机,应为现代科学 革命的两大支柱:即相对论和量子论,故排除A、D。 由“宇宙新理论”可知为相对论,光线在通过强引力 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相对论主要是宏观领域的理论, 而量子论主要是微观领域的理论。答案是C。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天河一号”问鼎世界第一的 感想。
【解析】第(1)问据材料概括;第(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第(3)问要客观看待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和 差距。
【参考答案】 (1)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 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转变为科 技智能型。
(2)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 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 国力不断增强。
【解析】冥王星的发现是牛顿力学体系运用的结果, 故B不正确。其他对应关系都正确。
【 背 景 材 料 】 全 球 超 级 计 算 机 500 强 排 行 榜 ( 又 称 TOP500)2010年11月16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会议中心正 式揭晓,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排名第一。
“天河一号”2010年在中国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安装部署,升级后的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 次。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 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 域之一。超级计算机能够有力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的提升,能够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天 河一号”已成功应用于石油勘探、高端装备研制、生 物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