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的调频,中波,短波
调频(FM)、调幅(AM)、短波(SW)、长波(LW)、中波(MW)
在一般的收音机或收录音机上都有AM及FM波段,相信大家已经熟悉,这两个波段是用来供您收听国内广播的,若收音机上还有SW波段
时,那么除了国内短波电台之外,您还可以收听到世界各国的广播电台节目。
为了让您对收音机的使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就什么
是AM、FM、SW、LW作一简单的说明。
事实上AM及FM指的是无线电学上的二种不同调制方式。
AM: Amplitude Modulation称为调幅,而FM: Frequency Modulation称为调
频。
只是一般中波广播(MW: Medium Wave)采用了调幅(AM)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MW及AM之间就划上了等号。
实际上MW只是诸多利
用AM调制方式的一种广播,像在高频(3-30MHz)中的国际短波广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也是AM,甚至比调频广播更高频率的航空导航通讯
(116-136MHz)也是采用AM的方式,只是我们日常所说的AM波段指的就是中波广播(MW)。
那FM呢?它也同MW的命运相类似。
我们习惯上用FM来指一般的调频广播(76-108MHz,在我国为87.5-108MHz、日本为76-90MHz),
事实上FM也是一种调制方式,即使在短波范围内的27-30MHz之间,做为业余电台、太空、人造卫星通讯应用的波段,也有采用调频(FM)方式的。
而SW呢?其实可以说是对短波的
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
一、课题名称
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
题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的研究与制作,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信号的调频与解调原理;熟练应用各种电子实验设备和仪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的基本原理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
三、本课题涉及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1.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的原理和结构,无线电调频和解调的方法技术;
2.电路设计与仿真;
3.电路的焊接制作。
(二)要求
1.掌握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中调频和解调的方法技术,TDA7088的应用;
2.熟练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3.能使用相关软件设计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4.完成本课题设计。
四、课程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步骤
(一)电路原理图设计
(二)电路的工作原理
上图是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的电原理图。
其核心器件是一块TDA7088集成电路,这块集成电路中包含了调频收音机中从天线接收、振荡器、混频器、AFC(频率自动控制)电路、中频放大器(中频频率为70kHz)、中频限幅器、中频滤波器、鉴频器、低频静噪电路、音频输出等全部功能,还专门设有搜索调谐电路、信号检测电路及频率锁定环路。
取代可变电容器的是变容二极管,它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
它的PN结电容随着PN结上的偏压(反向电压)变化而改变。
偏压增大,PN结变厚,PN结电容变小;偏压降低,PN结变薄,则PN结电容增大。
因此改变PN结上的偏压,就可以改变PN结的电容。
电路中变容二极管接在本机振荡电路上,就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因为集成电路中很难集成较大容量的电容器,所以集成电路外接的电容器较多。
TDA7088集成电路的1脚接的电容器C1为静噪电容;3脚外接环路滤波元件;6脚上的C4为中频反馈电容;7脚上的C5为低通电容器;8脚为中频输出端;9脚为中频输入端;{10脚上的C7为中频限幅放大器的低通电容;{15脚为搜索调谐输入端,C12为滤波电容器;{16脚为电调谐、AFC输出端。
调频收音机的耳机线兼作天线,电台信号送入集成电路的第{11脚和{12脚,电感L2、电容器C8、C9、C10构成输入回路。
电路的频率由L1、C3及变容二极管VD1决定。
混频后产生的70kHz中频信号经集成电路内的中频放大器、中频限幅器、中频滤波器、鉴频器后变为音频信号,由集成电路的第2脚输出,送到音量电位器上,再由电容器C15送到由三极管VT1、VT2等组成的低频放大电路中进行放大,推动耳机发声。
连接耳机插座的电感器L3、L4是为了防止天线的信号被耳机旁路而设置的。
发光二极管和电阻器R6组成电源显示电路。
电容器C18和C19为电源滤波电路。
电容器C17是用来改善音质的。
五、小结
在掌握了自动搜索调频收音机的基本理论和制作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开拓创新。
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收音机的话音质量,增加收音机的收听频道;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展收音机的功能,优化设计结构。
数说明:
工作电压:2-7.5V 静态电流:9mA 频率范围:88.0MHz--108.0MHz
CXA1191是SONY公司开发的AM/FM收音机集成电路,(这里只用FM接收部分)。
该集成电路灵敏度高,带调谐指示,电子音量控制及功率放大电路,和CXA1691可以直接互换。
电路原理图和原理:
FM广播信号经天线接收后由C1、C2、C3、L1组成的带宽滤波电路滤波,除去88.0MHz--108.0MHz以外的信号,然后从IC的12脚输入到内部进行高频放大,再经9脚外围元件C5、PVC、L2选频回路选出要接收的广播信号去与7脚外接的C6、PVC、L3、C7组成的本振回路混频,从IC CXA1191的14输出10.7MHz的中频信号,经10.7MHz的中频滤波器滤掉10.7MHz以外的信号后从17脚输入到内部进行中频放大,后经内部电路和2脚所接的陶瓷晶振组成的鉴频电路鉴频,从23脚输出音频信号。
23脚输出的音频信号很小,通过C16再从24脚送入内部进行音量控制、功率放大后,最后才从27
脚输出,经C19推动喇叭发声。
15脚为波段选择引脚, AM接收时接地,FM接收时接103瓷片电容对地。
19脚为调谐指示引脚,收到一定强度的信号后输出低电平。
4脚为电调音量控制端。
收音频率液晶显示收录机电路图
二次变频调频收音机
该机适用于信号弱区域和边远山区使用的高灵敏调频收音机,灵敏度达0.5μV,强弱台的接收效果都较好。
见附图1。
F1(BP8804)是87~108MHz的陶瓷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是97.3MHz,外形见图2a所示。
V1与R1、L1组成一级高频预放,它可以使接收灵敏度明显增加。
该机采用了二次变频的方法来提高镜像频率抑制比,这样可增
设多级高放电路而不受镜像频率的干扰。
IC1是FM专用高频头电路TA7335,内部包括高放、本振、混频等功能,工作电压为2~6V,引脚①是信号输入端;②是电源的正端;③和④是高放电路;⑤接地;⑥为中频输出端;⑦是本振回路;⑧接AFC电压。
IC2是调频接收机专用的中频放大电路MC3361,只需在其外接少量的元件,就可以完成二次变频、中放、鉴频、音频放大等功能。
从IC1的⑥脚输出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MC3361的{16}脚,与X3(10.245MHz)信号再次混频,差出455kHz第二中频信号由X3耦合,因而实现了二次变频。
电路的电感均可自制。
如果购不到带通滤波器BP8804,可用附图2(b)电路代替,图中的Lo用∮0.5mm漆包线在∮4mm圆棒上绕5圈脱出而成;L1、L2、L3的线材及绕制方法与Lo相同,L1、L2均为4T,L3为3T;T1、T2采用调帽式中频变压器改制,数据见图1所示,绕制T1时要注意初次级的同名端。
C0是调频收音机常用的可变电容器,电容值一般在3.5~20pF可调。
整机调试主要调节L2、L3,使能差出10.7MHz中频信号,然后调整T1、T2使声音最佳为止,必要时可调整电感圈数来满足调试要求。
德生Rl212A型12波段调频、中波、短波、电视伴音立体声收音机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