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5:多线程程序设计

试验5:多线程程序设计

三、实验内容与骤
读懂pthread.c的源代码,熟悉几个重要的PTHREAD库函数的使用。掌握共享锁和信号量的使用方法。进入/up-techpxa270/exp/basic/02_pthread目录,运行make产生pthread程序,使用NFS方式连接开发主机进行运行实验。
1.进入exp/basic/02_pthread目录,使用vi编辑器或其他编辑器阅读理解源代码。
找上面的提示写完代码之后,按“Enter”,出现如下结果(结果太长,只截图了最后一个页面的部分)。
3.切换到minicom终端窗口,使用NFS mount开发主机的/up-techpxa270到/mnt目录。
先复制up-techpxa270
重新打开一个远程终端,输入minicom,连接宿主机,ping以下,看是否连接成功
2.运行make产生pthread可执行文件。
3.切换到minicom终端窗口,使用NFS mount开发主机的/up-techpxa270到/mnt目录。
4.进入/mnt/exp/basic/pthread目录,运行./pthread,观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若显示结果太快,可以用以下命令输出显示结果到pthread.txt文件./pthread >pthread.txt,然后再用cat pthread.txt察看文件内容,结合程序分析结果。
在宿主机上自己mount自己,看是否成功就可以判断NFS是否配置好了。下图,我们可以在/mnt/目录下看到/up-techpxa270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则说明mount成功,NFS配置成功。
5.修改一些参数(比如1000、BUFFER_SIZE),再次运行调试,加深对多线程的理解。
下图是修改了BUFFER_SIZE的部分代码
修改BUFFER_SIZE值后,可以看出运行的结果产生了变化
6.加入一个新的线程用于处理键盘的输入,并在按键为ESC时终止所有线程。
Pthread.c的代码如下:
五、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成绩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05实验项目名称:多线程程序设计
学 号
姓 名
专业、班
实验地点
实验楼1#318
指导教师
谢荣生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线程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2.学习pthread库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硬件:PC机;PXA270试验箱
软件:PC机操作系统linux
5.修改一些参数(比如1000、BUFFER_SIZE),再次运行调试,加深对多线程的理解。
6.加入一个新的线程用于处理键盘的输入,并在按键为ESC时终止所有线程。
四、实验结果
1.进入root/test/02_pthread目录,使用vi编辑器或其他编辑器阅读理解源代码。
2.运行make产生pthread可执行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