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合作作业1

国际经济合作作业1

P123、试述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

答:(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

包括,合资、合作、独资等。

(2)国际间接合作。

包括:国际信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等。

(3)国际科技合作。

包括:有偿转让(技术贸易)、无偿转让(国际科技交流)。

(4)国际劳务合作。

(5)国际土地合作。

(6)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

包括:国际经济信息合作、国际经济管理合作。

(7)国际经济(发展)援助。

(8)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4、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为基础的,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生产要素的国际间复合流动构成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特征。

而国际常常不直接伴随生产要素的跨国移动,但作为主权国家在经济合作问题上的相互承诺,成为生产要素跨国移动的国际规则,对国际经济合作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

所以国际经济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又一特征。

(2)国际经济合作采取直接结合的方式实现生产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国际经济协调。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国际经济协调,往往都是采取直接结合的方式,而不像一般制成品和货币那样,生产要素要一定的商品、货币为媒介实现间接结合。

国际经济合作采取直接结合的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特征。

(3)国际经济合作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

国际经济合作的领域由第一、二产业发展到第三产业,延伸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

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慢慢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全球化的结构体系,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特征。

(4)国际经济合作反映出一种新型的国家间关系。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这也是判断主权国家是否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标志。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性质是一个平等互利的新型国家间关系,这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又一个特征。

(5)斗争和竞争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

在国际经济合作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宏观国际经济合作还是微观国际经济合作,都充斥着斗争和竞争,所以斗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斗争,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

P353、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关系?答:(1)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也日趋活跃,合作的方式灵活多样。

国际经济合作归根到底是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可以采取单一要素移动方式,也可以采取多种要素复合移动方式。

国际经济合作的多样化不仅表现在各国采取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表现在合作层次上也是多种多样的。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层次有逐步升高的趋势,也就是说已经由企业与企业间以及政府与政府间的合作向区域合作和跨区域合作发展(2)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更加激烈,呈边斗争边发展、在斗争中合作、在斗争中发展地态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与转轨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转轨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间的矛盾,转轨国家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

矛盾的产生源于竞争,而竞争不断加强则要求合作,合作的最根本动力室源于各国自身利益的考虑。

矛盾与冲突存在是难免的,但是也不排除国家间和平共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合作与矛盾冲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在国际分工和生产与资本国际化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广泛发展,为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国际协调机制将不断得到相应的加强。

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客观上很自然地加强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生产社会化进一步扩展,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打破国界,提出诸如消除市场障碍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配置和自由流动,而这种联系与要求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邻近国家之间更为迫切。

P1051、试述国际经济协调及其本质特征。

答: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国政府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国际会议和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进行对话协商,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联合调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协调一致以对付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2)国际经济协调是调节各国国内经济目标与外部经济目标的冲突。

(3)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随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4)国际经济协调地程度取决于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大小。

2、试述国际经济协调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联系与区别。

答:国际经济协调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联系:(1)国际经济协调与国际经济合作都是建立在国际分工高度发展地基础上的;(2)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协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构成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

国际经济协调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区别:(1)范围不同:国际经济合作包括国际移动和国际经济协调,而国际经济协调只是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一部分;(2)内容不同: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指的是国际间各种生产要素的相互配合和合作,而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国政府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国际会议和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进行对话协商,对国际关系进行联合调节。

(3)目的不同:国际经济合作是为了打破传统的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经济交往格局,一方面为国际经济联系增添新内容和新方式,一方面又影响国际贸易的范围、数量和流向;而国际经济协调是为解决各国间涉及彼此在国际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问题;(4)期限不同:国际经济合作期限较长,一般均在一年以上,有的长达几十年;而国际经济协调的期限较为不确定。

3、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1)避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冲突。

主要通过调节各国间经济变量的传递机制,控制各国经济变量的溢出效应。

(2)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来自资本主义体系的外部冲击进行联合管理和共同抵制。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以下的四个小点:(1)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2)经济指标的协调;(3)经济信息交换的协调;(4)政策行动的协调。

P1863、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和流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即跨国公司内部因素和东道国环境因素。

(一)跨国公司内部因素: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在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

根据这两大优势,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对外投资策略。

(1)所有权优势。

跨国公司凭借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市场,在发掘新观念、新设想的商业价值方面独占鳌头,而技术的领先又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竞争优势;另一个竞争优势是高水平的管理技能,有效的管理使研究开发出来的技术与其他方面的优势得以在公司内部广泛传播和重新组合,拥有这种能力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内部化优势。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持续地领先于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跨国公司内部市场进行的国际生产与交易的比例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公司内投资带动了公司内贸易,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公司内贸易已跃居主导地位。

(二)东道国环境因素。

单凭跨国公司本身具有的优势尚不足以使它在任何地方都从事直接投资,投资还须取决于东道国的环境及其与企业特定优势相结合的状况。

东道国的环境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及社会文化因素。

①东道国的政治局势是否稳定,投资环境有无突变可能,政府能否保持当前政策的连续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首先考虑条件;②各国制定的有关投资的法律或条例,以及当地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东道国是否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外国投资法是否完善等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③各国外资优惠以及干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④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一国的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习惯、社会文明程度、对外国人的礼遇,居民消费习惯等等。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投资者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它包括东道国的市场条件、劳动力素质及供给成本、基础设施状况等等。

主要有:①东道国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前景;②资本收益率;③金融市场条件,即货币市场、基本市场是否健全、资金调节机制是否发达等。

(3)风险因素。

风险大小,也是决定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流向的重要因素。

4、试述当前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形成原因。

答:(1)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日趋上升,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周期因素;②跨国公司的特殊作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已取代贸易,成为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手段;③投资自由化趋势,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各地区以及国际性组织对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予以极大关注,绝大多数国家对外来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迅速自由化。

(2)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迅速上升。

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改善,其主要特征是:市场规模扩大,政策日益有利于外国投资者。

(3)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严重不平衡。

原因是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及是否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否繁荣的市场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不同,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严重不平衡。

(4)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起步。

原因:①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公司;②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繁密,各国都不同程度地依赖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因其经济的开放性更是如此;③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较好地利用外国资源,学习外国的技术和管理方法,间接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5)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仍占主导地位。

原因:无论是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源地、还是从其目的地来看,发达国家在国家直接投资领域均占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在内部发展资金和经济实力上都比发展中国家雄厚很多,不可能再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情况。

(6)国际直接投资供求矛盾依然存在。

原因:①众多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竞相采取吸引外资政策,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增多;②主要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供给相对减少。

以上原因造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供求形势总体上说是求大于供。

P1865、什么是国际间接投资?它有哪些主要特点?答:国际间接投资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相对应的一种形式,主要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证券的投资以及中长期信贷。

与直接投资相区别,国际间接投资一般对于投资标的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所有权,也不拥有经营权。

它是以取得信息或股息为目的,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投资,是通过金融市场或证券市场的投资。

与国际直接投资相比较,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1)流动性大,风险性小。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都要参与一国企业的经营,其投资周期一般比较长,资金一旦投入,再抽出投资比较困难,其流动性小,风险性大。

而国际间接投资除国际开发援助贷款和政府贷款的偿还期限较长外,其间接投资形式回收周期短,流动性强,风险性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