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讲座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讲座

危险化学品(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及安全对策措施一、安全培训的法律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安监总厅培训〔2010〕16号)(六)实施企业班组培训工程。

以班组长和高危行业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为重点,全面推进企业全员安全培训。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2006]第3号)第十三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十五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十七条车间级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六)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八)有关事故案例;(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职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方可上岗作业。

二、相关术语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受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剧毒化学品目录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

”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这个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

三、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范围界定问题的函》(安监总厅函字[2005]173号),对于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和《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的物品,目前暂不纳入危险化学品范围。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按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分为八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分类标准为《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什么是危险化学品的涂料:《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 5204-2008)(2009年1月1日实施)3 术语和定义3.1 涂料 coating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早期大多数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

现在合成树脂已大部分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

注:在具体的涂料品种名称中可用“漆”字表示“涂料”,如调和漆、厚漆等。

3.2危险化学品的涂料产品 Coating of Dangerous Chemicals符合GB6944危险货物特征的涂料产品,列入GB12268《危险货物名录表》。

注1:如涂料产品中(包括涂料用树脂),在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开杯试验不高于65.6℃的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第3 类易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的涂料产品判据见GB 6944。

注2:不符合本条特征的涂料产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即非危险化学品的涂料产品。

三、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车间安全生产技术方面要求:危险化学品涂料生产企业其车间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使用和生产危险化学品,这是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也要使用到生产设备,如分散机、三辊机、研磨机、搅拌釜、反应釜等。

这些原料从配(投)料到设备进行生产再到出产品的过程,就是生产工艺的过程。

危险化学品涂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使用的原料有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剂油、固化剂、稀释剂等,而产品有不干性醇酸树脂、聚氨酯固化剂、醇酸树脂清漆、硝基木器清漆、硝基底漆、聚酯树脂清漆、聚氨酯树脂清漆和稀释剂等。

这些原料及产品都属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笫3类易燃液体;另外还有使用到第8类腐蚀品如苯酐(邻苯二甲酸酐);笫6类毒害品如TDI、防白水(单丁醚乙二醇)等。

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特性,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易燃易爆。

危险化学品第3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者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闪点: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

易燃液体分类:3.1项低闪点液体:闪点< -18℃如:乙醚(-45℃)汽油(-48℃)3.2项中闪点液体:-18℃≤闪点< 23℃如:苯(-11℃)乙醇(12℃)3.3项高闪点液体:23℃≤闪点≤ 61℃如:丁醇(35℃)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①易挥发性: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②易燃性:闪点越低,越容易点燃,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③易产生静电性:大部分易燃液体为非极性物质,在管道、储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装、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

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④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具有流动和扩散性,大部分黏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

⑤毒害性: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有毒性作用。

对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根据其危险特性,车间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就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标准。

①针对其易燃易爆的特性,生产车间及仓库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安全间距、消防设施等条件必须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②树脂生产车间、危险化学品的涂料产品生产及包装车间、粉末涂料的粉碎、包装车间及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等易燃易爆甲、乙类作业场所使用的电动机、低压变压器、低压开关和控制器(开关、断路器,控制开关及按钮,配电盘,控制箱,操作箱等)、照明灯具、信号报警装置等应使用防爆型(EXdⅡBT3)电气设备。

电线套管应采用镀锌焊接钢管,不应采用绝缘导线或塑料管明设。

所有电气设备应进行有效接地。

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的防爆必须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要求;③甲、乙类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保护措施;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配电箱及开关宜设置在仓库外。

④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的要求;⑤工厂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必须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2年版)的要求;⑥有产生静电的生产设备及贮罐、装卸区等的防静电措施《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的要求;⑦工作场所的采光、照明、通风、护栏、噪声、振动、高温、安全警示标志、工作通道等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要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建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5.3.3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括:1)安全生产职责;2)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4)安全生产费用;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6)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7)安全培训教育;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9)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10)风险评价;11)隐患治理;12)重大危险源管理;13)变更管理;14)事故管理;15)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16)消防管理;17)仓库、罐区安全管理;18)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19)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20)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21)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23)检维修管理;24)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25)承包商管理;26)供应商管理;27) 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28)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2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30)应急救援管理;31)安全检查管理;32)自评等。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3040-2010)每个生产操作岗位都应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正常开、停车操作程序;2.各种操作参数、指标的控制;3.安全注意事项和异常处理方法;4.事故应急处理措施;5.紧急停车操作程序;6.接触化学品的危险性;7.个体安全防护措施。

仓库装卸车安全操作:严禁在仓库(堆场)内进行卸车桶装、转(过)桶、分装等作业。

在进行卸车桶装、转(过)桶、分装等作业时,必须在仓库(堆场)外面进行,并做好防静电措施,必须有安全人员配备应急器材在场监控。

四、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92)按导致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设施缺陷、防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电危害(漏电、静电、电火花);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运动物危害(固体飞甩、液体飞溅、坠落物、反弹物、料堆(垛)滑动);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区环境不良(地面滑、场地狭窄、地面高低不平、场地杂乱、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