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图学/Cartography
学时/学分:64/4(其中含实验24学时)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
适用专业:—开课学院:
—系:
—教研室:
是否含课内实验:■是□否(若选择“是”,则还需填写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等)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大类课程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既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地图学的任务是系统传授先进、实用的地图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服务。

课程由地图学理论和地图学实践两部分组成,主要介绍地图理论、及地图制作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有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形图的应、地图的概括、地图的表示、地图符号以及专题地图的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使学生熟练掌握地图学理论知识,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用图能力,使学生掌握地图应用与制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突出重难点等)
1.导论
地图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现代地图的作用、类型、功能与应用;地图学的历史发展。

2. 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球体及坐标系统的概念及表示;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地图投影的变形、投影变换与地图投影的识别。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地形图的分类和用途。

中国地形图的分带、地形图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高程系的建立和起算;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3. 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概念和任务,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和基本方法。

地图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4. 地图符号
符号与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功能,地图符号的分类。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与视觉变量的组合。

符号与图形的视觉感受效果与心理效应。

注记的作用、分类,注记的配置与排列。

5. 地图表示
地理数据的点状符号表示:量表法在点状符号中的应用,比例圆的视觉尺度,点状符号的扩展,点状符号的定位处理,分区统计图,点值图。

线状符号的构成与表示:定位线,走向线,定量数据分布的线状符号表示。

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定性信息的地图表现形式,表示定性信息的变量,定性信息的处理程序。

等值区域制图:定量数据的特征,数据的分级,表示等值区域图的变量。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进展。

6. 地图图型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人文要素的表示。

地理图的设计、地理图的编制特点、地理图的编制过程、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性,专题地图的分类,专题地图的应用。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和处理,地理底图的编制。

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选择,图例设计,图面内容的安排,色彩与网纹设计。

地图集的定义和特点,地图集的分类,地图集的编制方法。

三、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地图,地球椭球体,地理坐标、平面坐标、高程,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分度带,方
位角和偏角图,地图概括,量表,视觉变量,彩色,心理效应,注记,分区统计图,点值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2.正确理解下列基本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地图投影的主要公式,投影变形的主要公式。

3.牢固掌握下列公式:
地图分幅编号的主要公式,制图综合的主要公式,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4.熟练运用下列法则和方法:
比例圆的视觉尺度,色彩的心理效应,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基本地形图的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我国基本地形图的投影方法,地图表示的基本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64学时,理论课学时分配4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24学时。

表:
五、课程特色(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
地图理论部分:1.地图的数学基础的重点:地图投影的相关概念、地图投影分类、常见投影的特点及分类。

难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选择、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2. 地图概括的重点:地图概括的概念、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难点: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3. 地图符号的重点:地图符号的分类和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难点: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地图编制部分:1.地图表示的重点:地图的常用表现方法。

难点:不同表示方法的区
别与适用范围。

2. 地图图型的重点:地理图中地貌的表示方法、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

难点:专题地图的设计。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

六、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内容、方法、相应内容或环节所占比例等)
闭卷考试:实验成绩:平时成绩: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主编:毛赞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9年6月参考书: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主编:王家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6年
《地图设计与编绘》,主编:祝国瑞
出版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5年9月《地图学原理》,主编:马耀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7年
《现代地图学》. 主编:廖克
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
《数字专题地图》,主编:刘万青
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地图学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820—1997》,
主编: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出版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1997
《Art as Maps: Influence of Cartography on Two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CE)》主编:BANGBO HU CARTOGRAPHICA
出版或修订时间:Vol.37,No.2,2000
执笔(撰写人):日期:
审阅(教研室主任):日期:
审定(教学院长):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