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一体化 论文
线连接半导体两端时,光电流在外部回路中流动,称为短路电流。 最基本的太阳电池是由 P—N 结构构成的。图 1 为典型光电池的剖面图。
图 1 典型光电池的剖面图[1] (光线的光子产生自由电子,顶部金属网格和底部金属板通过外电路收集和返还自由电
子)
2.2 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统按其系统配置可分为独立式(stand—alone)连接电网式 (grid—alone)2 种。
3.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形式
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的结合,把封装好的光伏组件平 板或曲面板安装在居民住宅或建筑物的屋顶上,建筑物作为光伏阵列载体,起支撑作用,然 后光伏阵列再与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负载等装置相连。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是一种 常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物上,又可以作为多功能建筑材料构成实际的建筑物部件,光伏建筑的产生是建筑物设计领 域超越能源意识的新型设计意识,对人类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光伏并网和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标志着光伏发电由边远地区向城市过渡,由补充能源向 替代能源过渡,人类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过渡。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作为最具可持续 发展特征的能源技术进入能源机构其比例将愈来愈大并成为能源主体构成之一。
2.3 BIPV 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是应用太阳 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在建筑为维护结构外表面铺设光伏阵列提供电力。可以说在众多可再
生能源发电技术中,光伏发电是最绿色最环保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项技术[1]。
图 4 户用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原理图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伏发电原理,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种类分别进行总结, 针对不同发电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其不同的适用环境;通过对光伏与建筑结合方 式的总结,系统的概括了所有光伏建筑的结合方式,并对其优劣进行对比;总结 了光伏建筑的优点,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光伏建筑发展情况;最后对光伏建筑前景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半导体;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电池;光伏幕墙
4)光伏组件与窗户及采光顶相结合
光伏组件若是用于窗户、采光顶等,则必须能够透光,就是说既可以发电又可以采光。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安全性、外观和施工简便等因素。图 9 为光伏组件与窗户及采光顶相结 合的建筑实例。
图9
7
4.BIPV 系统的发展前景
4.1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点
从建筑学、光伏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观点来看,光伏发电技术和建筑学相结合的光 伏建筑一体化有如下优点:
另一类是建筑与光伏组件相结合。建筑与光伏组件相结合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一种高级 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 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一般的建筑物外围护表面采用涂料、装饰瓷砖或幕墙玻璃,目的是保 护和装饰建筑物。如果用光伏组件代替部分建材,即用光伏组件来做用作建材也可建筑物的 屋顶,外墙和窗户,这样既可用以发电。
6
图 8 光伏与建筑结合的方式
1)光伏组件与玻璃幕墙相结合
将光伏组件同玻璃幕墙集成化的光伏玻璃突破了传统玻璃幕墙的单一围护功能,把以前 被当做有害因素而屏蔽在建筑物表面的太阳光,转化为能被人们利用的电能,同时这种复合 材料部多占用建筑面积,而且优美的外观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更赋予建筑物鲜明的时代特 色和技术特色,已经成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光伏组件与遮阳板的 结合
1、 无需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2、 建筑物光伏发电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基础设施; 3、 能有效的减少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 4、 能够降低建筑物室内冷负荷; 5、 建筑物光伏发电可以提供创新方式改善建筑物的外观审美; 6、 安全环保,增加楼盘的整体品质。
4.2 世界各国的光伏建筑发展情况
在能源和环保压力的促进下,太阳能光伏技术已逐步成为国际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的首选技术之一。事实已经证明,对于几 kW 以下的系统,采用太阳光伏发电是最为理想 的。光伏(PV)技术除传统的单独用户及特殊领域应用外,正在向高水平和大规模方向发 展。BIPV 的联网发电已成为近年来 PV 应用的主要方向和热点。联合国能源机构最近发布 的调查报告显示,BIPV 将成为 21 世纪的市场热点,太阳能建筑业将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新 兴产业之一。各国一直在通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开拓市场等,大力降低光伏电池的制造 成本和提高其发电效率。
当不可能或没必要与电网连接时,独立式光电系统(stand—alone systems)较适用 (图 2)。这种系统白天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以备夜间及昏暗多云天使用。
图 2 独立式光电系统 (一个独立式系统需要电池储存电力以供夜间使用,还需要一个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
反用换流器)
当有电网时,就不需电池组储能了。因为电网已经充当了一个大的蓄电池的作用。连接 电网式如图 3 所示。当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不足时,由电网向用户供电,相反的,若太阳能
近几年,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薄膜光伏电池市场前景看好,技术日臻成熟, 光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薄膜光伏电池的一个重要优点是适合做成鱼建筑物结合的 光伏发电组件:双层玻璃封装性的薄膜光伏电池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透光率, 可以替代玻璃幕墙,而不锈钢和集合物衬底的柔性薄膜光伏电池适用于建筑屋顶等需要造型 的部分。一方面它具有漂亮的外观,能够发电;另一方面,用于薄膜光伏电池的透明导电薄 膜又能很好地阻挡外部红外线的进入和内部热能的散失,将成为建筑与光伏组件结合的主要 方向之一。
将光伏系统与遮阳装置构成多功能建筑构件,一物多用,既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为建筑物 提供遮挡,又可以提供能源,在美学与功能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3)光伏组件与屋 顶瓦板相结合
光伏组件与屋顶相结合的另一种光伏系统:太阳能瓦。太阳能瓦是太阳能光伏电池与屋顶 瓦板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产品,这一材料的创新之处在于使太阳能与建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 体化,该系统直接铺在屋顶上,不需要在屋顶上安装支架,太阳能瓦由光伏模块组成,光伏 模板的形状、尺寸、铺装时的构造方法都与平板式的大片屋面瓦一样。
2 光伏建筑一体化原理
2.1 太阳电池原理
半导体根据导电机理的不同可分为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时, 半导体中的电子被激发而移动,失去电子的地方就形成空穴。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结合
2
在一起在半导体中形成“势垒”。由 P 型半导体产生的电子向 N 型层移动,由 N 型层中产生 空穴向 P 型层移动。P 型层中由于带有正电荷的空穴数目增多而带正电; N 型层中由于带负 电荷的电子数目增多而带负电。当达到稳定状态时,在半导体两端产生电压,称为太阳电池 的开路电压。当用导
3
电池板供电大于用户需求,剩余的电可通过直交流逆变换器输送到电网。只需在连接电网时 安装一块双向计量电度表即可解决电力收费的问题。这种系统特别适合于已有电网供电的用 户,不仅可省去蓄电他的设置,减少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而旦有利于削减因采用空调设 备而造成的夏季白天用电高峰的问题。
图 3 一个典型的电网连接充电系统 (白天,多余的电流将流入电网,计量表会倒转)
5
图7
3.2 建筑与光伏组件的结合
建筑与光伏组件的结合是指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集成化,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 形式出现,光伏阵列成为建筑不可分裂的一部分,如光伏玻璃幕墙、光伏瓦和光伏遮阳板装 置。
把光伏组件作为建材所要求的几项条件,如坚固耐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适当强度 和刚度等性能、用光伏组件替代部分建材、在将来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规模 也随之增大,则可从规模效益上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有利于光伏产品的推广应用,所以存 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光伏系统与建筑物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与建筑物屋顶相结合以及与建筑墙体相结合 等方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 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相结合
将建筑屋顶作为光伏阵列的安装位置有其特有的优势,日照条件好,不容易受到遮挡, 可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光伏系统可以紧贴建筑屋顶结构安装,减少风力的不利影响。 并且,太阳组件可替代保温隔热层遮挡屋顶。此外,与建筑屋顶一体化的面积光伏组件 由于综合使用材料,不但节约了成本,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转换设施的价格也可以大大 降低,有效地利用了屋面的符合功能。图 5、6 为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实 例。
3.1 建筑与光伏系统的结合
4
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电源供电或者以并网的方式供电。当光伏建筑 一体化系统参与并网时,可以不需要蓄电池,但需要与电网连入的装置,而并网发电是当今 光伏应用的新趋势。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上,引出端经过控制器及逆变器与公共电网连 接,需要由光伏阵列及电网并联向用户供电,这就组成了户用并网光伏系统。由于不需要蓄 电池,大大降低了造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5
图6
2)光伏系统与建筑墙体相结合
对于多、高层建筑来说,建筑外墙是与太阳光接触面积最大的外表面。为了合理地利用
墙面收集太阳能,可采用各种墙体构造和材料。将光伏系统置于有建筑墙体上不仅可以利用
太阳能产生电力,满足建筑的需求,而且还能有效减低建筑墙体的温度,从而降低建筑物室
内空调冷负荷。图 7 为光伏系统与建筑墙体相结合的建筑实例。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光伏建筑一体化
引言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 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阵列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来提供电力。这和系统有诸多优点,如有 效利用建筑外表面、无需额外用地或者加建其他设施、节约外饰材料(玻璃幕墙等)、外观 更有魅力、缓解电力需求、降低夏季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热环境等。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是 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利用光伏技术发电的重要市场,一些发达国家都将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重 点项目积极推进。近年来,国外推行在用电密集的城镇建筑物上安装光伏系统,并采用与公 共电网并网的形式,极大地推动了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已经占据了整个 太阳能发电量的最大比例。 光伏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建筑学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可行的选择。光伏 应用技术利用太阳光这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来产生电力,其光伏转换构件既可以安装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