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宋时期经济56页PPT文档

两宋时期经济56页PPT文档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有银块、银钱、银饼和 银牌等形态,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 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 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 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两、官 吏、匠人姓名等。宋代银锭已屡有出土。1955年 湖北黄石市石寨山出土了 293件,大小不等,总 计约重达3400两。1958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 旗也曾出土了5件。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是货币流 通混乱。宋代的铜铁钱均有大小钱之 分,各地区的铜铁钱之间、大小钱之 间的比价既不固定,也不一致,致使 货币流通紊乱无序、市场分割。当然 货币流通的紊乱,也为宋代货币兑换 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P130)。
▼北宋前中期至南宋时期钱币的流通存在较 为严重的“钱荒”问题。
☆唐宋税法规定可以使用金银来缴纳租税。
◆宋朝币制的第五个特点即其最大特点 是纸币的产生和推行。宋代的货币不 仅逐渐从贱金属货币向贵金属货币过 渡,而且还出现了信用货币——纸币。
▼两宋 钱荒的原因不尽相同。 ▼钱荒不仅阻碍宋代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
加重了商民的税收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 。
◆宋代货币制度的第四个特点是白银的 货币化加快,其货币性提高。
▼宋代黄金仍有货币性,金钱的数量超 过了唐代。此时的黄金仍然发挥支付 手段和贮藏手段职能,但其流通手段 职能减弱,货币性继续降低。
▼宋代的白银货币有银块、银钱、银饼和银 牌等形态。
▼宋代宫廷还铸造过许多金银钱,作为冥钱 殉葬、赏赐馈赠及娶亲时的撒帐钱或洗儿 钱等,湖南长沙出土的“庆元通宝”银钱 及传世的“太平通宝”银钱均属此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徽宗大观通宝银钱
宋代五十两银铤
南宋银铤“修义巷·赵八郎造·京 销锭银”
宋代白银大量流通的原因
两宋时期的货币和信用
小组成员: 张连鑫 李慈屯 李凯 任政 王子晨
P110210222 P110210240 P110210217 P110210192 P110210225
两宋时期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情况: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927—976)“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建立北宋王朝,中国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靖康 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和宋 钦宗,北宋灭亡。同年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 (1107—1187年) ,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宋高宗拒绝主战派 的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 立南宋政权,两宋政权历时共320年。
崇宁重宝始铸于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 1102-1100年)
大观通宝折十铜钱(左)、铁钱(右)铸于 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
政和通宝铸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 1111-1118年)
庆元通宝开炉大钱铸于南宋宁宗庆元元 年(公元1195年)
宋代铁钱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虽然宋代流 通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 经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 币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所以此时的货币 流通具有区域性。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第 二个特点。
☆宋代商业发展内生的货币需求增 加,而黄金、铜材不足制约了货币 的供给,布帛等实物以及铁等贱金 属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交换对高价 值单位的货币需求,而白银作为币 材的优点逐渐显现。
☆宋代的白银产量增多,为通行白银提供了 条件。
☆宋代国际贸易发展以及贸易对象国使用白 银。
☆辽、夏、金等强邻要求宋朝使用白银来支 付“岁币”和“岁赐”,也强化了白银的 货币地位。
南宋金牌
▼宋代银钱的数量也超过了唐代。白银 的货币性及其货币地位大为提高,白 银在宋代全面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国际货币 的职能。
▼宋代 银币已成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一种 ,民间与官方普遍使用,不受区域的 限制,通行全国,也是当时纸币的兑 现基金。
▼但白银在宋代尚未充分获得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 这两种基本职能。
▼从整体上看,宋代流通的货币虽 然以铜铁钱币为主,但实际上有些 地方专用铜钱,有些地方专用铁钱 ,有些地方是铜铁钱兼用。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其原因有两 个:
一是防止铁钱出境,被辽夏金套去熔铸成 兵器; 二是铸币权和纸币发行权分散在各 地,各地区铸造的钱币在名称、成色、重 量、大小、形状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地发 行的纸币也不相同,以至于各地既不准本 地的货币出境,也不准外地的货币流入, 各地的货币仅限于本地区使用。
▼两宋的货币制度,仍以钱币为主, 其中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则以铁 钱为主;绢帛等实物货币退出流通, 而白银的货币地位大为提高。
宋太祖宋元通宝
天禧通宝铸于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 1017-1021年)
皇宋通宝铸造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俗称“北皇宋”
元丰通宝铸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 1078年--1085年)
●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 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 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 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 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 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 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 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宋卫王)跳 海而死而灭亡。
南宋·双葫芦印二十两金铤
• 葫芦印是宋代金银铺一种 显示信誉的暗记。南宋·双 葫芦印二十两金铤为存世 孤品。据史料记载,由于 该金铤在当时价值极高, 主要用于国务开支、赋税 、军费、上供、赏赐、大 宗商业贸易、海外贸易及 兑换钞引等经济活动,是 极为重要的金融文物。
金牌 宋度宗铸币 公元12651274年
●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这 使得宋朝的货币形态和信用 有了新的发展,货币制度具 有时代的特点。
●两宋时期货币制度的特点
◆宋代币材的种类较多。铜、铁、金、银、 纸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货币。绢帛等实物 丧失货币性并退出流通。铜铁钱币、纸钞、 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 币制度,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