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型英语作业”的创新尝试与思考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伸部分,但“传统作业”机械重复、缺少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不利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推行,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于每个孩子的个性与差异。
如何利用新型的作业的形式和功能,激发每个孩子的的学习潜能,成了我们教育创新的新重点。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做出了一些效果较好的尝试:自选式作业、个性作业、探究作业、实践作业等。
关键词:新型英语作业个性差异创新探究
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但现行小学英语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等机械训练,这种机械固定、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的作业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热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要改变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功能,要以作业为平台,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
“新型英语作业”要以任务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体现真实性、生活性、人文性,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与学习兴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健康有效的发展。
它的设计应力求以教材为范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依据,促使学生
灵活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一、自助型作业——自助成就自主
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地学习。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充分考虑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地选择,从而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自助型就让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教师可通过定内容、定范围、定目标来统筹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放手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运用。
二、探究型作业——问题激发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
而“探究型作业”就是指围绕明确的对象学生自主设计探究任务,通过查资料、研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习得和综合运用语言,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它要求学生从内容的确定、规律的发现、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或生生合作来完成。
小学阶段,“英语探究作业”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创作表演、跨文化意识等方面,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调查等方式完成相关任务,这不仅教会了他们新型的学习方法,更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
如在学习了询问路线的词句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根据实际情况介绍如何去一个地点(如公园、商场、书店等)。
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来改编对话、故事等。
这样,不仅巩固了文章的信息,加深了对对话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创造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去孜孜不倦地发掘。
三、实践型作业——实践,方能体验乐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
在课外要求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尽量用英语交流,语句可以简单但不可以忽略;在家里要求学生与懂英语的家长用英语交流,不懂英语的家长还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教父母学英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种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
所以学生在学习如何打电话、写信内容后,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家长打电话或写信,在教完 Holidays 后,又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有关节日的小报,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积
极思考,彼此交流,取长补短。
相信孩子们在真实运用时,一定能明白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以致用”。
但是小学生不同于初、高中的大孩子,为了促使他们能持之以恒地“学以致用”,就要考虑到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喜欢表演与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
因此,教师在设置作业可以让他们“演一演”、“找一找”、“画一画”。
如:
(一)演一演──当我们学习有关Animals内容的内容时,与其让学生课后听录音磁带去背诵,不如让学生分角色把文中出现的小动物都表演出来。
从看着课本表演──离开课本表演──模仿课本表演。
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交际和创新的能力。
(二)找一找──如在学习了Food后,让学生到超市里看一看,对照实物记一记,并记录下来在课上交流。
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增加了信息输入。
(三)画一画──学生学习了 Colour后,可以组织学生用学过的颜色画画,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动物、食物、学具等,然后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来谈谈自己所画的内容,借此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写一写──在学习了 There be 句型后,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写一写自己卧室的布置或者学校教室的分布状况,并进行交流。
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
思维。
三、新型英语作业的层次性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学习了有房间的词汇句式之后,我设计了三种作业:第一种作业是出示自己的房间照片,运用所学词句简单描述;第二种作业要求学生仿照课本、配上多付照片,详尽描述自己居住的房子;第三种作业是“做个小小设计师”——设计出绿色节能环保的房子,配上设计图,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要求学生最少完成第一种作业,第二种、第三种作业量力而行。
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学生各尽所能,作业精彩纷呈。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充满着童趣和多维化挑战的作业一定能使课堂教学得到巩固和延伸,能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坚信,学生通过做“有质”的作业,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1 年;
2. 王电建,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蔡淑萍,英语学科“探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源网络;
4、《新课程怎样教》吴效锋,沈阳出版社 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