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 学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8分)匀称.( ) 哀号.( ) 喑.哑( ) 篡.( )夺cōng( )茏静mì( ) mí( )漫喧xiāo( )2.按要求填空(8分)(1)《绿色蝈蝈》是一篇文。

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家。

我国读者非常熟悉他写的一部书。

(2)《山市》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字留仙,世称。

他是文学家。

(以上每格0.5分)(3)《浣溪沙》中表现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的诗句是:,。

(4)正入万山圈子里,。

(《过松源晨吹漆公店》)(5)写一句关于天气的谚语:。

(6)《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4.请你准确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4分)(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2)“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 )(3)“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4)“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5.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10分)(1)请写出描写月亮、月色的完整两句古诗文:,。

(2)请说出月亮美称或雅号一个:;写出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一个:。

(3)2008年9月25日,“神舟”发射升空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完成各项科学实验,标志着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取得圆满成功,“神州”七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州”七号成功着陆。

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

如果你有机会参加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专题报告会,请你:a.给专题报告会写一条宣传标语或欢迎标语。

(2分)b.报告会大厅將张贴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拟出下联。

(2分)上联:神州三度飞天下联:。

c.设计两个问题,向宇航员提问。

问题①:问题②: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12——16题。

(15分)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

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6.概括选段内容。

(2分)。

7.文中加点的“夜晚的艺术家”指的是(2分)8、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4分)(1)窃窃自语。

(2)喑哑。

9.你觉得选文中那句话写得最好,为什么?(请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说明方法等方面品析)(3分)10.选文中作者用那些词语描写蝈蝈的声音的?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感情?(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17分)“水立方”的神奇外衣范晨曦①距“鸟巢”(国家体育场)不远处,静立着一个方盒子般的建筑物——“水立方”(国家游泳馆),看上去像布满蓝色水泡般的梦幻外观,赋予了“水立方”女性般的柔美,与阳刚的“鸟巢”遥相呼应。

②“水立方”之所以这样“冰清玉洁”,主要是因为它穿了一件由3000多个“泡泡”——蓝色气枕组成的膜外衣。

从视觉效果看,这些蓝色气枕的组合是对泡沫状态下水分子结构的艺术表达。

③“水立方”的外衣不仅美丽,而且神奇。

④制成“水立方”外衣的材料叫ETFE(四氟乙烯)。

它看上去只有牛皮纸那样厚,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虽然这种含氟的膜材料看似很薄透,但膜结构的抗压性很强,单块膜上放一辆轿车都不会被压坏。

⑤这层薄“外衣”能充分保证场馆的温度和采光。

ETFE的透光率达到了90%左右,使游泳馆保持透明、美观,但也产生了场馆温度偏高、出现眩光现象的隐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ETFE膜上布满了上亿个与膜的颜色类似的镀点。

这些镀点用来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

镀点布...成的点阵....,就像一把把遮阳伞,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热挡在场馆之外;而在一个个镀点之间,所需光线仍然可以自由通过,使场馆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充分。

⑥“水立方”这件膜外衣本身具有“自我清洁”的能力。

“水立方”中方设计师、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方解释说,由于这种材料的磨擦系数很小,尘土不容易粘在上面。

即使粘上了尘土,一点小雨,就能立刻将膜冲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遇到类似沙尘暴这样的恶劣天气,场馆将会采用人工清洁的方法,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洁。

即使人工擦洗,擦干净ETFE膜也要比自家擦玻璃、擦桌子省力得多。

经试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20分钟之内,“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

⑦为了让“水立方”呈现梦幻效果,我们还需要给3000多块气枕充气。

虽然“水立方”在外观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每块气枕却相对独立,因此,即便其中一块气枕泄气,也不会造成“水立方”膜结构的整体损坏。

(选自《百科知识》,文章有改动)11.从文章内容看,国家游泳馆命名为“水立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12.阅读第⑤段,指出“镀点布成的点阵”的作用。

(4分)13.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

(4分)(1)ETFE的透光率达到了90%左右。

(2)经试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

.......,20..分钟之内14. 选文中好几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说说它的作用。

(3分)语句:作用:15.从全文看,“水立方”的外衣有哪些神奇之处?请分点概括。

(4分)三.古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6--26题(一)(4分)山中与幽人①对酌唐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

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16.“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2分)17.“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二)(20分)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8.解释加点的词。

(4分)(1)恒.不一见()(2)始悟.为山市()(3)惟危.楼一座()(4)窗扉.皆洞口()(5)高插青冥..()(6)裁.如行点()(7)尘气莽莽..然()(8)居然城.郭.()19.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短语。

(4分)(1)一切都变得没有()(2)高高低低的城墙()(3)昏暗得看不分明()(4)大风停止,天空晴明()20.翻译句子。

(6分)(1)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21.些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错的一项是()(2分)A.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B.一行/有/五点明处。

C.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D。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22.读完此文,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给你的印象。

(2分)23. 你还了解哪些“聊斋”故事,请列举一个,并简述之(2分)(三)(11分)居高位而不易其本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居高位而不易.其本()(2)辄.拾以啖之()(3)亦缘其性真素.()(4)殷仲堪既为.荆州()2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云我豁平昔时意。

(2)焉得登高枝而捐其本。

26.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略 2.(1)(2)略(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5)略(6)鲁智深曹操 3.A 4.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作引用(引用说明) 5.示例:(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示例:玉兔夜光婵娟嫦娥玉盘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朱元璋抗元起义后羿射日(3) a.示例:庆飞天成功,做创新人才/铸中华神箭,扬中华神威/打造新神舟,太空谱新篇/欢迎航天英雄! b. 示例:中华常写辉煌/祖国几番腾飞 c.略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 6.介绍蝈蝈的叫声(歌声)。

7.蝈蝈 8.(1)自言自语的小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

(2)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9.略 10. “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喑哑”“尖锐”“短促”“清脆”“柔和”(能写出四个即可)。

/喜爱、赞美之情。

(二)11.形状像方盒子(1分),外观看上去像布满了蓝色水泡(或:组成“水立方”外衣的蓝色气枕是对泡沫状态下水分子结构的艺术表达)(1分)12.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或: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镀点之间,所需光线能自由通过,使场馆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充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