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五 代 《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顾 闳 中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 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 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 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 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 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 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 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 次感,神韵独出。
现阔画象莫间, 出而,活测一步 仙含通灵高切履 人蓄体活深,蹒 既的都现的嘴跚 洞大以。滑角, 察片泼画稽边憨 世泼洒面相露态 事墨般上,出可
,
陈洪绶
(1599--1652,一作1598--1652) 字章 侯,号老莲、悔迟,浙江诸暨人。能诗文, 善书画,山水、花卉、人物皆佳,尤以人物 画成就最高。与崔子忠齐名,时有“南陈北 崔”之称。后与蓝瑛,丁云鹏,吴彬合称 “明末四大怪杰”。 笔法古拙挺秀,造型 富于夸张,具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东晋 《女史箴图》摹本 顾恺之
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 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 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 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典丽、 秀润。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由于 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将其拦腰截为两段,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故宫 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纸本墨色,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美术欣赏系列课程
战 国 《 人 物 龙 凤 图 》 墓 室 随 葬 帛 画
湖 南 省 博 物 馆
顾恺之
(约345——406)东晋画家。字长康,晋陵无 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名门望族。精通歌赋词 翰、书法音律,多才多艺,有“画绝、才绝、痴绝” 之称。他的绘画理论,是以“以形写神”及“ 迁 想妙得”为核心的“传神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传世作品《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等,均是后人摹本,画论著作有《魏 晋胜流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北宋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本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 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 造本,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 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 就藏有7本。
《韩熙载夜宴图》 悉听琵琶段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 击鼓赏舞段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 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段局部
《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韩 熙 载 神 态 局 部
张择端
(1085-1145)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 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 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职。善画风俗画,尤擅 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
《 历代帝王图》 周武帝局部
周昉
唐代杰出画家。字仲朗,京兆(今陕西 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官至宣州长 史。初年学张萱,擅长肖像画,其画风为 “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簪花仕女图》是其代表作。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局部)
顾闳中
(902——970)五代时期南唐(五 代)杰出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侍 诏。他擅长人物画和故事画,《韩熙载夜宴 图》是其代表作。
《女史箴图》女史司箴局部——敢告庶姬段
阎立本
(601-673)唐代杰出画家。太宗时任 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 总章元年为右丞 相。擅长书画,尤其善画 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 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唐《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此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 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 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 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对作品中的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而这一褒贬又是 寓于每个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之中。
李公麟
(1049-1106)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 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安徽潜山)人。熙 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他善画人物, 尤工画马。其代表作有《五马图》、《维 摩演教图》等。
北宋《维摩演教图》李公麟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链接:/content/11/0818/08/2831026_141328712.shtml
梁楷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居钱塘(今 浙江杭州)。工画人物、佛道、鬼神,兼 擅山水、花鸟。画分二体:一曰“细笔”; 一曰“减笔”。继承五代石恪,寥寥数笔, 概括飘逸,对明清及现代画家有着重要影 响。传世作品有《六祖斫竹图》、《八高 僧故事图》、《泼墨仙人图》。
南纸
宋本
梁 楷 《 泼
墨 笔 、 纵
- END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街 市 局 部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城 郊 局 部
《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 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 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 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 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 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 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 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 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 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明 陈 洪 绶 《 无 法 可 说 图 》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任伯年
(1840—1896)清末的一位绘画 全才。名颐,浙江山阴人。海上画派 代表艺术家。擅长人物,亦擅花鸟、 山水。画风明快清丽,雅俗共赏。
清 任 伯 年 《 苏 武 牧 羊 》
清 任 伯 年 《 华 祝 三 多 图 》
此卷,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 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 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汴 京 城 门 局 部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卞
桥
局部2
左 端
局
部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卞 桥 右 端 局 部
48.7cm 27.7cm
墨
仙
人
图、
》横
中
国
台
北 故
。
宫
博
物
院
藏
又可的几使一掬此 难谓淋乎仙丝。图 得笔漓没人神那画 糊简水有超秘双一 涂神墨对凡的小位 的具抒人脱微眼仙 精、写物俗笑醉人 神自,做又。意袒 状然那严满那朦胸 态潇浑谨带副胧露 和洒重工幽既,怀 性,而致默顽仿, 格绝清的诙皮佛宽 特妙秀细谐可看衣 征地、节的爱透大 。表粗刻形又世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