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法课件2-人民银行法1

金融法课件2-人民银行法1

• 《一个完整的故事—中美消费观的再比较》 •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 起了在人间的一生。 • 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 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 攒够了买房的钱。” • 美国老太太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住了30年,后半生都 在还款;而中国老太太后半生一直在存款攒钱,刚 攒够了买房的钱,却去了天堂,无福享受自己买的 新房。 • 美国人超前消费,享受人生;而中国人辛苦一辈子, 却不懂得享受或来不及享受。
金融法基础 知识补充
金融学基础知识补充(一)
货币
货币
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 后富贵。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 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
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
令问非钱不发。天有所短,钱有所长。 今之成人者和必然?唯孔方而已!
鲁褒——《钱神论》
经济学范畴的信用
债权人 债务人 中介人
货币资金 实物商品
信用主体 信用标的
信用条件 信用工具
偿还 增值 商业票据、信 用卡、可转让 存单、国库券、 股票、债券
信用: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我国古代的高利贷信用
“九扣十三归” “羊羔息”
高利贷信 用
“青苗息”
“鸟儿叫” “驴打滚”
盈余:未来消费>现在消费 放弃消费,增加储蓄 中国家庭 强制性储蓄 短缺:现在消费>未来消费 减少储蓄,举债消费
家庭:最主要的 资金盈余部门
美国家庭
“今天花明天的钱”
3、信用的特征
标的是资金
还本付息为 条件
目标是收益最大化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二、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消费信用
租赁信用
证券信用
第二,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
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算得 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
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
第三,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四、货币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实物或商品
信用货币
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电子货币
1、原始货币
节约货 币资金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适用范围上的局限性
方向上的局限性
局限性
授信规模上的局限性 期限上的局限性 调节和管理上的局限性
我国的商业信用
奴隶社会 直至近代,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 信用仍习惯采取挂账的办法 计划经济时期 商业信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改革开放以后 商业信用发展 ,出现“三角债” 问题
1995年10月
1、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信用
• 在中国,如果信用讲的是经济范畴,那么与之 相当的是“借贷”“债”等字眼。 •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的故事 (管仲,?-前645年) • 《管子》中有一篇《问》,把借债、放债作为国情调查的 内容,这说明债务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普遍。
•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也指“借”和“贷”的关系
通过各类金融中 介机构,将货币 转化为借贷资本, 进行社会化资金 分配的信用形式, 其典型方式就是 商业银行的存贷 款业务。
银行信用的特点

债权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从事商 品生产流通的企业和个人

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 它可以聚集小额可贷资金满足大额资金需求, 也可以把短期借贷资本转换为长期资本
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 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储值卡Stord-Value Card
电子货币
Electronic Money
借记卡 Debit
Cards
电子现金 Electronic Cash 电子支票 Electronic Checks
电子货币的功能
转帐结算
简单概括就是“卖——货币——买”的不断循环。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同。前者只是
观念上的货币,在表示商品或服务价值时,并不需要用现实
的货币来表示;后者却必须要用现实的货币。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的特点: 当商品买卖以赊销赊购的方式进行时,货币作为延期
支付的工具,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也可
发展
出台《票据法》,标志着我国商业信 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案例:我国零售业的“潜规则”
• • • • • 事例回放: 2008年12月11日,湖南省娄底市嘉家乐超市被哄抢一空; 2008年7月26日,广东省深圳市租户哄抢超市货物; 2007年10月23日,供货商哄抢甘肃省兰州市的宜家乐超市; 2007年9月19日,供货商抢搬福建省福州市悦旺超市的货物。
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三 另一类是存款货币,分为活期存款货币和定期 存款货币
二、货币的产生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的、偶然的物 物交换,到固定由黄金充当货币的四个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
1 2 3 4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产生的第一阶段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 段
1、个别的、偶然的物物交换
个别的、偶然的物物交换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通过
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货币产生的第二阶段
2、 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而
是经常性地通过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货币产生的第三阶段
3、一般等价物 直接的物物交换演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交换过程表现为:物——一般等价物——物。

银行可以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3、国家信用
定义:一国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向国内外各类主体 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
举债 举债
透支 透支
增税 增税
举借外债 或内债
导致货币的 财政性发行
易引起公众的强烈 不满和反感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
举债
外债 国外政 国际金融 国际银 发行国
内债 国库券
2-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又称兑现纸币,代用货币本身的所含 价值低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其特点是可与所 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交子”实际上是一种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黄金等贵金属的替代品,代表黄
金等贵金属发挥货币的职能。代用货币本身 的价值低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
代用货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日益扩大的结果。
• 零售业的“潜规则”: • 零售商与供货商达到默契,零售商以赊销方式进货,待商品 卖出后或按一定周期付款,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商业信用。
• 供货商说: • “不进超市是等死,进了超市是找死”
2、银行信用
能广泛地动员社会资金 并进行全面的资金分配
具有规模大、成本低、 风险小的优势
不仅能够提供信用 而且能够创造信用货币
货币
咦,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 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 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
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
懦夫变成勇士。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一、货币的定义

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
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二
现金 (cash) 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
2-1、金属货币
充当货币的商品最终集中到贵金属——金银的身上。因为: (1)具有同质性,便于分割; (2)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管;
(3)金银作为生产资料是有限的。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但它也有不少缺点,于是金属货币就逐渐被其他货币形式所取 代。
战国货币
贝币
春秋货币
开元通宝
现代信用运行的经济原理
家庭
企业
四类经济 行为主体
金融机构
政府
现代信用运行的经济原理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三类经济单位
盈余部门 赤字部门 平衡部门
•收入 > 支出 •储蓄和投资
家庭
•支出 > 收入
•收支相等
•动用积蓄或举债
企业、政府
在经济中 不占主导 地位
家庭收支:收入与需求在时间上的不一致
“月光族” “爆卡族” “房奴”
一 三
兑现
功能
储蓄
二 四
消费贷款
五、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个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个职能。
1、价值尺度
指货币能用来衡量和表示一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将其转 化为价格从而可以方便地把不同类的商品进行比较。
2、流通手段
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 换。
1991年国债发行 部分采用承购包 销试点
国家信用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2000年以来国债发行情况一览表 单位:亿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4657
4884
5934
6280
16876
7042
8883
23483
8558
4、消费信用
民间信用
国际信用
1、 商业信用
定义 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 是赊销和预付,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按方式可分为 赊销(最早、最基本的信用形式)、预付货款
商业信用按规范程度可分为
口头商业信用、挂账商业信用、票据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的作用
加速资 金周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