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布局开场以89年告别音乐会为开头,引出张国荣的一生。
1.总体介绍:包括张国荣的影视音各个方面的成就,加光影效果。
2.从小到大:张国荣演艺之路。
3.经历挫折:结合演艺风格4.感情生活:绯闻。
5.总结一生:启示文字资料1993年1月1日,由陈凯歌执导《霸王别姬》在香港首映,这部由张国荣2003年4月1日傍晚6点41分,在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健身中心,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终年46岁。
有推断称,张国荣是因抑郁症病情失控而跳楼自杀。
但很多人对此表示异议,关于张国荣死亡之谜猜测颇多。
事业如日中天的张国荣突然宣布要告别歌坛,并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开33场“告别乐坛演唱会”,那年的香港红磡体育馆承受了最多的心碎与泪水,张国荣封麦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经历了一场肝肠寸断的生离。
张国荣作为20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的天皇巨星,无数歌迷的追捧对象,却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刻选择了离别,令无数人为之扼腕。
张国荣他以醇厚的嗓音,出色的舞台驾驭能力以及“以情带声”的演绎方式倾倒众多歌迷,《倩女幽魂》、《沉默是金》、《当年情》、《风继续吹》等歌曲被许多人称为成长的背景音乐。
他演唱过的歌曲三百余首,正式出品70余张专辑(含精选集)。
他发行的专辑《Summer Romance》、《宠爱》、《最红》分别于1987年,1995年,2009年三度成为香港IFPI全年销量冠军大碟;专辑《爱慕》、《The Greatest Hits of Leslie Cheung》、《宠爱》均曾打破华语唱片在韩国的销量纪录。
他在香港红馆举行了121场个人演唱会,世界巡回演唱会近300场,他在舞台上的劲歌热舞更是在香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
他连续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等乐坛大奖,成为20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无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除了对粤语流行音乐贡献良多外,他亦为华语流行音乐在韩国开拓市场做出了贡献。
当年他的唱片在韩国热卖,引起了韩国唱片商的关注,并因此加大对华语唱片的引进力度。
张国荣祖籍广东,原名张发忠,人称“哥哥”。
出生于香港一个服装设计师家庭。
高中毕业后赴英国利兹大学留学,修读纺织专业。
童年对于张国荣来说,只是那已经过去的孤独与失落。
虽然出生于一个大家庭。
父亲是当时香港赫赫有名的“洋服大王”张活海,有9个哥哥姐姐。
但父亲跟母亲感情不合,一年到头除了节假日,很少归家。
母亲一方面须帮手照料家里的生意,一方面却因自己的婚姻不如意而心情不佳,很少有闲情顾及众多子女。
从小,几个孩子都和父母分开住。
一直关心和照顾张国荣生活的,只有家里的一个佣人六姐。
因此,张国荣对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什么感情。
而母亲与他和兄弟姐妹们同样有很大隔阂,互相难以沟通,谈起话来如陌生人一般客气。
童年的家庭境况在张国荣的心里留下很大的一块阴影。
有人说张国荣的性格中有强烈的“渴望溺爱”的成分,这也许与幼时的缺乏关爱有关吧。
成年以后张国荣时时把“婚姻是一种无形的负累”一类的话挂在嘴边。
回首童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
”张国荣用这样的话对自己的童年作了总结。
1976年,张国荣因父亲生病,中断学业返港。
恰逢丽的电视台主办亚州业余歌唱比赛,以一曲American Pie获香港区亚军和亚洲区第五名,借此契机进入演艺界。
1977年,张国荣参加亚洲歌唱大赛获得亚军,开始了二十六年的艺术生涯。
出道初期,张国荣虽然过人的天资已经开始让他在电影,电视剧集中斩露头角,但由于整体的作品风格与当时香港公众的口味不符,均未能一炮走红。
事实上,从1977年到1987年,是张国荣最难熬的十年,这期间他遭遇了无数的挫败和打击。
张国荣1956年9月12日生于香港,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和亚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著名歌手、演员和音乐人;演艺圈多栖发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他是香港乐坛的殿堂级歌手之一,曾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他是第一位享誉韩国乐坛的华人歌手,亦是华语唱片在韩国销量纪录保持者。
[1]他是大中华区乐坛和影坛巨星,通晓词曲创作,曾担任过MTV 导演、唱片监制、电影编剧、电影监制。
他于1991年当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1993年主演的影片《霸王别姬》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他亦凭此片蜚声国际影坛,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以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
他曾受邀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和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2010年当选美国CNN评出的“史上最伟大的二十五位亚洲演员”。
3月31日晚,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纪念演唱会《继续宠爱。
十年Miss You Much Leslie》将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当晚梁朝伟、古巨基、草蜢、莫文蔚、张敬轩、黄耀明、苏永康、许志安等知名艺人均登台献唱张国荣经典歌曲,共计近20位明星在音乐会上亮相,用各自的方式与歌迷一同回忆“哥哥”。
此外,在30日上午,香港文华东方酒店门前就已经堆满世界各地歌迷纪念“哥哥”张国荣的鲜花,花之艳、情之切。
吧友202.119.32风的声音,在很多年以前,就被用来形容死亡。
如蔷薇般凄绝怒放的死亡,心头平静抑或绝望,都可以被原谅。
其实坚持是世间至难之事,众人都知道,只是他执迷。
——题记下坠的时候,所有的感情就已经无法被轻易揣测。
生命不过是一场幻觉,脆弱而华丽,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足够繁华落尽。
找不到任何理由,来解释他的决绝、无望和痛苦。
又或许,猜来猜去都是肤浅。
生命和生活,抉择和放弃,最终都只能各人甘心承担。
于是开始和结束,无常和宿命都不是借口,旁人亦无可厚非。
一年之后又想起张国荣。
想起舞台上穿露背晚装贝壳裙裤的哥哥Leslie,想起电影里脸上有鸟笼痕迹的抑郁男子,想起24层楼下触目惊心的人形血痕。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生如戏。
而且,每个人的戏都是独立的。
在其中粉墨登场、仓促谢幕的,其实都是自己。
路飘零/路茫茫/烟雨遮不住/轻叹江湖/岁月无尽处都说时光如水,所有的伤口都会愈合,所有的创痛都会淡忘。
但生命本身就已埋下无数苦难的可能,成长是一件如此艰难和无奈的往事。
如同持续的烈风,足以蚀穿坚毅如铁的岩石。
有些记忆是深刻和无助的。
所以很多年以后,他都不曾忘记。
初出道时的那次演出,扔向观众席的帽子即刻被抛回台上;别人不愿唱的歌由他接唱,别人不愿拍的戏由他顶拍;歌迷间无理的冲突频频爆发,在颁奖会上场面尴尬,不得不饰言辞谢而去。
如此一来便是八年。
渐渐地,赤纯不再,心如止水。
那个夜晚掌声盈耳,如同生命中的一声惊雷。
但他已无预想中的欣喜,只能在舞台上深深地鞠躬再鞠躬。
那么多年的艰难时光,在旁人的眼里,已然“春梦一去了无痕”。
而只有自己,还记得那些失意、那些伤害、那些矛盾。
这种痛苦如同一根倒刺,生长的本身就同时在扎穿自己。
红尘。
沧桑。
繁华。
零落。
有足够的词语能够用于形容人世无常与内心欲望交织而成的矛盾。
那种矛盾是美艳的,像漆黑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花,有着望尘莫及的绝代芳华,即使欠缺永恒。
可这世上,谁能对“永恒”二字妄下断言?于是那种矛盾变得残酷,始终有深深的流离感,无法安定,亦无法妥协。
即使身外灯火眩目,光影流淌,心中却骤然孤独。
即使很多年后名利举手即得,但在想起往事之时仍然难免感触。
好梦难成愁酒易醒/几回浮尘我独饮一直记得张国荣形容自己的一个词:“传奇”。
传奇。
便是不可猜测,不可捉摸。
当未知的生命逐渐在眼前展开,那种苍茫的未卜也同时展现。
于是这种美和痛混杂着成为如荼的诱惑,往前走,往前走,只不知前方是何方。
他是敏感的。
害怕短暂和稍纵即逝,有幻想,却又了解它的虚无脆弱。
于是深陷在现实和理想中不可自拔,于是用缠绵的低音一遍遍地唱:幻变的一生,踏过多少弯,我不甘心说别离。
天也老任海也老,唯望此爱爱未老。
最终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在事业的黄金时期毅然宣布退出,如同后来毫无预兆地从24层纵身一跃。
他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决绝和不容逆转,内心幽深如刀削的峡谷深不可测,但暗自涌动的,是一泻千里的急流。
因着这样的激烈和执着,他轻易地就迷失了出口。
红馆的告别演出,他泣不成声。
那是一种释放,他有太多的失望。
对自己的失望,对别人的失望,对世间的失望。
交织在一起成为最终的无望,而自己尖锐的性格却难以见容。
于是他转信风水,或许,这已是某种程度上一种婉转的顺从。
别流连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还记得最初在电影里,对他的惊鸿一瞥。
徐克吴宇森的英雄片里,他笑的时候温和,怒的时候冲动。
讲义气,有胆识,柔情与豪气并容。
但始终只是一个模糊的配角,被淹没在周润发、狄龙和李子雄的光华下。
在那个英雄盛行的年代里,太容易就忽略了他。
谁曾想到,在这么多年之后,他的角色和本人已然复杂地混在一起。
再难有人能够清楚地分辨,究竟张国荣是活在戏中,还是那戏,根本就是他的现实。
如同《东邪西毒》里的欧阳锋,一生都孤独于沙漠中。
等他找到结局,才发现一切不过都是痴迷的游戏。
所有的人都迷失其中,而谁也没有得到成全,于是他最终选择了“醉生梦死”。
如同《阿飞正传》里的那只无脚鸟,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所有的人都记得了一九六○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点之前的那一分钟。
如同《春光乍泻》,他唱:你我或者一样,日夜寻觅对象,却朝夕妄想,来日方长。
还有《霸王别姬》。
台上的虞姬眼神似风,台下的蝶衣眉目如画。
他怔怔地说:“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他从背后抱着段小楼,众人尽皆恍惚。
这现实中,究竟谁是谁的霸王,谁又是谁的虞姬?这又是哪一出戏,哪一场人生?这因缘际遇,为何总是这般阴差阳错,真伪难辨?直要等人走到山穷水尽,才发现要看到的,真的便是这样一个虚无的真理。
而我们,总是固执地以为死可以阐释生,爱可以消亡恨,幻想可以抵御失望。
像蔷薇任性的结局/你是最绝色的伤口记得张国荣曾经说过,他最爱的是兰花,只因它寿命长,而他的一生却只有短短的四十六年。
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追寻、等待和选择,像极了王家卫的电影主题。
自由,所有的人都想自由。
自由地爱,自由地走,自由地生活,与旁人无关。
其实坚持是世间至难之事,众人都知道,只是他执迷。
执迷于生之困、爱之苦,执迷于永恒的缺失,人情的冷漠,最终亦难破茧而出。
然而世事如同一场大梦。
年轻的爱和梦想,破灭和沉沦,只有勇敢如他的人,才懂得那些共性的东西并不会受约于任何世俗和禁忌。
承认事实是对自己的负责。
不惧蜚语,远比制造流言高尚。
即使他最终的选择仍是逃离,即使他逃离的方式如此决绝。
终于,流言不再,罪过不再。
芳华尽逝,万念成空。
一直反复听他唱《似水流年》:远景不见,但仍向着前。
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
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远缠。
浩瀚烟波里,我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