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应对班级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班级突发事件

浅谈班主任怎样预防和应对班级突发事件
“扁鹊法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则之一,“扁鹊法则”中,扁鹊治病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最佳,仲兄其次,我最差。

”魏文王接着问:“为什么?你能说的明白一些吗?”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来。

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他。

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别人看到我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以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天下。

其时,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扁鹊法则”告诉我们,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

管理之道在于防。

班级管理应采用“长兄治病”那样的预防管理方式。

因此,预防突发事件应当成为班级常规性的管理内容,也是班级管理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之一。

它要求班主任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有很强的分析和组织能力,要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加强管理,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使事故消弥于形,从而获得最佳的班级管理效果。

应对突发性事件,要求班主任要向“扁鹊治病”那样,慎谋善断,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果断指挥和处置,迅速控制事态,争取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努力使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经验表明,发生在校园内的危害性突发事件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意外伤害事故,比如体育活动中摔伤、扭伤,课间活动时同学追逐打闹中的误伤,楼道、楼梯内的拥挤踩踏伤害等。

第二类是极个别学生做出的极端行为,如出走、轻生等。

第三类是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上的青年之间的矛盾升级引发的打架斗殴。

这些突发性事件虽然发生的机率很低,但其后果严重,对学校的声誉和班
级工作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性。

作为班主任,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突发事件,必须把平时的安全工作做细做实,以防患于未然。

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预防和应对危害性突发事件呢?
第一,针对第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其预防工作要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为重点。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班主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规定或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纪律细则,以规范
和约束学生课外活动的行为,避免在危险的地方追逐打闹,如楼道、楼梯、窗台口、宿舍凉台、课桌左右或持卫生工具、刀具等追逐打闹。

严禁学生私藏棍棒、管制刀具等。

2.要熟悉班级同学喜欢的游戏、体育活动,通过班会、上体育课等形式,告知学生这些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教给学生在活动中避免受伤的办法,帮助学生养成使用体育器材时检查其安全可靠性的习惯。

3.要组织班团干部经常检查教室设备的安全性,如电教设备的摆放位置是否安全可靠;灯头、插座、开关等是否工作可靠或漏电;门窗玻璃、护拦、楼道扶手是否损坏等。

一经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维修。

第二,对于个别学生可能做出的极端行为,在预防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多关注班里哪些性格内向、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相对比较敏感,情绪调控能力相对弱些,容易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受到了批评、和同学发生了摩擦以后,班主任应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积极主动地做好抚慰工作。

对于个别心理严重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委婉地告知家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和家长交谈时,注意只谈学生近期的行为表现,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千万不能下“心理有问题”、“精神不正常”的结论,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恐慌。

2.要在班级中开展集体性的娱乐活动,轻松、愉快、和谐的班级氛围,易于缓解学生各方面的精神压力。

第三,及时处理打架斗殴事件。

分析发生在校园内的打架斗殴事件不难发现,当事同学之间最初的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由于没有及时得到化解,小矛盾积攒、升级成大矛盾,最后导致“武力解决”。

因此,平时工作中,
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班内同学与班外同学之间的矛盾,将这些矛盾制止在萌芽状态。

一旦出现恶性事件,班主任首先要果断制止事态的发展,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如果场面较大、涉及的人较多,必要时要报警。

其次,要确认在事件中是否有学生受到身体伤害,发现受伤者,要立即采取措施救治。

如果伤势严重,在救助的同时,要通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

第三,在事态得到控制之后要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属于自己的责任,要勇于承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