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幻电影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幻电影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智能盔甲 相关作品:《特种部队》、《钢铁侠》系列 现实设备:TALOS战斗服
如果说《钢铁侠》的高科技战衣实在是过于前卫的话,那么《特种部队》中的男 主角所装备的“MC迷彩作战服”、“外骨骼战斗盔甲”显然更接近现实,实际上美国 军方也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成本研发。这里就不得不提到TALOS战斗服, 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能够监测士兵的健康水平、内置完善的通讯 装置,还极有可能集成液压装甲,可以在瞬间增加强度实现超强的防护力,也能 够在一瞬间增加士兵爆发力,实现类“钢铁侠”的杀伤力。
手势操作 相关作品:《少数派报告》、《 钢铁侠 》系列 现实设备:Leap Motion、MYO腕带
《少数派报告》中汤姆· 克鲁斯站在透明的计算机大屏幕前使用手势操作的镜头 令人印象深刻,而在《钢铁侠》中,这种操作已经进化到不需要专用手套,直 接可以通过手势滑动、手指缩放来实现。事实上,这种电脑的操作方式在科幻 影视作品中还是相当常见的,目前也有不只一款设备可以实现类似体验。比如 Leap Motion,这款手势操作PC的周边不仅可以单独买到,甚至还集成到了 惠 普 的某些笔记本中,通过它可以在Windows PC中实现丰富的手势操作,也可 应用在游戏中。类似的产品还有MYO腕带,使用生物电原理,在手臂上戴上腕 带便可实现iOS、Android、Mac和Windows设备的手势操作,效果更加精准。 另外,与Oculus Rift这样的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器配合,还能够实现更加沉浸式 的电脑使用体验。
《大都会》1927
讲述了一个未来都市工人起义反抗赛博格 人机结合体)邪恶统治的故事。本片获得 “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之一”称号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情节设计精妙, 使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科幻的力量; 二是它深刻影响了后来影片的叙事风 格,为特效片和机器人电影铺平了道路。
《2001太空漫游》 1968
毫不夸张地说,《2001太空漫游》彻底改变了科幻电影, 从广告过饱和的未来世界到疯狂的人工智能,再到“重设” 祖先以提升人类境界的外星人,这些创意震撼了整个时 代的观众。同《大都会》一样,《2001太空漫游》将失 控的人工智能故事和兼具政治和娱乐属性的太空歌剧带 进了大众视野,同时也为后来的科幻小说设定了标杆。 这部也比较经典,以严肃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著称。已经 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且还带有很多的 疑虑和担心。该片不是纯粹意义的科幻片,它带给我们 的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深层次思考,告诉我们的是人类 永恒的绝望。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影响巨大 影响较大 影响较小 无影响 网友 成年人 青少年
已经出现的奇迹
科幻电影的存在是因为,它代表了大家对高科技、对未来的向往。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曾经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科技产品,已经成为现实。人类、是靠 梦想存活的动物,自人类出现的第一天起,梦想就鞭策着整个人类不断向前,实现 那些在当时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情。而自电影被发明之后,幻想家们便有了 一种直观的造梦工具,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都可以转换为画面呈现给大众,太空、 外星人、机器人、时空穿梭、未来警察……早在1968年,科幻大师库布里克就通 过《2001太空漫游》对未来进行了讨论。显然,2001年已经过去,人类并没有实 现真正随意的太空遨游,但是片中的那些高科技装备,已经成为现实:宇航员们人 手一部的平板电脑,在2010年被 苹果 发明,称之为“iPad”,时下已经进化到极为 强大且轻薄的iPad air;片中硕大的视频电话,如今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平板、PC 等多种设备完成;而可以与人类下棋的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战胜了人类的 国际象棋大师,并逐渐向消费领域靠拢。而在科幻电影发展的几十年来,经历了 《终结者》的“审判日”、《黑客帝国》的“网络侵蚀”、《变形金刚》们的“大 举入侵”、《阿凡达》的“外星扩张”以及《复仇者联盟》对地球的“誓死保卫”, 人类不仅安然无恙,还把各种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变为现实。事实上,你已经不用羡 慕电影中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 iPhone 已经能够帮你实现大半;可穿戴设备的高 速发展,也让人人可以成为“007”。显然,在未来,我们能够将更多概念转化为现 实,帮助人类社会发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目前已经或是即将成为现实科幻电影
全息投影技术 相关作品:《阿凡达》、《星球大战》系列 现实设备:3D全息投影仪
早在1977年,乔治· 卢卡斯就通过《星球大战》为我们展示了浩瀚宇宙中 的先进技术,激光剑、R2D2、太空船,还有无时不在的3D投影通讯机。 在影片中,绝地武士们只需通过一个指南针大小的设备,就可以与他人进 行全息式的视频通话;而在几十年后的《阿凡达》中,3D全息投影技术已 经变得更为逼真,可以清晰显示出更多细节和注释,有点增强现实的味道。 事实上,这种全息影像技术,在各种科幻电影中都不难见到,现实中的应 用例子也不算少。比如在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演唱会上,初音这 个动画形象就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展现,相当地逼真;而在国内外的大型 演唱会、新闻报道领域,也都不止一次应用了3D全息投影技术。只不过, 投影设备还是相当地庞大和昂贵,要想做到《星球大战》中般小巧,还尚 需时日。
• 科幻片是好莱坞类型片的一种。和其它类型片一样,它是随着电影工 业化生产而出现的,其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价值观都有一定的模式。 和其它类型片一样,它是被批量化、重复化生产的同类产品,满足了 人们在闲暇时对一部“很容易看懂”的娱乐电影的需求。同样也和其 它类型片一样,它大量生产的都是平庸之作,但在此基础上,也产生 了一些在美学、思想和历史上有价值的经典作品。好莱坞科幻片的基 本模式 一、背景多样但内部逻辑严格,对于科幻片来说,故事可 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时候,并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 换年代,但实际上它要叙述的真正内容所占据的期限仍然很有限;类 似地,科幻故事发生的地点看似不着边际,但实际上也非常有限。虽 然好莱坞科幻片在想象上天马行空,但它在逻辑规则上却最为严格, 讲求一个内部真实性统一连贯而不矛盾的虚幻世界。 二、人物塑 造比较简单,好莱坞科幻片大多希望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特效和情节, 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于其它类型片来说是较为简单。人物的维度较少, 表面和内心较为一致,性格没有变化或只有简单的变化。但近些年来 这种状况也有所改变,科幻片也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内 心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恼和困难的描述开始加大力度。 三、“激励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比如时间的错位、外星人的入侵、 恐龙公园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应。 和其它类型片一样,科幻片的冲突也包括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外界 冲突(包括社会冲突和更大的环境冲突)这几个层面,但一般来说, 科幻片中最大的冲突是人与大的环境力量的冲突,比如自然灾害来袭、 外星生物侵略等。 四、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义、珍惜 人生这样传统而永恒的价值。
无人驾驶汽车 相关作品:《霹雳游侠》、《变形金刚》系列 现实设备:谷歌自动汽车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80后最熟悉的可能是小时候热播的电视剧《霹雳游侠》 (2008年曾推出电影版),超酷的人工智能战车基特不仅会自动驾驶,还能 与主角聊天、开玩笑,当然也配备了超酷的武器。《变形金刚》中的各位汽 车人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外星人,但是也是自动驾驶汽车,所以我们也十 分期待这类产品可以走进现实。谷歌再一次满足了人们的梦想。通过人工智 能、视觉计算、雷达、全球定位系统的整合,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在2010年实 现了美国多地自驾,当然,为了安全性,驾驶过程中实际上还是配备了驾驶 员,防止意外发生。但总得来说,无人驾驶汽车是汽车行业即将面临的革新, 在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有望突破5000万辆。
耐克自动系带鞋 相关作品:《回到未来2》 现实装备:耐克Mag 2015
在电影《回到未来2》中,我们看到了一款能够自动系鞋带的耐 克鞋子,想必是很多懒人的福音,事实上,这款概念鞋已经问 世,只是还不是“完全体”。在2011年,耐克公司推出了这款自 动鞋的限量版,全世界仅发售1500双,不过它还不能实现自动 系鞋带的操作,仅可以实现电影中的发光功能。那么,真正的 自动系鞋带鞋子是否会成真呢?耐克公司目前已经正式对这项 技术提出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在鞋子中集成能够检测脚踝的及调整鞋子后 跟的传感器,并在鞋身上设计一个按钮,就可以实现自动扣紧 和松开鞋带的操作了。据悉,在2015年,我们就能够真正穿上 这种方便的鞋子了(不过这种外形的鞋子有多少人会选择还是 个问题)
机器警察 相关作品:《机械战警》 现实设备:Telebot
《机械战警》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翻拍版也将于近期在国内上映,墨菲 警官将再次通过超强的战斗力与暴徒展开激战。当然,机器警察的题材非常 广泛,最近热播的美剧《机器之心》也是类似题材。但是,机器警察是否会 成为现实呢?难道不会像《终结者》那样,试图取代人类?从目前现实中的 机器警察Telebot的表现来看,似乎我们的担心还有些多余。这个长得有点怪 的大家伙,看起来还无法接近人类的体态,同时并不具备人工智能,而是需 要用户通过Oculus Rift增强现实显示器来远程遥控,进行一些高危领域的操 作。显然,虽然更智能的机器人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但我们并不希 望它们产生自主意识,最终成为人类的敌人。
•科幻电影是电影类型的一种,其特色的情节包 •含了科学奇想。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 •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首先,我们也许可 •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film)定义为包 •含着某种因素的电影:这些因素是基于科学 •(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而假想出来 •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发生的, •或还没有发生的。科幻片与魔幻片、灵异片的 •不同之处在于,其被幻想出来的因素必定有一 •个科学理性的支持,哪怕这个科学依据看起来 •很疯狂。
智能眼镜 电影作品:《碟中谍4》、《赤焰战场》 现实设备:谷歌眼镜
在《碟中谍4》等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可以显示叠加图层、对现实进 行标注分析的隐形眼镜,同时还具有拍照、面部识别等功能,而《赤 焰战场》中的隐形眼镜还可以改变视网膜。在现实中,目前最为接近 的产品便是类似谷歌眼镜之类的智能眼镜了。虽然技术尚不完善,但 谷歌眼镜已经可以实现一部分增强现实类的穿戴体验,只是目前大多 数产品还是过于依赖智能手机、或是外形过于庞大怪异,无法像电影 中那样不易察觉。谷歌目前已经着手研发隐形智能眼镜,将用于监测 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比利时科学家也通过在隐形眼镜中集成柔性屏 幕,来实现手机短信、通知查看应用。不过,在谷歌眼镜饱受隐私、 道德争议的情况下,更隐蔽的隐形智能眼镜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短 期内也无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眼镜已经是越来 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