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连结料与助剂

第十章 连结料与助剂

增稠机理:与连结料 的活性基团反应形成 大分子集团或螯 合物, 把稀料部分包围在其 中。 Nhomakorabea蜡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五、树脂
树脂为连结料的中心原料,它对印刷的墨 膜有直接影响(光泽、牢固、印刷适性);树 脂分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1.松香及其衍生物
①松香
松树分泌的树脂,加工后呈琥珀色透 CH3 COOH 明脆性固体。主要成分:松香酸(约90% ) 右式中—COOH为反应活性中心,可与醇 发生酯化反应,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双键 可进行加成反应。 松香不溶于水,溶于酮、醇、脂、苯 松香酸 类及油类,性脆易氧化,必须改性后才能 用于油墨中。
汽油 煤油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三、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在连结料中是用于溶解树脂的。
1.油墨对有机溶剂的基本要求 溶解性能决定于如下三个表观参数:
溶解度参数——内聚能的表现,为内聚能密度的
平方根; 氢键值——溶剂和溶质形成的氢键,较高的为好 (高的为1.7;低的为1.0;弱的为0.3); 挥发速度——越快越好。
五、树脂
⑸改性醇酸树脂 它是多醇酸类物质酯化的产物,不能直接 用于墨而必须改性。一般用植物油醇解成甘油 单酯再与多元酸酯化而成。改性醇酸树脂润湿 性好、显色理想,制成油墨流动性好,干燥好, 结膜有光,但因树脂上—OH多,抗水性差, 故要改性(用其它物质)。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五、树脂
⑹丙烯酸树脂
4.脂族烃溶解性
指树脂(液)在正庚烷中的溶解性. 树脂(液)能吸更多的溶剂而体系不混浊, 说明其溶解性好。这类树脂制的墨流动性好, 抗水性好。 除了以上4个指标外,油脂中的水分含量 及油脂的皂化值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一、植物油
1.组成与结构
植物油 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甘油三 酸酯) 植物油作为连结料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特征:具有 不饱和双键,其数量和相对位臵决定了干性的快慢, 也决定了植物油的类型: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 油。
特点:固化速度快,彻底;无溶剂,不造成污染,结膜快。
第四节 辅助剂
一、干燥性调整剂
1.干燥促进剂 作用:1)缩短诱导期 2)促进游离基生成
2、防干剂 如:对苯二酚、临苯二酚
①催干剂(燥油)——干燥促进剂,用于氧化结
膜墨,成分主要有钴、锰、铅等金属有机酸皂类。
机理:干燥剂中的金属被还原为低价而去氧化
②松香脂
它是松香与醇类反应的产物。 甘油松香脂溶于干性油及有机溶剂, 对颜料润湿性好。
松 香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2.天然沥青与石油沥青
天然沥青:矿产品,光亮黑色硬块,溶于大多数 有机 溶剂及油类。 石油沥青:石油蒸馏后的残余物,易溶解,但光泽小。
天然沥青
石油沥青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四、其它辅助剂
1.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 2.消泡剂和防针孔剂 3.反胶化剂
2.碘值
用来衡量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的,也可 用来衡量其干燥能力。 它以每克油脂吸收碘的质量(mg)表 示。原因是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可以决定分 子的活跃性,体现为干性,不饱和程度越 高,其干性越好。通常碘值在140以上为干 性油;100以下为不干性油。介于两者之间 的为半干性油。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2.油墨中常有的有机溶剂
芳香烃、醇类、酮类和脂类 芳香烃类有苯、甲苯、二甲苯等。
芳 香 烃 类
各种有机溶剂
醇类有乙醇、异丙醇、丁醇等。
醇 类
酮类有丙酮、丁酮、环己酮等。
酮 类
酯类有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醋 酸 乙 酯
醋 酸 丁 酯
四、蜡与铝皂 1.蜡在油墨中的应用 2.蜡的类别及品种
• 油墨中加蜡,可改变墨的流变性(粘度、使墨疏 松、墨性短)、抗水性、耐磨性、印刷性,提高网点 清晰度。 常用的蜡可分为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合成 蜡等。 • 铝皂是连结料的凝胶剂(即增稠剂)
油墨中阻碍连结料氧化聚合的磷脂类物质,使其沉 淀,从而加快干燥。
②干燥抑制剂(防干剂)
主要防止一些干燥性太强颜料,使油墨不必在停 机时,在墨辊与版上面结膜。
机理:它是强还原剂优先被氧化,从而延长了干
性油的氧化,即起到了正常氧化聚合的阻聚作用。
第四节 辅助剂
二、流动性调整剂
1.撤粘剂---其自身疏松柔软无粘性,目的是
第一节 概述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印刷中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其 中连结料与颜料会立即固着在一起,连结料 将颜料包复起来,覆盖于其中,综合起来可 以说油墨在印刷中所体现的优点,即流动性、 成膜性、粘结性、干燥性很大程度都取决于 连结料。 某种意义说,连结料的结构种类会直接 影响油墨的性质。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1.酸值
指连结料(植物油、树脂)中含有的 游离酸的含量,以中和1g连结料中游离羧 基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表示。 通常,连结料酸值太大,油墨在胶印 时易亲水乳化,使有的颜料在制成墨后会 粘度增大,以至胶化。酸度太小,对颜料 的浸润性差,墨的光泽性、流动性不好。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干性油
桐 油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2.油墨中常用的植物油
大 豆 油 亚麻仁油 菜籽油 花生油
半干性油
干性油
不干性油
二、矿物油
来自石油的不同馏分,油墨中常用的有汽油、高沸 点煤油和机械油。 1.汽油分轻汽油(石油醚)馏程为30~70℃;重汽油 (白节油)馏程 160~220℃。 2,高沸点煤油(油墨油)馏分为270~310℃(渗透干 燥型墨) 3,机械油(润滑油) 不挥发性粘稠液(渗透干燥性 墨)
(2)溶剂型连结料
①有机溶剂型——树脂完全溶解于其中,构成了油墨的挥发 干燥机理。 两者相溶性影响油墨的稳定性及印刷适性,多用于柔性版及 凹版油墨,多用于塑料承印物,挥发干燥快,墨膜附着牢固。 ②水基型——以水为主配以其他极性或水溶性溶剂,将树脂 溶解。
(3)树脂型连结料
即树脂/植物油——油墨油混合体系。即高分子量树脂溶于 植物油,成为高粘度相,再与油墨油相混而成。 要求:这种连结料要有良好的相溶性——为的是印刷存放 期间的稳定性和质量。要有快速分离性——为的是印后膜快干 固着.所以,这就要求树脂/植物油与油墨油处于临界混溶状态。
一、干性油型连结料
它是由不同种类,不同分子量的植物油完全混合的单相体系, 各组分有不同的作用,或加速干燥,或提高膜韧性,或提高膜光 泽等。
① 氧化油
即连结料是植物油径加热氧化聚合而成,工艺是先由蒸 汽加热到70℃,再通入空气,然后升温到150℃,保温至所要 的粘度即可。
2) 聚合油
• 即将干性油经加热从非共轭结构转为共轭结构; • 不同的植物油也可由共轭支链端相互反应而形成聚合体的。 聚合油的炼制工艺中关键是温度,通常为290℃,延长时间 可使二聚、三聚体增多,粘度上升、酸值上升、碘值下降,可 得不同标号的油。
此类树脂有多种,都 含不饱和基(>C=O), 对紫外光敏感易与其它物 质发生光化学反应,故可 做光固化油墨。 丙烯酸树脂大多溶于酯 类、芳烃类溶剂中,粘结 性、耐化学性好,环保性 好,用于水基,光固化墨 中。
丙烯酸树脂
(7)其他几种树脂
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色浆
聚氨酯树脂
乙基纤维素
氯化橡胶
第三节 常用连结料
降低墨的粘性,以防拉毛糊版
要作成:铝盐、亚麻油、低黏度醇酸树脂、 石蜡油 2.稀释剂---降低油墨粘度,加快流动性,以
防止油墨过粘而引起拉毛、掉版等现象。
3.增稠剂---增加连结料粘度,使油墨具有良
好的稳定粘度,墨膜亮平,网点清晰
第四节 辅助剂
三、色调调整剂
1.冲淡剂---冲淡墨的颜色
2.提色剂---调节油墨色相
3.软化点
指连结料树脂从固态向液态转变时的温 度。因连结料是混合物,软化点 不同于熔 点,相变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进行的,没 有突变点。 树脂的软化点对油墨的流动性、干燥 性影响很大。 结构相似,软化点低的树脂 比高的更易与溶剂亲合,溶解好。但对溶 剂的释放性差,导致墨膜发粘。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树脂型连结料液相状态的两种形式。
① 溶解型——树脂经炼制熔化后溶于植物油,再与油墨油相混, 对油墨油释放速度慢,但结膜光亮。 ② 分散型——树脂不完全溶于油墨油,高软化点的不溶化,以较 大塑性团分散于植物油中,它固着快,铜版纸10~30S开始固着, 但不光亮,易乳化。
(4)交联反应型连结料
指其中树脂以低分子多官能团的预聚体存在的,具有高度 不饱和性,但受到光、热、电子等外界能量激发时,即刻产生 交联聚合反应而固化。
第十章 连结料与助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第三节 常用连结料
第一节 概述
一、连结料的用途和类型

连结料是油墨的主体身骨,是由高分 子物质混溶而成的液状物质。 连结料主要包括油、有机溶剂、树脂及 辅助材料,连结料在油墨中是液相分散介 质,是颜料和填充料的载体,具有粘滞性、 流动性、成膜性,可有效地分散颜料和填 充料。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印刷能力、 成膜能力。
五、树脂
⑶天然树脂 达玛树脂、马 尼拉王古王巴树脂、 虫胶等,做墨性能 好但来源少、价高。
达 玛 树 脂
虫 胶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五、树脂
⑷改性酚醛树脂 它是酚与醛类物质的缩聚产物,再经改性而 用于连结料。一般先进行松香改性,再经甘油类 酯化而得改性酚醛树脂。
树改 脂型 酚 醛
第二节 连结料组分的性能与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