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

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

浅析如何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基层团支部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是团组织的“细胞”,是团组织建设的活力源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社会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对团组织的适应力、创新力、凝聚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团支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凝聚力建设,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围绕在团组织的周围,不断提高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以推动共青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团支部凝聚力建设所处环境分析团支部自身建设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青年中的号召力,凝聚力,一个没有“内在动力”和“外在魅力”的团支部对青年是没有吸引力的。

在新形势下,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的有利因素1、基层单位、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集团各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清楚认识到团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持团支部工作的开展,包括给予活动经费保证、把优秀青年放在团干部岗位上锻炼,创造条件让团员青年积极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2、团干部队伍的尽心尽职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的团干部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值得信赖的团队。

他们是团员青年的领路人,党的助手,也是业务上的骨干,在团组织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率先垂范、认真负责、能力突出,在工作中得到了青年和领导的认可,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更多的团员青年凝聚在团组织的旗帜下。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条件。

3、团员队伍的年青化、知识化配备从集团现状来看,青年员工有300来人,约占集团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集团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团员青年队伍不断壮大。

这部分青年有知识、有热情、有朝气、有能力,是我们团支部工作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

这是团组织建设的基础条件。

(二)影响团支部凝聚力建设的不利因素1、新情况不断出现,共青团工作手段需与时俱进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青年特点不断发生变化,如青年流动性提高、青年群体分化明显、青年价值观念渐趋多元、青年生活方式更为多样等。

面对团员青年的新问题,团组织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如工作方法落后、基层缺乏活力、组织职能滞后等,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

而对团干部来讲,有些人的能力还跟不上青年的需求,在工作理念上,贴近青年方面还有所欠缺,尚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以迎合青年的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2、青年对团组织认同度有所下降,工作触角难以深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部分青年中存在着对团组织不完全认同的现象,并且这个认同度随着团组织层次的递升而衰减。

这些青年感觉团组织及团干部和他们的紧密度不高,特别是对再上级的团组织认知程度模糊。

这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说明团组织与青年联系越少,管理跨度越大就越容易造成青年心理上的距离感,因此团支部作为基层组织,其直接面对青年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3、基层团干部兼职化,共青团工作按时有序开展的难度不断增大在基层企业中很少有条件设立专职团干岗位。

从好的一面来讲,团干部兼职适应了精简工作人员的需要,也有利于专业业务的同步发展。

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兼职团干部大多数工作较繁忙,对于团的工作有时分身无暇,给按时有序地组织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和相关活动带来了困难。

4、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不平衡,制约着团组织工作的开展各基层单位由于情况各异,也造成了团活动经费不平衡的状态。

有的单位是遇到活动就提出经费申请,没有常规化;而有的单位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团的活动经费,这就制约着团组织工作的开展。

二、增强团支部凝聚力的对策及研究新形势给共青团工作带来提出了新要求。

共青团组织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共青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我认为,团支部的凝聚力要“从内而外”进行塑造,通过夯实和强化支部内在力量,对外散发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打好凝聚团员青年的“组合拳”。

(一)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团支部书记是基层团员青年的“领头羊”,其作用发挥与否直接关系到团支部的兴衰。

团支部的凝聚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团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1、团干部必须对团的工作时刻保持强烈的热情,朝气蓬勃,勇于进取。

团干部只有时刻保持一颗火热的心,才会发自内心去贴近青年、关心青年,才会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共青团工作中,才能把这股热情之火传染给其他团员青年。

团干部只有朝气蓬勃,勇于进取,才能面对困难和问题,毫不退缩,保证团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

2、团干部的综合素质要过硬。

团干部比一般团员在政治理论上要深一点,在综合能力上要强一点,在模范表率上要好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以较高的工作水平来带领团员青年,在青年群体中树立威信。

同时,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团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有能力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

(二)关注青年的需求,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关注青年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把握青年的思想动态,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

团支部能不能抓住青年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是能否对青年产生影响力,号召力的关键条件,只要团支部向青年散发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自然而然产生。

1、以思想凝聚青年,强化团组织“教育引导”的政治职能思想凝聚关键是实现有效影响。

通过团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使广大青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共青团的先进性,从思想上向往团组织,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强化团员意识教育,使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我是团员我光荣”的思想观念,自觉履行团章规定的各项义务,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切实提高团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九溪水厂开展“我的五四我做主”系列活动,通过重温入团誓词,重学团章内容、观看教育影片、为企业做好事等形式,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进一步强化青年爱厂敬业的奉献意识。

2、以组织凝聚青年,强化团组织“桥梁纽带”的组织职能组织凝聚关键是扩大有效覆盖。

分类、有序、积极地推进对青年的有效覆盖,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努力巩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消除团建“空白点”和“空白带”,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3、以活动凝聚青年,强化团组织“建功育人”的社会职能活动凝聚关键是促进有效联系。

活动建设要按照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实现活动内容社会化、活动对象社会化、活动机制社会化、活动资源社会化。

活动内容社会化,即密切关注社会和青年需求的发展变化,以需求为导向来规划、确定、实施和调节团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青年的多样化需求活动对象社会化,即把共青团当作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不仅要把团员作为主要活动对象,还要把接触和影响到的青年群体都纳入到活动对象之中,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最广泛地团结青年、服务青年、活跃青年。

活动机制社会化,即将团的活动的运作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作衔接,并借助社会大系统的运作来推进、加快团工作的运转。

就是根据青年需求和社会发展来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然后将确定的活动主题和内容通过社会化的有形载体来实施和运作,并形成相应的活动体系,把既定活动目标按体系分解落实到位,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

活动资源社会化,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阵地等资源都要实现社会化,团组织不仅要善于“借台”,也要善于“搭台”,应采取多种合作与协作形式,充分调动各界力量,为团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服务。

九溪水厂团支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如开展“文化沙龙”活动,利用企业文化车播放各类教育影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高青年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等等。

不断拓展服务平台,以“青少年第二课堂教育基地”为窗口,以志愿者服务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服务意识,展示杭水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社会美誉度。

(三)加强和谐外部环境建设,赢得党政领导认可团支部在埋头狠抓自身建设、自主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抬头融入周边环境,通过争取党政资源、协同社会资源、整合团内资源,满足青年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具体需求。

1、要善于结合党的建设加强团的建设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

团支部要主动并善于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保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依靠党组织解决好团建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思想导向,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活动阵地等,在党建的带动下,落实团建的各项任务。

2、要在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加强团的建设团组织的建设必须自觉服从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与企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

企业的发展需要青年这支生力军发挥作用,同样的青年只有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只有在增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团支部应大力在青年中开展如“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立功竞赛”等活动,培育和建设如QC小组、“攻关小组”等团队,为企业中心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倚重于团组织,以赢得更多的支持。

如九溪水厂团支部开展“文明岗位文明人”评比活动,活动以“保安全、促生产、比节能”为宗旨,在团员青年中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团员青年的技能水平,激励他们“岗位争先工作创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集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团组织,在联系青年时就缺乏吸引力,在面向社会时就缺乏影响力,在服务大局中就缺乏战斗力。

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建设,才能使共青团工作真正富有成效,才能切实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使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得到不断巩固和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