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达标测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达标测试+

《诗经两首》达标测试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①送子涉淇,至于
..暴矣
..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
..
..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君子所依,小人
..霏霏
..所腓D.今我来思,雨雪
4.诵读要读出诗歌的感情色彩和语调。

对下列诗句所含感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思念、回忆)
B.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伤心、无奈)
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热情、温柔)
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哀伤、无奈)
5.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

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主要陈述对象。

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最美的水在《诗经》,因为水畔那轻盈的女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__①__,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

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__②__,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

__③__,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8.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

②夷:通“怡”,喜悦。

③胶胶:鸡叫声。

④瘳(ch ōu):病愈。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10.诗人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

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1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莫”同“暮”;C项,“匪”通“非”,“于”通“吁”;B项、D项无通假字。

【答案】 C
2.【解析】B项,①②都代“他”。

A项,①把;②来。

C项,①到达;②就。

D项,①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 B
3.【解析】A项,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

C项,古义:指士兵;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

D项,古义:下雪,“雨”这里作动词;今义:名词,雨和雪。

【答案】 B
4.【解析】D项,决绝、刚烈。

【答案】 D
5.【解析】以“儒家学者”为开头,即以“儒家学者”为主语重新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改写时务必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

【答案】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6.【解析】作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内容和句式两方面。

本题中,一方面要熟悉古典作品,熟悉诗词名句;另一方面要仿照原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

【答案】最美的山在《九歌》,因为山边那绰约的仙子——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最美的酒在唐诗中,因为垆边那静美的女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7.【解析】①要紧扣“呼唤爱情”“表达……悲凉”等内容判断;②要结合下面所举阮籍的例子回答;③根据“与其……个性……有关”“也和……有关”,显然是总结其成为名家高手的原因。

【答案】①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②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③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
8.【答案】(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4)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9.【解析】这首诗写妻子乍见到久别的丈夫时的喜悦心情。

诗人用了夷、瘳、喜三个字,便把这个思妇一刹那间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来了。

诗中写“风雨”其实是运用了赋、兴的手法,在渲染凄凉气氛的同时,表达出主人公的炽烈感情。

【答案】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相思、惆怅之情。

10.【解析】这是一首情景描写诗,诗人没有描写不好的心情,而是通过她朝思暮想的君子的突然出现,描写了她惊喜的心情。

透过惊喜,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平时相思的忧愁和痛苦。

使人难过的天气没有变化,而她的心情却有了根本的转变。

这种艺术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
效果,使读者也能产生深深的同感。

【答案】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示思妇一刹那间感情的变化。

1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作答时,可从对人物性格、环境气氛和诗歌的韵律等方面的作用来考虑。

【答案】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12.【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诗中写“蒹葭”,主要渲染出凄清冷落的气氛,从侧面烘托出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是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
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