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18年11月)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18年11月)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 史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

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 .“颜柳二公书尤多”B .“唐之文章称韩柳”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 .“李杜诗篇万口传”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 .①②④③B .①④②③C .③②①④D .④②①③ 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 .知行合一B .本心即天理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A .建立通政司B .建立密折制C .设立枢密院D .设立军机处 8.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

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它是 ( )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水浒传》D .《西游记》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 .1840年、1856年B .1840年、1883年C .1860年、1894年D .1860年、1900年10.请看下图书影。

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开始探索新知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11.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

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

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

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A.“设厂自救”B.“西体中用”C.突破“器物”限制D.“求富”以“自强”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A.君主立宪制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D.君主制13.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4.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作者意在()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15.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下图所示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16.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早在1937年8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这次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17.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

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

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A.“不结盟”B.“万隆精神”C.“单极―多极化”D.“日内瓦精神”18.有学者研究认为,设立陪审法庭的做法“恐怕是雅典民主制度最重要的一点”。

支持其观点的依据是()A.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B.有利于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C.陪审法庭成员以部落为基础D.低等级公民参与其中可以领取津贴19.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

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

他是 ( )A .但丁B .彼特拉克C .薄伽丘D .莎士比亚20.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

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 )A .自由落体定律B .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C .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D .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21.年轻的美国在《邦联条例》生效后,仍面临政治体制的危机,外部为一些欧洲大国所不容,解决从邦联到联邦的制度困境,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

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是在( )A .18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B .18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C .18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D .18世纪90年代末至19世纪初22.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

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

”由此说明( )A .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 .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23.下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场形势图。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4.有外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政治、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

适应着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A PE C 以其特有的组成方式问世。

这种“组成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加强合作、平衡收支 ③安全先行、相互依存④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5.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

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B.凯恩斯主义左右了产业变革C.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D.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26.【加试题】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

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出“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

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

由此出发,对待历史人物评价()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27.【加试题】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

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

……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

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

……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

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

”据此判断()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8.【加试题】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