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要求》编制说明(初稿)《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要求》编制组二O一三年三月一、任务来源,标准制定的意义、作用1、任务来源国家标准GB/T XXXX《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要求》的制定项目由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1)提出并归口,在国标委综合[2012]50号文件中列入2012年度标准项目计划表,项目编号:20120435-T-469。
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负责组织起草。
2、标准制定的意义和作用高尔夫运动是指球手站在宽阔、绿茵的草坪上,利用长短不一的球杆,从一系列发球台上把一个个小球依次击打入洞的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
世界上自第一个高尔夫俱乐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1754年诞生以来,高尔夫运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2011年全球共有3.2万个高尔夫球场,分布在7大洲119个国家,共有打球人口0.57亿。
2009年10月,在哥本哈根进行的国际奥委会(IOC)第121次全会上,高尔夫球和7人制橄榄球在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中获得高票通过,成为2016年和2020年奥运会比赛项目,世界高尔夫运动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1984年我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尔夫运动得到迅猛发展。
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指出“要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2011年我国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总数为440家,共9769个球洞,折合约543个18洞高尔夫球场,分布在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尔夫核心人口及总打球轮次同样稳步发展,高尔夫核心人口上升至50余万人,高尔夫球运动参与人数达到500万人。
而国内球场共产生1065万打球轮次,首次突破了千万轮次大关。
相比足球和篮球等其他球类运动,打高尔夫球算是一项非对抗性休闲运动,但是高尔夫球场上的安全问题却非危言耸听。
Rahimi, S Y等人历时6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乔治尼亚州和密苏里州23%的运动伤害与高尔夫有关,是第二大运动伤害的原因。
1996-2002年间在奥古斯塔的乔治尼亚医学院接受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2546例病例(年龄<19岁)表明,高尔夫相关的事故是继自行车之后最常见的运动伤害。
高尔夫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意外,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问题如击球安全防护、雷电安全预警和球车驾驶安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国外高尔夫发达国家对于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相关研究和标准制定十分重视,其核心点主要集中在击球安全防范、球车安全驾驶,雷电安全预警以及球场管理安全等方面。
比如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规定球场要使用警告标志告知打球者有关雷电的安全提示;1999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颁布了高尔夫球车安全驾驶标准ANSI/NGCMA Z130.1-1999 ,并于2004年进行了更新,更新为ANSI/NGCMA Z130.1-2004,明确要求诸如“酒后和情绪波动的情况下不得驾车”等内容。
国外在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模式,并且开始向标准化的方面迈进,但目前尚未正式形成标准化的操作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走出城市,走向户外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走向户外,走进自然,并自觉地与运动健身结合起来。
高尔夫等户外运动已经成为实现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尔夫等户外运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使用等都缺乏标准的支持。
开展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要求标准研制,对于满足国民将休闲与运动结合起来休闲需求,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作过程标准起草从2012年开始,可以分为如下2个阶段:第一阶段:标准制定的前期工作《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要求》标准是在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体育总局2003年《中国高尔夫消费状况及国际比较研究》和2012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季节性户外健身运动安全技术标准研究(201210276)”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高尔夫球运动安全研究结论和相关标准编写的,2012年1月完成初稿。
第二阶段: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起草小组2012年4月10日,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牵头,在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训练基地成立了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察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五家单位共10余人组成的编写小组。
会议对编写单位和编写人员进行了分工,并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经会议讨论,对标准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1)将标准的题目由《高尔夫球场安全防护规范》修改为《高尔夫运动安全防护要求》;(2)对于标准中涉及的数据要有依据;(3)建议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探究高尔夫球车是否属于特种设备,并参考电瓶车标准;(4)“击球安全防护”部分删去4.1中的“防止非打球人员入场”;(5)“击球安全防护”部分4.5中明晰安全警示牌的使用。
第三阶段:调研和文献收集、数据获取及分析,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通过各种途径我们收集到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文献和书籍等多种相关资料,并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体育和高尔夫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次调研咨询。
共收集国外相关标准和规范80余项,国内相关标准30余项,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300余篇。
2012年4月份,在充分掌握国内外高尔夫运动安全防护的研究进展后,设计调查问卷。
在2012年4月份到2012年9月份期间开始通过实地走访和电子问卷同时进行的方式开展调查。
采用SPSS16.0和EXCEL等软件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各项信息进行数学统计分析。
2012年10月12日,在北京西郊宾馆第一会议室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编制的规则、原则以及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并根据调研和文献收集及分析情况,对征求意见稿第一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高尔夫运动安全防护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经会议讨论,对标准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1)数值的单位须前后统一,都用文字形式或字母形式;(2)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应将附录A中的标准详细列明;(3)标准稿中若引用国家标准,应将该标准的名称写清楚;(4)将3.2中的单位“码”换算成“米”;(5)对部分定义做适当修改和细化;(6)对部分语言表述进行完善;(7)对于球车车速、球车道路宽度、球车道路坡度的标准数值均借鉴美国的标准,建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标准数值再做考察;(8)由于标准稿中大量涉及按国标规定设置的安全标志,建议在增加“警示标志要求”章节。
第四阶段:意见征求三、标准编制原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和规定,确定标准的组成要素。
坚持以运动实际的可操作性为前提,以满足其实践性、一致性、先进性等需要为原则。
具体如下:A、规范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写结构和编写规则上严格遵循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B、先进性原则以国内外相关最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参考国内外高尔夫球运动安全相关标准和实施经验,综合考虑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现状、经济、政策、人口等因素。
C、可操作性原则从我国当前的政策、技术和经济状况出发,既以已有高尔夫运动安全防护实践经验为基础,又适当考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措施及要求。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1、基本框架相比足球和篮球等其他球类运动,打高尔夫球算是安全的,但是球员在挥杆时其挥杆范围内有人,或者发生击球失误,其球飞行方向或者距离发生偏差,意外安全事件就可能发生。
此外,高尔夫运动安全性还涉及球场球车安全以及雷电安全防范等诸多方面,国内外高尔夫发达国家对于高尔夫安全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击球安全、球车安全,雷电安全以及球场管理安全等方面。
2012年4月,标准编写组开始通过实地走访和电子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
截止到2012年9月,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348 份(电子问卷180份,纸质问卷168),回收有效问卷329份(其中标准编写组在美国的高尔夫球场发放英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1份)。
调查问卷紧紧围绕国内外高尔夫运动安全的研究和存在的主要方面,涵盖高尔夫运动安全意识、击球安全、球车安全、雷电防护和高尔夫球场场地安全管理5个部分的内容,共设置20个问题。
调查问卷的设计遵循概率与统计原理,保证问卷具有合理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和便于整理分析等特点,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为标准的编写和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61%的人认为高尔夫球场所存在的最大的安全隐患为击球安全。
14.79%的人认为最大的安全隐患为雷电,9.86%的人认为最大的安全隐患为高尔夫球车安全,7.74%认为高尔夫球场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6人认为最大的安全隐患是雷电,占39.02%;14人认为是球车,占34%;8人认为是击球,占19.51%;3人认为没有安全隐患,占7.32%。
可以反映我国打球者的打球水平和击球安全意识等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为减少击球安全事故,应加强练习,提高打球水平,严格控制下场标准。
我国还应提高雷电安全意识,完善球场的管理措施,增强打球者的防雷安全意识。
因此本标准名称定义为《高尔夫球运动安全防护要求》。
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击球安全防护、雷电安全防护、高尔夫球车安全防护和场地安全管理七个方面。
2、标准范围的确定本标准适用于向公众开放的高尔夫球场和高尔夫练习场。
不对外开放的,如私人高尔夫球场、军队球场和室内练习场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
3、术语和定义的确定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击球、高尔夫球车等术语,在充分考虑本标准适用范围基础上,定义由编制组给出。
1)高尔夫球场在高尔夫规则中,球场被定义为“委员会设定的区域界限内全部区域”(规则33-2),委员会应该明确标示球场和界外等区域(委员会是指负责竞赛的委员会,如果比赛中没有发生问题,则委员会负责球场事宜。
)。
严格意义上讲,除了高尔夫练习场以外,开展高尔夫运动的场所均称为高尔夫球场,只不过有标准与非标准之分(golf 20/20)。
本标准将高尔夫球场定义为:只含有3杆洞的场地,或者含有3杆洞、4杆洞和5杆洞的开展高尔夫运动的场地。
包括标准高尔夫球场、三杆洞球场等。
2)标准高尔夫球场标准高尔夫球场是指能够举行大型赛事的球场,其标准杆数、总长度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美国golf 20/20提出,并被GCSAA(美国高尔夫球场草坪总监协会)、PGA(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和USGA(美国高尔夫球协会)在2002年3月一致通过的定义:任何包含不同的3杆洞、4杆洞和5杆洞的9洞或者18洞拥有传统的长度和杆数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