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四年级学科: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一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唱歌《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一、导入1、提问:“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那么没看见过大海的同学,你们心目中大海是怎样的呢?” 2、请学生欣赏海景。

课件展示海景图片,“这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海景,你想去看哪个海?” (通过听、说、看几个环节,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好奇和热爱之情。

)二、学唱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学唱第一乐段(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2)老师分句子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轻声哼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和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应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心情?(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他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么?(2)老师分句子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清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4)老师讲解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轻声哼唱这三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和声音位置。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8)学生随伴奏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6、学唱结束句(1)老师范唱结束句(2)学生挥拍演唱结束句的歌谱(3)老师弹琴,学生天赐演唱结束句7、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

8、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9、为歌曲设计伴奏节奏型。

并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0、学习F 大调(1)老师结合图式键盘,讲解 F 大调的基本知识(2)老师弹琴,带领学生唱一唱F 大调音阶(3)听辨音高,讲解降记号和还原记号11、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洋里学区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二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欣赏《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2、认识附点四分音符教学难点1、能模仿XX XXXX 的节奏,并即兴哼唱两小节旋律。

2、学会发“u”音的口型一、导入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

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三、编创与活动1、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

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3、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4、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5、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合唱歌曲《牧羊曲》,并加入武术动作。

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洋里学区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三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唱歌《小螺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小螺号,通过歌唱,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歌曲表现中表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唱准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检查。

二、移调练声《练习曲》三、导入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

2、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同时板书课题)3、欣赏歌曲《小螺号》的录音录像,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

(2)切分音及长音。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8、学生跟琴声练唱9、歌曲处理:第一乐段(1~16 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 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洋里学区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四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音乐活动《捕鱼归来了》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内容、情绪,更好地去感受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捕鱼归来》的创编和表演教学难点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一、组织教学:1、复习旧歌《赶海的小姑娘》《小螺号》。

2、导入新课。

二、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欢乐而归》。

感受乐曲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2、教师简介乐曲。

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欢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欢乐而归的情景。

乐曲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乐段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教师播放电影《海霞》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渔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哼唱第三乐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境图、演唱或演奏第三乐段的主题旋律等。

三、活动《捕鱼归来》1、导入:设问:同学们见过渔船回到码头的情景吗?请说一说2、学生分别学习演唱海风、海浪、螺号、渔歌的音乐。

海风的演唱时二部合唱练习,要注意声音的连贯和两个声部的和谐;海浪的演唱是一条轮唱练习,要表现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螺号的演唱要注意装饰音的作用;渔歌要用自由的速度演唱。

3、学生根据已有素材创作《捕鱼归来》的情景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洋里学区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音乐第二单元山乡牧童第一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欣赏《草原放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难点1、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玉荣和龙梅。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她们的音乐《草原放牧》。

(板书草原放牧)设问:这段音乐是那个地区的乐曲?二、欣赏《草原放牧》1、初听,你能听出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2、出示实物介绍琵琶。

3、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分为几段?。

4、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圆号) 5、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主题10 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1)、下面欣赏第一主题,同时思考这一段旋律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请同学们注意,一定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特点,并大胆想象音乐表达了怎样的一个情景。

(轻快、活泼) 2)、同学们试想想这段音乐会刻画了什么的情景?6、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主题1)、这段旋律与第一主题的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宽广、抒情) 2)、这一段音乐作者在表达什么呢?7、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进一步体验两个主题所表现的鲜明对比,并用图形表示。

8、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将对两段音乐的感受即兴编舞表演,表现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波可爱的形象。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反思11 洋里学区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音乐第二单元山乡牧童第二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歌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能有表情的演唱。

2、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形式熟练地演唱歌曲,并加以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部分、说唱部分及一字多音部分。

一、导入师:请同学们看看他们?认识吗?(出示鼠和猫的卡片)是谁啊?二、学习歌曲1、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1、设问:(1)这首歌的主人公是谁啊?(2)还有一个小小的配角听出来了吗?是谁啊?(3)是猫,最后猫把老鼠一口给吃掉了。

那么这首歌曲分为几个段落,听出来了吗?2、分段听。

3、设问:听一听第一段里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学习第一乐段(1)设问:1.第一段出场的主人公是谁啊?他们在干什么?2.这段旋律给我们什么感觉?(2)朗读歌词(3)教师教唱歌词3、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12 (1)设问:1.第二段出场的主人公是谁啊?他们在干什么?2.这段旋律给我们什么感觉?(2)朗读歌词(3)讲解节奏(4)教师教唱歌词4、学习歌曲的第三乐段(1)朗读歌词(2)教师教唱歌词5、巩固学习歌曲(1)学生有感情地齐唱歌曲,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