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参观中国科技馆有感》参观中国科技馆有感远远望去,坐落在“鸟巢”附近的中国科技馆新馆气势恢宏非常壮观。
四个主展厅“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学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展品之多、面积之大,让我们眼花缭乱。
每个展厅都有我好奇的展品,虽然身为大二的学生但依旧又不明白的原理,置身其中好像又回到了年幼无知的小时候,感叹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从中国古代的发明碾米机、水车、赵州桥等体现出中国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在探索与发现展厅里的恐龙骨骼、基因遗传、2550年的巨杉让人们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
在科学与生活展厅的摆游列车、电子珠算、星球引力和模拟机舱中更是让我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和科技与生活的紧密程度,让我意识到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他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滴中。
挑战与未来的展厅中的宇航服、神州一号返回舱、太空站模型、转基因利用等最高科技水平成果跟让我明白科学永无止境,人们对科学探索的不懈追求。
这次参观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让我对科学这个神秘的领域充满好奇。
同时也更加坚信科技改变生活!赵媛13030521513—财管2班篇二:《参观中国科技馆报道》参观中国科技馆报道近日,我校高一高三年级全体同学来到中国科技馆参观。
科技馆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
它的南边就是著名的鸟巢。
新馆建筑为一个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是一个“魔方”,包含着“解锁”和“探秘”的意思。
这里常设五大主题展厅,包括“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和“挑战与未来”。
首先同学们来到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区。
这里主要展示了古代中国在开采、农业技术、水利机械、纺织、建筑、航海等重要领域的发明创造,和人们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取得的成绩。
在展区里同学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还看到了高转筒车、水转大纺车、织机、编钟和古代乐器,有些同学还亲自蹬上水车感受是如何利用水做动力转动纺车的。
二楼主要展览的是“探索与发现”。
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生命的奥秘,并感性地学习到很多生物学知识。
第三层是“科技与生活”展厅。
这个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展览的贯穿脉络。
通过介绍农业、生活健康、家居、生活信息、交通运输等展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同学们明白了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在这里同学们还受到很好的环保节能教育,他们参观了“绿色住宅”和“智能楼宇”,了解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理念,还有智能建筑管理。
大家畅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可以住上环保又智能的住宅。
最受欢迎的是各种体验环节,很多同学通过体验不同的交通方式,激发了大家对交通的想象力。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四层的“挑战与未来”展厅。
这里介绍了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
如能源的逐渐短缺、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增强了同学们的危机意识从而激发他们通过新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如利用海藻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光伏发电等方法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通过研究新的材料而告别白色污染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统一观看了3D巨幕电影、球幕电影,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很快的,同学们在科技馆度过了一天快乐而兴奋的时光。
总的来说,参观的同学们都非常满意并希望以后经常有类似的活动,本次社会大课堂活动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篇三:《实践纪实——参观中国科技馆》实践纪实——走访参观中国科技馆时间2020年11月30日地点中国科技馆新馆实践简介与背景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奥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
中国科技馆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与“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
据此,我们小组的第一小分队来到了中国科技馆。
为了深度挖掘我们的实践主题“人与自然——科技进步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组员们结合人类发展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转化的几个关键时期,即采集—渔猎社会文明时期、农业社会文明时期、工业社会文明时期与信息生态文明社会时期,选择了“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四个主题展厅作为我们的主要实践参观地点。
记录人张琳实践详情11月30日上午八点,迎着大洼的朝阳和初冬的寒意出发,我们小组的第一小分队的队员们到达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科技馆新馆。
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中国科技馆馆前合影)——上面放一张在科技馆门口的合照入馆后,组员们先是来到了“华夏之光”展厅。
该展厅通过序厅、中国古代的科学探索、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体验空间五个展区,向广大观众展示华夏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
展厅里陈列着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成就的珍品。
组员们通过参观了解到了四大发明以及天文等内容。
活版印刷模板悬挂在墙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明的博大和精深。
该展厅运用了各种先进的展示手段和信息技术,将古代的科技文物和文献记载转变为可动模型,让组员们在亲身体验与操作中,了解古代发明的构造及其原理,感叹我们祖先伟大的智慧与创造。
该展厅对应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采集—渔猎社会文明时期与农业社会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自然处于主导地位,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直接的改造作用,但这只是浅表改造,自然也较少受到深度破坏,人与自然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关系之中。
{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活动设计}.(组员们在中国科技馆认真参观)——上面放一张组员们看展板的照片接下来组员们又来到了“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进行参观。
该展厅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反映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运动、声音、光和电,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以及在人类探索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等科学内容串联起来,展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展示人类在与自然交互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组员们在这个展厅中受到了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在参与和体验中享受到探索与发现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紧接着,组员们又来到了“科技与生活”展厅。
这个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展览的贯穿脉络,选取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关乎衣食来源的农业、关乎自身生活的健康、关乎家庭生活的家居与住宅、关乎社会生活的信息交流与交通运输、关乎创造生活的工具与机械等,展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传播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
组员们在这个展厅中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恩惠,同时,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一些问题以及人们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队员们在参观和体验的同时也进行着思考和领悟。
以上两个展厅对应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业社会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我们看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提高,人类的生活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也看到了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一味地利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开采,向自然进攻与索取,甚至肆无忌惮地预支着未来的自然。
结果可想而知,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活动设计}.带着对自然的担忧,我们来到了“挑战与未来”展厅,这也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最后一站。
这个展厅分为地球述说、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开发、太空探索、走向未来七个展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展示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使我们认识到创新是人类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引起了组员们对未来科技发展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展厅中绝大多数展项属于创新性、研发性展项,部分展项展示内容或展示手段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组员们参与中国科技馆体验项目)——上面放一张组员们自己动手或是参与体验的照片该展厅对应的则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信息生态文明社会时期。
人类在经历了磨难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改造自然和改造人类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参观完四个展厅之后,组员们都对先前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不再是停留在一个理论的层面,而是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感悟后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收益良多。
篇四:《中国科学技术馆参观攻略》探秘!中国科学技术馆参观攻略问帮手给我写信RSS订阅邮件订阅网站承诺阿邦网坚持写作客观独立的立场,永远不受金钱影响。
秉承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与您分享特邀帮手的经验和知识,帮您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系阿邦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违者必究。
标签科技馆旅游攻略北京自助游中国科技馆感受您的脉搏来源刘建[点击放大]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已经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第一次参观的感觉首先是时间完全不够,因为内容实在太丰富,而几乎每一个知识点的介绍与展示都需要我们动手实践参与,的确做到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不愧是现代化的科普教育基地。
所以,在参观中国科技馆之前,我建议大家最好做一点功课,稍微了解一下科技馆的概况。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地址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面是亚运村社区,西面是奥运水系,南面是鸟巢等奥运主体育场,北面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际上是整个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交通路线1、地铁8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或者“森林公园南门”站下车,均可到达中国科学技术馆。
2、可以到达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公交车有328、379、419、484、628、751、826、85、913路到“洼里南口”站,向北步行约6分钟到达中国科学技术馆西门;425、518、630、695、836、949、运通110路到“豹房”站,向西再向北步行,约10分钟到达中国科学技术馆东门;466、653、758、984、985路、快速公交3线路、快速公交3(区间)、快速公交3(支线)到“慧忠北里”站,向北再向西步行,约10分钟到达中国科学技术馆东门;108、124、415、417、426、538、803路到“大屯南”站,向北再向西北步行,约13分钟到达中国科学技术馆东门。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票价1、普通门票30元/人,学生票20元/人,优惠票15元/人(18岁以下,无成人陪伴),团体票普通20元/人,团体优惠15元/人。
持普通票可以参观主展厅,其中包括短期展厅、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