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能力,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走正确的成长之路。

三、基本要求
根据本大纲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学生,在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及指导教师的组织安排下,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有序完成活动申请、活动实施、活动总结及活动成果提交,力求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每期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本人所指导班级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价,思政部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估,查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

四、主要内容及质量标准(以下时间、周数均为参考)
根据马列主义教研部所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建立选题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调研题目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研选题,围绕选题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相关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社会考察或社会工作体验的经过与心得体会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社会调研”、“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部分构成,分别记16学时、10学时和10学时,共36学时。

“社会调研”:社会调研在二年级暑假或三年级寒假完成。

指导教师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学生根据“思想政治理
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指导中心”网站或“青春新财大”微信平台上公布的参考选题及要求确定题目,并提交《“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申请书》。

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学生于暑假(或寒假)完成调研,下学期第11周之前完成申请书拟定的活动任务,并于第12周内提交“社会调查实践”报告,教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装订成册存档。

第17周内教师面授总结。

推荐优秀作品制作“优秀报告集”。

(学时分配:第一、第二学期各面授2课时+在线指导12课时,共16学时,面授安排在每学期第17周)。

“校内实践”:校内实践由必选项(研读马列经典、学习重要文献)之一+任选项(阅读经典著作、时事新观察、主题微电影、聆听学术讲座、校园采访报道和观看红色影视)之一组成。

校内实践原则上在一年级完成。

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完成必选项,大一第二学期完成任选项。

第一学期必选项可由马列部一年级课程任课教师随堂布置,学生根据所提供目录宣读作品,第15周内提交读书笔记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第17周面授总结并布置下学期任选项实践工作。

学生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指导中心”或“青春新财大”微信平台上提供的实践活动目录形式及要求,选择拟从事的活动,在第二学期第11周之前完成申请书拟定的活动任务,并于第12周内提交“校内实践”报告,第17周内教师面授总结并布置下期任务。

(学时分配:第一、第二学期各面授2课时+在线指导3课时,共10学时,面授安排在每学期第17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