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制度复习重点

公务员制度复习重点

一、我国公务员的界定及其评析1 《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我国公务员包括七类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的工作人员:七大类机关中的工勤人员,其工作属后勤服务性质,不属于公务员序列。

经过编制部门批准、使用行政编制的群众团体,比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团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系列。

符合条件者是否均列入公务员序列?工青妇组织,不属于公务员序列。

张柏林:“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以及群团机关的工作人员,符合公务员定义中的三个条件,但这些组织有其特殊的地方,它们各自代表着特定的群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群团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列人公务员范围,有利于发挥群团机关各自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其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比如参加一些非政府国际组织活动等。

”3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起始于1853年始称“文官”4理论上对公务员的通常界定: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公共管理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5国家公务人员是指由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国家公职人员。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公务人员包括政府机关人员和公立机构人员(相当于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狭义的国家公务人员仅指政府机关人员。

6世界各国公务员范围的界定如何解决与国际接轨之问题?类型公务员界定代表国家小范围中央政府系统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事务官英国中范围中央政府中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美国大范围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国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7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历程p3现状p11第一阶段:1984年,中组部和劳动人事部组织起草《国家工作人员法》。

1985年改称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第二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之后,“草案”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3月,七届人大提出制定《国家公务员法》第三阶段:1988年5月,设立人事部。

1989年,开始实行考录制度。

同年在国务院六部门进行试点。

1990年在深圳、哈尔滨试点。

1993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自1993年10月1日施行。

公务员条例与公务员法有何不同界定?“条例”中的规定:“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第四阶段:2005.4.27通过《公务员法》。

2006.1.1开始实施。

《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8据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统计,全国公务员数量为:•2008年659.7万人•2009年678.9万人•2010年689.4万人•2011年702.1万人•2012年708.9万人此外,有88.4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媒体报道, 2013年我国录用公务员20.4万人。

2015年两会,尹蔚民说“我国有720多万公务员” 。

9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p91、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的领导上我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是区别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征。

“我国的机关干部队伍一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政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划入公务员范围,不利于对机关干部队伍实行统一政策和统一管理,不利于各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

”2、体现在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上公务员范围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七类机关工作人员,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管理各级干部。

如果不能将政党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便会造成在我国的机关干部队伍中,部分人实行依法管理,另—部分人的管理则无法可依。

这将不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不利于树立法律和法治的权威。

”3、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上“把公务员划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部分,把公务员职位划分为三个类型,把公务员任用划分为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这种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也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

”4、体现在公务员的来源上公务员队伍的入口有考录、调任、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考录制度。

5、体现在公务员的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重上规定了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纪律,明确了公务员考核、惩戒、离职后的从业限制体现了对公务员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

二、科举制度概述与评析1渊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衰废于清末2“科举”,即分科举士。

唐代科举考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

分为常科与制科,文举和武举。

3科举考试层次:童试县试;府试;院试;正试乡试、会试、殿试;4报考条件:县试的资格限制:倡优、隶卒、丁忧、父为主考官;会试的考察标准:身、言、书、判。

5科举考试内容:童试:八股文、试帖诗、诗赋、解读四书、五经、默写《圣谕广训》;乡试内容:八股文、考论、经史时务策;6平等取仕的措施:锁院;搜检;监考;糊名誊录;内外帘之隔;场后复试;考官回避;会试内容:与乡试基本等同;殿试内容:“策问”7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前提:科举考试“公开竞争平等择优”原则的传播;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官员选用变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8科举制度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有哪些?1、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平民性2、分科举士的制度设计3、童试与正试的分级考试制度4、平等取仕的措施9科举制度的弊端有哪些?1、限制女性参考2、考试内容狭隘3、应试形式单一4、程序繁琐,增加考试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公务员考录制度评析p621公务员“入口”: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2公考火爆的原因:公务员“平均收入”、“广义收入”、“终生期望收入”高于其它职业。

3考试科目:2007年规定:所有考生,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个公共科目的笔试。

现行规定:实行分类考试,A类考两科,B类只考。

4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5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6中国特色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四个特点: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这个核心,坚决贯彻党的主张,体现党的意志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注重“才”的要求,更注重“德”的把关,把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放在突出位置。

三是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选拔方法,既注重考试成绩,又注重考察结果,全面评价考生素质。

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考录政策规定、运行机制、工作格局等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7公务员考录制度现存问题与1、考试录用的职位范围过窄(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2、报考者受到各种资格条件的限制(相对合理的限制条件: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英语等级证书(四六级)、专业限制、学历限制3、我国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缺乏信度与效度4、没有建立统一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我国公务员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职位分类分级在公务员考录中没有体现)对策:1、推行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资格考试制度2、构建“三级五类三轮次”(中央、地方、基层三个不同管理层级招用公务员,采用不同的试卷结构进行测试。

考试制度将公务员整体队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司法类、政党机关类五大类别,分别确定各个类别的专业考试科目。

第一轮次,测试基础知识。

第二轮次,测试专业知识。

第三轮次,面试测试。

保证面试公平须做好三方面工作:程序公正;考官结构的合理性;科学设计面试内容。

)3、强化考录工作的监管(第一、在试用期内进行复试和检测。

第二、改革现行面试制度:强化考官素质培养;扩大面试参考人员的比例;考官抽签选定考场,主考官抽签择定面试团队;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建立全国公务员考试诚信制度体系;加强新闻监督与公众监督。

)4、提升面试的信度5、强化问责制度的构建6、建议出台干部子女就业规避制度。

四、公务员考核与奖惩制度实证研究p701公务员考核的含义:对非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定期考察审核,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合理使用公务员的制度。

考核形式:定期考核考核内容:评价工作考核目的:合理使用人员考核原则:民主公开原则客观公正原则保障原则考核模式:综合评价模式(被考核者的基本情况、品质和工作表现)因素分析模式2公务员考核的方法p76平时与年度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公务员考核的内容p75⏹德: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勤: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

⏹绩: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廉: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4考核的等次p785考核结果的使用6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公务员考核中,基本上都采取的是定性的方法。

主要表现为自我认定和民主评议。

首先,缺乏足够的客观性。

公务员自身的人际关系、在单位内的职务状况会对其他的投票者产生非客观的影响。

民主评议看似公平,但是存在较大的执行漏洞。

其次,不能完全反映公务员之间的工作量差。

再次,科学性不足。

根据投票确定相应的绩效等级,难以反映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的工作强度和难易程度,从而使得评定的结果科学性不足。

7考核主体存在的问题1、在公务员考核中,一般是人事部门人员将考核表下发到员工手中,由公务员自己首先进行工作总结。

2、随后进行本部门内的民主评议,在依次将评价结果上报。

3、信息不对称,使得考核的结果容易受到误解和争议。

8国外公务员考核制度p829公务员考核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总体评价: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具有极大局限性与非科学性。

考核受制于:1、考核者的主观好恶倾向2、平均主义和宽泛化倾向3、考核过于注重“简便易行、宜于操作、防止繁琐”原则。

4、考核方法缺失科学性, 考核结果运用不规范。

存在的具体问题:1、考核标准不尽具体明确2、考核方法有待改进3、考核结果比例不尽合理4、考核结果的使用不到位改革基本思路:1、中央组织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构建“干部道德评价体系”3、实行“社会评价”与“ 量化考核”制度五、公务员奖惩制度 p871奖励的原则:公平得当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