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新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大新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大新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部署,今年以来,我县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主题,按照“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生态和谐”的理念,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创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森工作进展情况
(一)城市森林网络建设基本达到创森要求。

截至2014年10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4.97%,比去年同比增长0.34%,超过国家创森指标(35%)29.97%;完成新造林面积3.14万亩,超目标任务(2万亩)1.14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实现47.46%,超过国家创森指标(41.5%)5.96%;县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92平方米,超过国家创森指标(11平方米/人)9.92平方米/人, 道路绿化绿化率81.79%,可绿化83.45公里,已绿化68.25公里,村屯绿化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2.57%,超过国家创森指标(30%);其余城区乔木种植比例、城区街道绿化、重要水源地绿化、森林生态廊道建设、水岸绿化、农田林网建设、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均已经达到创建森林县城要求。

城区西门岛公园、德天广场、县政府休闲绿地、养利路绿地、文化广场、步行街绿地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居民出门500米内有休闲绿地的需求,郊区休闲游憩绿地建设有序推进,其中: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共692.52 hm2)方案已经通过自治区级评审并上报国家林业局;武阳山公园(22.4 hm2)和翡翠湖森林公园(324hm2)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自创建森林城市以来,我县加大对黑叶猴、班冠犀鸟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望天树、刺孢苏铁、叉叶苏铁、石山苏铁、水松、水杉、金花茶等野生珍稀植物的保护;强化林地土壤保育、森林抚育与林木管理;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以苗圃培育的苗木为主,推广使用乡土阔叶树苗木,因地制宜地使用大、中、小苗和优质苗木,不从农村和山上移植古树、大树进城,乡土树种使用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达到88%,郊区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群落演替自然,其自然度为0.57,超过国家创森指标(0.55)0.02。

2014年,种植市树扁桃树326棵,列入保护木棉树22414 棵;9月份开展的古树名木补充调查工作,新增调查古树名木373棵。

(三)林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建设发展铁皮石斛等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用材林等林业产业基地,扶持引领了王氏石斛种植公司、新力石斛公司等企业;发展了绿金英苗木场、德天大道苗圃、绿洲苗圃场等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基本满足全县绿化需要,2014年新增3个种苗场,苗木自给率达95%以上,并建有优良乡土绿化树种培育基地1个;同时,积极推进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德天瀑布、明仕田园、大新恩城景区等生态旅游区,提高森林旅游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全县经济产值实现15675万元,惠及林农人数35018人,林农人均纯收入实现2212元.其中:林下种植面积5.6万亩,实现产值4836.1万元;林下养殖面积8.551万亩,实现产值6620万元;林下产品采集加工面积0.825万亩,实现产值427万元;林下旅游实现产值
3791.9万元。

(四)城市生态文化氛围不断优化。

从2012年开始,我县在县城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公众游憩地,设有专门的科普标识牌、科普宣传栏等生态知识教育设施和场所;同时,积极利用植树节、爱鸟宣传周、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政务公开日、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等纪念日,举办大型户外宣传活动;2014年,全县共举办县级生态科普活动8次;全民义务植树69 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3%;公众对森林城市的认识不断提高,据统计,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2%。

(五)城市森林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合理。

成立了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健全组织机构,研究出台《大新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林业专业人员63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在积极整个各部门有关项目资金的同时,2014年县本级财务落实了155万元投入创森工作,有效推动全县绿化美化。

2013年6月,委托区林业厅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大新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政府审议。

同时,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将德天广场、武阳山公园、观音山公园、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县政府休闲绿地、养利路绿地、文化广场、步行街绿地等休闲绿地免费向公众开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创森工作任务重、时间跨度长、涉及的部门多,资金需求大。

而我县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的自治区级贫困县,县本级财政较为紧张,可投入创森工作经费有限。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强化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快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高频率的进行宣传,在县城区和乡(镇)主要道路两旁、标志性建筑物、客流密集地等悬挂、张贴“创森”标语、口号,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二)强化统筹协作。

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达标达优。

(三)多方筹措资金。

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整合各部门相关项目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向社会引入资金参与创森工作;解决经费紧张、投入力度不足的难题。

(四)强化督促检查。

采取明查暗伤,重点抽查,全面检查的方式,对全县创森工作进行全面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创森工作顺利推进。

2015年1月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