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打造中考满分作文

如何打造中考满分作文

如何打造中考满分作文
无论高考还是中考,语文学科都占据着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地位,而作文又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着整个语文的成败,那么,该如何写好中考作文,稳稳把握住这“半壁江山”呢?本文就从点好题、布好局、选好材、美好言、拟好题、立好意这六个方面,教你如何打造中考满分作文。

一、点好题
点题是在考场作文中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即便是内容有些偏,只要点题点得好,也能扶正。

结尾再点一遍题,那真是太机智了!
1、点题作用
点题,一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题,二是为了提醒老师自己没有偏题。

1)开篇点题
开篇点题,即在文章的第一段就点题。

开篇文字要精炼,不要车轱辘话说一大堆,到最后都忘了自己到底要说什么了。

2)文中点题
3)结尾点题
在考场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又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在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2、点题要求
1)开头点题:应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对前一部分做一个小结,或者引出下文,如果能同时做到点明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最起码要收术全文,其次要给人一震的感觉。

3、点题方法
这里主要说结尾点题。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

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

如:《背影》。

3)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

如:《济南的冬天》。

二:布好局
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

在掌握材料、明确主题之后,对整个文章构架所作出的整体安排。

中考作文以往出现过很多新颖的结构形式,如日记、对话体、剧本、童话,相比之下,常规性作文形式的生命力则要强得多。

把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完美一些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1、片断组合式
片断组合式就是选择不同材料进行片断叙写、组合,来共同表现同一主题。

在形式上,几个片断各自独立,可用小标题、序号等形式隔开,前面最好还要有开头语,如题记之类,后面要有一定的结束语或者尾声/后记之类的。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找到这些材料的共同点,统一于同一中心。

片断不能选得太多,两三个便好。

2、诗文组合式
诗文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后加上一定行数的诗歌,达到诗与文的完美结合。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诗的行数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内;另外,诗的内容要与文章的内容统一。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用了一首诗,结尾也要相应的写几句诗来照应开头。

3、精美图画式
精美图画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用精美语言描绘出一幅能打动人的精美图画,再依托图画展开文章。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开头的这幅图画要精心打造,后面的发展要自然流畅。

4、人物对话式
人物对话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文章的情节。

这种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新鲜的形式。

但如果这种形式用得好,的确能给人以条理清楚、结构明晰的感觉。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选择语言要有精练性、生动性,要统一于同一主题。

中间也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其它描写或记叙性的语言,使文章更明确、完整。

5、对照烘托式
对照烘托式就是在文章中把两件相关或相对的事通过描写的手段放在一起,起到比照烘的作用。

三:选好材
初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选材有极大的自由度,却因为选材范围太广而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具体怎么选材就老实往下看吧。

1、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感情是相通的,这正是文学作品、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只要我们抓住这个瞬间,描绘细节,先把自己感动了,它就有很大可能打动别人。

2、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偶然都有其内在的必然。

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认真思考,会得到感悟和启迪。

写出来,就别有一番深意。

3、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最起码的兴趣还是要有的,哪怕是吹灰。

4、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历史上有很多有名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选中它们更换角度,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大提高你的见识和品位。

5、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遇到社会热点,用理性思维思考、挖掘,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观点,也能写出一篇极具生命力的作文。

四、美好言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1、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例如,“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

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2、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如: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

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

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3、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如: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

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

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段话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比较强。

4、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

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
使语言产生美感。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5、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深刻的美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平凹等,他们都是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五、拟好题
题好一半文,好作文题的标准有:简练;新颖;有一定的内涵。

常用的拟题方法有:
1、添加:所谓添加,就是在话题或者话题中心词前或者后也可以是前后添加一定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

这样的文题可以使作者时时紧跟话题,也可以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用: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等等。

因为这些句子有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也是可以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

3、修辞:这种方法就是在文题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

这样的文题如果用好了,自然显得生动而形象,而且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六、立好意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

比如:
1)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保、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等等。

2)表达个人感情的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3)思考生活内涵的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4)追求个性表达的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
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

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