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就业指导课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资料
2018就业指导课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资料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曾联合对 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共42个专业的毕 业生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
的人认为,择业中遇到的 主要问题是“缺乏社会关 系”。
搜集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
1、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
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是为毕业生服务的常设 机构,有专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办公室主要工作是:整理和发布就业信息、举行校园招 聘会等。用人单位通常也会直接把各种招聘信息送到学 校,要求学校推荐人才。
求职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求职的基本程序
第一、 收集自己在校的有关学习、生活、社会活 动等方面的信息,准备求职材料。
第二、 搜集就业招聘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 自己的职业方向。
第三、 参与供需见面会或与用人单位联系,递送 材料
第四、 接受用人单位面试。 第五、与用人单位、学校签协议书或就业协议书或 用工合同。
以上人员需具有敬业、创业精神、勤奋踏实,有强烈的责任心、事
业心 和开拓精神,吃苦耐劳、刚毅顽强。 应聘者经公司培训考核后,一
经录用,待遇从优。业务代表待遇底薪1200 元+佣金+良好的晋升机会。
凡有志者,请将个人资料(学历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简历、工作业
绩、一寸近照一张、联系电话等)寄至本公司行政人事部。初选合格者
•
站在80层的楼梯口,兄弟俩互相望了望,想起了一件事:钥匙忘
在20层,还在背包里……
讨论:故事蕴含的人生道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
• 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 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 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 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
5、各地的人才交流会:在毕业 生临近毕业时,各省市区人事 厅局都会召开人才交流会,参 加人才交流会的用人单位也很 多,人才交流会时间上多数安 排在元旦之前或春节之后,毕 业生在参加此类招聘会应充分 准备好有关推荐材料。
6、报纸杂志的求职广告:这也是比较丰富的资料 来源,尤其是周末的报纸,会有大量的招聘咨询。毕 业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表达自 己的求职意向。但通常这种方式下得到的信息,你需 要多了解一下背景资料,以免浪费经历。
(6)能早签约就早签约。事实证明,瞻前顾后、
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往往会丧失良机,追悔莫及。 在“僧多粥少” 的情况下,无论有何种理由,签约
当是第一要务。或许你签约后会有更好的单位,但 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风险很大。现代社会,人 们已不可能终生只从事一种职业,所以第一份工作 是否最理想并不十分重要,因为环境在变,理想也 在变,今天是最好的,明天就很可能不是最好的。 如果“有业不就”,迟迟不签约,你将消耗或减弱 你的竞争力,等待你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个人认为, 尽早签约利大于弊。
• 12、工作前途:此工作晋升、进修培训的可能性何周期性。
案例:
×××××给水工程有限公司高薪诚聘
本公司是专业从事泵类产品及给水排水设备的生产经营企业,业务
遍及各行业,在国内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公司下属的公司、办事处遍及
十几个大城市。为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制泵行业
巨人,经上海市人事局同意,诚聘优秀人才:
四、就业信息的处理
对信息进行分折、筛选、比较和整理,从中确定 既符合国家利益、社会急需又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岗 位信息,再将其分为主次、先后顺序,确定一、两个 把握较大的择业信息,作为自己择业的重点,在第一 个信息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及时作出理智的调整,及时 使用第二个择业的信息。
对未来想从事的领域,近一年来的行业信息掌握 要充分,并且基本上经过自己的消化总结,能够形成 自己的体系,这样在面试时你才能做到脱颖而出。
不要同时在一家公司应征数个职位 一般来说, 在用人单位看来,你越是对某一职位志在必得,他 们会感觉你是认真的。相反,如果既应聘文秘,又 应聘程序员,还应聘推销员,他们会觉得你对三个 方面都不是很精,样样通,样样松,这样应聘的成 功率自然也就低。
谨防网上骗子
网上求职和网下求职一样,都有上当受骗的可 能。但是,网下受骗可以投诉,网上受骗就只好 自认倒霉了。
求职的时间:基本从11月份开始至第二年5月。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 什么是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是指用人单位发布的、择业者未知的、 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择业者具有一定价值的客观存 在的就业资料和情报。
大学毕业生要成功的实现就业,不仅取决于个 人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及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等因素,同时也与毕业生能否及时有效 地获取就业信息密切相关。可以说,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个人能否成功就业往往取决于是否拥有 丰富的就业信息。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 一、就业信息的类型 1.口头信息 2.书面信息 3.媒体信息 4.行为信息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 二、就业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准确性原则 2.针对性、适用性原则 3.系统性、连续性原则 4.计划性、条理性原则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三、就业信息的采集
1、 分公司(部)经理5名:4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五年以上
销售经验,两年以上销售管理经验,有管理才能,身体健康。
2、 高级业务代表30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两年销售经
验、熟悉给排水专业知识者优先。
3、 广告策划1名:40岁以下,美专毕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
平面设计、CI策划经验,有创意制作能力,身体健康。
4、参加各种考试
考试是一种较“公平”的机会,如果没有显赫的 学历、经历背景,也没有亮丽的外表和口才,参加各 种招聘录用考试是有用的求职渠道。经由考试获得的 工作机会通常比较有保障。目前有许多国家公务员招 聘考试,如中央有关单位,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公检 法、海关、边防等公务员公开招聘考试。越来越多的 企业利用公开招考的方式来招募人才。
人生应该尽早做准备!!!
全国历年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338万(05年) 413万(06年) 500万(07年) 559万(08年) 611万(09年)
630万(10年) 650万(11年) 680万(12年)
全国毕业生基本情况
如何打赢职场人生的第一场仗
Your Camera is
OFF ON
打有准备的仗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 备的人
续向上爬。
•
但好景不长,到了40层,两人实在太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两
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
场。他们边吵边爬楼,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层。
•
到了60层,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
“咱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的继续爬楼,终于到了
家门口。
方面的要求;
• 8、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长短、三班制或长白班; • 9、工作地点:工作单位的地址及附近的交通线路; • 10、工作环境:如室内、户外、冷、热、潮湿、嘈音、高空、低
洼等等;
• 11、个人收入及福利条件:如每月薪资水平、资金的计算方法、 办理何种保险、是否享受公费医疗、退休金等等及其他相关的福 利条件;
我校负责就业工作的是学生处就业指导办公室,每 年都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发布到就业网上,供就业 学生查看。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
2、亲朋好友的介绍
亲朋好友比较了解你的个性、兴趣等,他们介绍 的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保障,这样介绍的工作符合你 自己期望的机会也会相对较高。
3、有效利用网络
这是目前最热门也快捷的找工作方式。通过许多 人力资源网站,你可以随时查询数万条有效信息。同 时可以直接把履历表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对方,求 职者也可以经由网络了解公司的背景资料、营运状况 等。网络可以说是最有效、最好用的找工作方式。
一则就业信息(招聘广告)可以从中理解到下列要素:
• 1、工作单位全称并指明单位性质及上级主管部门; • 2、工作单位的发展实力及远景规划,在整个行业中的
排名或在社会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 3、对从业者年龄、身高、相貌、体力等生理方面的要求; • 4、对从业者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 5、对从业者学历及学业成绩的要求; • 6、对从业者职业技能和其他才能的特殊要求; • 7、对从业者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气质等职业心理特点
即通知面试,未接通知者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欢迎全国精英来信应聘。
××给水工程有限公司将为您提供创业沃土,共图公司大业。
地址:× 市××路××号 邮编:×00000 电话:××××××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五、对于求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全面了解当年全国和地方政府安置和接收大中专 毕业生的有关政策。
(2)要弄清学校对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有什么要求,明 确自己能否参加人才交流会。
(3)要弄清你所接触的用人单位是否有进人指标,是 否有进人权?应如何办理派遣、录用等手续。
(4)要带上推荐表和求职材料,作好面谈前的各种准 备,并掌握面谈是的各种礼仪。
(5)交流会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单位都一一面谈,你 可以有选择的谈几家,并注意信息的收集,你可以将你自己 认为有价值,打算会应聘后再去联系的单位名称、地址、联 系人等一一的作详细记录。
毕业生求职择业不仅取决于个人素质、国家经济 形势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同时也取决于就业信息,尤 其是在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由原来的“统包统配”模 式向“双向选择”、最终实行“自主择业”模式转换 的情况下,收集就业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
认识:就业信息可以帮助你确定择业去向,帮助 你选择工作单位。可以说,信息是择业的基础,是走 向用人单位的桥梁。谁获得了就业信息谁就获得了就 业主动权,谁收集的就业信息越多,谁择业的范围就 越大,谁就更能主动的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