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长城给字标上拼音:2堡()垒()瞭()望血()汗3智()慧()凝结()打仗()4崇()山峻()岭遥相呼应()51.文章是按()的顺序来写的。
不但表现了,还赞美6了、,抒发7了。
82.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之间----------------。
从东头9的--------------到西头的------------,有--------------------。
第1自然段写出了长10城的(----------),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11第2自然段是围绕长城的(---------------)来写的,分别写出了(------------)、12(----------)、(-------------)、(--------------)、(------------)。
13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14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
153、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16动人民来。
17这句话是--------------,-------------,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18作者------------------------------,“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19--------------------------------,---------------------情感油然而生。
20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1“多少”表示-----------,饱含作者-----------------------;“前不见头、后不见尾”22突出了----------------,与开头“--------------------”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23-------------------------------------------。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24-------------------------------------------。
254、“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2618、颐和园给字标上拼音:27横槛()画舫()堤岸()几乎()28组词:园----------- 滑----------- 载------------ 栽------------- 裁29------------30圆----------- 划------------ 杆------------ 肝------------ 竿31-----------秆---------321.这篇文章是按(------------------)的顺序,抓住景物的(---------)来写的。
课33文开头总述----------------,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
342、课文(--------------),按照(--------)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35“--------”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的特点从内部介36绍,最后抓住-------------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抬头看到37的-----------------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38-----------393、对句子的理解。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40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反衬出41(------------------)。
一个“-----”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42镜子”(------------),一静一动,更加(--------------)。
43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44“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45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46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47-------、--------、-------”等记叙游览过程的-------,体现了-----------)485、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作者把昆明湖比作-------是因为49----------------;把昆明湖比作-----------,是因为------------------。
50仿写:51-------------------------------------------------------------------------------52--------536、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54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些数据表现了----------------。
5519、秦兵马俑56给字标上拼音:57鸟瞰()统率()魁( )梧()匀称()58享( )誉( )世界所向披靡()撒()开四蹄59战车千乘()上身着()铠甲601、对句子的理解。
6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2“宏大”是--------------的意思。
这句话在文中(--------),既是(对全文63------------------------),又(起到了------------------------------)。
642、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65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66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想象一下秦兵马俑67还会有怎样的神态?好像在做些什么?仿照文中句子写一句话。
68---------------------------------------------------------------693、课文具体介绍了四种俑分别是()()()()。
70默写风景名胜区的对联71-----------------------------------------------------------------------------72-------------------------------------------------------------------------------73-------------------------------------------------------------------------------74-------------------------------------7520课给字标上拼音:76广陵()朝雨()客舍()77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叙述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的诗句是:------------------78诗人用--------------------------------------------,表达了--------------,自己79还在--------------------------,巧妙地将----------交融在一起。
802、《送元二使安西》中交代送别环境的诗句是--------------------------------------。
81本诗既没有刻画酒席场面,也没有直接抒发离别情绪,但我们可以根据诗句82-------------------------------------------------能想象出一对好友祝酒话别的情83景。
84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要送的有人是-----------,他要乘船----------(方85向)往----------;《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要送的友人是----------,他要出阳关----------86(方向)往-------去。
874、这两首诗都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大诗人88-----------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也写出89了-------------------------------------。
诗的前两行-----------,后两行90-----------。
9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表达出92---------------------2、诗句意思93(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4这句诗的意思是:95---------------------------------------------------------------------------。
96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的景象。
97(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8这句诗的意思是:。
99“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而是说-----------------全部100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10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2“更”字表明(--------------------------------)103相关链接:默写送别诗:王维《山中送别》:104105默写高适《别董大》:106107默写20课两首诗: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之:----------故人:---------------- 使:---------浥:-----------119烟花:------------------------------ 更尽:------------12021搭石作者()121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122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