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梓庆为鐻”和“庖丁解牛”的启示
“梓庆为鐻”和“庖丁解牛”的启示
考试要求
•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教学教学的目标要求, 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重要的 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 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 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初步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综合观察比较 概括和表述历史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情感态 度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考查,寓于基础知识和基本 能力的考查之中。教材小字及注释不作考试要求。
世界近代史题目
• • • • • •
2008年 12至15题 2009年 没有出现题目 2010年 20至26题 2011年 39至50题 2012年 41至50题 特点:考试题目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最 近两年一般在10个选择题左右。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考查内容
• 2008年: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近现代科技成就、爱因斯坦 • 2009年: 没有出现考题 • 2010年:新航路的开辟、拿破仑、工业革命、伏尔泰、第 二次科技革命、美国内战、托尔斯泰 • 2011年:新航路开辟 1787 年宪法、工业革命、亚历山大 二世、牛顿、《权利法案》、美国内战、俄日改革、梵高 • 2012年:文艺复兴《神曲》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美国 内战、《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亚历山大二世、牛顿
• 南昌起义、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重庆谈判 三大战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 辛亥革命 京张铁路 • 特点:重点内容年年考,不怕重复。
中国现代史的几条线索
• 1.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 2.新中国20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取得的 外交成就。 • 3.重要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 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 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 4.建国初期的探索成就及挫折: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 革
卷二材料解析题考查内容(中古史)
• 2008年:16题 民族团结考查元朝民族融合的典型 事例回族的形成。通过考查西汉对新疆的管辖和 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管辖及台湾问题来突出国家统 一这个主题。 • 2009年:16题 秦、西汉、元、明这四个朝代加强 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或政治制度。附带考查 了《史记》。2010年:31题 秦、元、明这四个朝 代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或政治制度和 皇权与相权的变化。
• • • •
百家争鸣
• 2009年1、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 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 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 是 • A.《离骚》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2011年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天 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这句话可 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 兵法》 D.《史记》
2008年至2010年考点内容
• 2008年:近代化探索运动的口号或主张、辛亥革命、五四 运动、周恩来 • 2009年: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 201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中共 七大、渡江战役聂耳、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011年和2012 年近代史考查内容
• 2011年:《南京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严复、魏 源.张謇、洋务运动、李鸿章 维新变法 陈独秀 • 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共“一大”.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三大战役 • 2012年:虎门硝烟、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京 师同文馆、李鸿章 严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卷二材料解析题(世界近现代史)
• 2008年:18题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 类带入的三个时代及共同作用。 • 2009年:19题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 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前两次工业革命 的成果。
•
卷二材料解析题(世界近现代史)
• 2010年: 32题中国古代近代的科技成就,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的三个时代 及科技的作用。 • 34题文艺复兴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 俄日改革。 • 35题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的探索和实践历程。 • 36题20世纪三次国际格局的演变的相关内 容。
中国现代史考试题目
• • • • • •
2008年 10题 2009年 8至10题 2010年 16至18题 2011年 29至34题 2012年 33至37 题 特点:一般在5分左右,三大改造几乎连年 考,突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
中国现代史考查内容
• 2008年:三大改造 • 2009年:三大改造、一国两制 • 2010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深圳特区 • 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万隆会议 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周恩来的外交成就 • 2012年:“一五”计划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十 一届三中全会、深圳特区、改革开放 周恩来的外交成就
卷二材料解析题(世界近现代史)
2011年: 62题 中国和苏联的革命及建设的探索活动。 63题近代中外思想解放运动名称及影响。 64题 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和近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及 现代经济全球化。 • 2012年: • 63题 古今中外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相关内容。 • 64题 20世纪中国,苏联、美国的三次著名改革和三次科技 革命的科技成就和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 心。 • • • •
试题难易及内容比例
• 1.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 •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 史的比例基本为2:4:4
近五年中考试题的六个特点
• • • • • •
1、重点突出,考查全面。 2、专题突出,注重史实的纵横联系。 3、图文结合,形式丰富。 4、情境与知识结合,再现历史和感悟历史。 5、中外结合,注重历史的横向联系。 6、古今结合,关注社会热点。
卷二材料解析题(中国近代史)
• 2011年:62题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 活动及重要会议。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探索。 • 2012年:62题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对 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以及近代学西方技术制度 和思想的重大探索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中共制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中古史选择题
• • • • • 2008年 1至4题 2009年 1至6题 2010年 1至7题 2011年 1至9题 2012年 1至14题 趋势:题目逐年增加,个别知识点连年考试。如:百家争鸣、 李冰和都江堰
百家争鸣
• 1.北京奥运火炬“祥云”(见右 图)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 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 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韩非 • A.①②④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百家争鸣
• 2010年 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 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 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2012· 山东泰安)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 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 主张“兼爱”“非攻”
专题考查(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 2008年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
• •
•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 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地区。这一地区开始 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此设置了 (机构)。(1分)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 (民族)形成于元朝。 (1分)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1727年清政府在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1分) (4)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 曾被 ___ (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 收复;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大陆处于分裂状态,为实现海峡两岸的早日统, 中国政府提出了 的方针。(3分) (5)请用一句话揭示这首歌的主题。(1分)
“梓庆为鐻”和“庖丁解牛”的 启示
——泰安市五年中考考试说明和中考试题的研究心得
东平县实验中学 李玉安
人生启的图片
梓庆的三种境界
• 1、忘利:忘记庆赏爵禄。 • 2、忘名:忘记“非誉巧拙”,即忘
记众人对自己的毁誉是非。
• 3、忘我:忘却个人的“四肢形体”
• 2008年:17题第一问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 约》《辛丑条约》的名称及影响。(2)(3)问 考查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以及晚清屈 辱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发生变化的原因。 2009年:17题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主要探索活动及 近代前期科学家思想的贡献 2010年:33题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八国联局侵华 战争及《辛丑条约》南京大屠杀近代化四次探索 活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一国 两制提出后香港澳门的回归。
•
世界近现代史的几条线索
• 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 独立战争、美国内战。 • 2.社会主义运动: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 义、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 3.重大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列宁新经 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戈尔巴乔夫改革 • 4.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影响。 • 5.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 破仑法典》《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787年宪法》《苏联1936年新宪法》
•
卷二材料解析题(中古史)
• 2011年:61题 秦朝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清朝前期对西藏和新疆加强管辖 的措施。一国两制的提出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