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2020年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2020年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7月10日晚上至11日凌晨,舟曲县持续强降雨,导致白龙江水位猛涨,国道345线中断,全县19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受灾。

城关镇瓦厂村在本次灾情中受灾严重,强降雨造成了多处山体滑坡、通村道路损坏、农作物被淹,特别是由于白龙江水位猛涨,致使G345线瓦厂村尖子石段道路被水淹没,最深处达2米以上,导致通往县城的道路完全中断,只能绕山路进入舟曲,对抢险救灾和全县人民出行造成极大影响。

灾情不容怠慢,危机关头,城关镇瓦厂村党支部书记孙六龙沉着应对、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在抢险救灾一线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初心。

闻汛而动,沉着应对7月10日晚,暴雨伊始,孙六龙就按照镇党委政府及镇防汛办的安排,冒雨带领村支部党员沿白龙河道进行防汛排查,及时向白龙江边周边住户和企业、养殖场负责人等提醒险情,并逐一告知险情发生时的撤离路线。

7月11日,下午13时许,受上游洪峰影响,白龙江涨势迅猛,G345线瓦厂村尖子石段道路被水淹没,淹没段部分山体存在滑坡危险,形势异常严竣。

灾情就是命令,孙六龙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群众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分工,一场抢险救灾战迅速打响。

面对险情,他临危不乱,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对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点,逐个进行了排查疏散,特别危险的地点,安排进行紧急转移,确保群众安全。

随着上游洪峰增大,孙六龙意识到,瓦厂村辖区沿白龙江还有很多的机关单位、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不能将人员及时安全撤离,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过短暂分工,他一边安排党员利用大型铲车对人员进行安全撤离,一边带领党员群众堵截白龙江决口。

风雨中,雨水、汗水、洪水湿透了衣服和裤子,但他没有坐下休息,始终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决不能让群众的生命受到伤害,财产受到损失。

在他的带领下,瓦厂村党员突击队排查险情、转移群众、搬运沙袋,哪里危险哪里上、哪里紧急哪里有,紧张而有序的救灾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

心系群众,主动出击因白龙江河水上涨,瓦厂村辖区G345尖子石路段被洪水完全淹没,路面积水达到50-200厘米,南峪大桥与公路交接处路基垮塌,交通中断,许多群众被困无法回到县城,心急如焚。

面对群众焦急的面孔,他想到瓦厂村半山腰有一条小山道可以绕行,但由于年久失修而无法通行。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群众打通回家通道。

7月12日天麻麻亮,在他的带领下,一支20多人的党员突击队在瓦厂村党支部活动室旁汇聚。

他对大家说:人多力量大,我们必须动手把山上的老路修缮好,让群众们能尽快回家!全体突击队员背着背篓,手拿着锄头铁锹,大家齐心协力,经过6个多小时的抢修,将半坡上年久无法行走的山路便道打通,使群众能够步行通行。

来往的群众们深受感动,为这些不辞劳苦的党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落日的斜阳中,看着从此条路上回家的群众,他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半山腰上高高飘扬!修路归来,他又顾不上休息,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在瓦厂村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为路上来往的群众和救灾人员免费发放方便面100多箱,矿泉水150多箱。

连续奋战,勇挑重担从7月13日至7月15日,白龙江水位明显下降,瓦厂尖子石段路面积水从原来最深处2米多,下降至50公分多,但露出水面部分路面淤泥、污水堆积严重。

为了尽快清除淤泥,方便车辆出行,在镇党委安排下,他又组织了一支由党员群众组成的60多人的抢险救援突击队,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一直坚持到目前路面水位最深处不足10公分,路面淤泥已基本清理干净。

一边忙于清淤通路,一边他又忙碌于了解全村群众受灾情况和安置受灾群众。

他组织村干部和全体党员,分片包干,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为了及时妥善安置灾民,他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了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同时他还加强危险地段巡查,带领村两委干部24小时值守,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发生二次灾害。

在抢险救灾的几天时间里,他基本没合眼,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将群众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据统计,在这次抢险中,孙六龙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130多人,无一人伤亡。

当地群众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样的党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灾情面前显党性,洪流之中现本色。

抢险过程中,孙六龙不顾个人安危,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关键时刻,党员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让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

日前,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侵袭##,造成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线、凤煤线中断,矿井透水巷道被淹,生产供电设备受到损坏,地面山体滑坡20余处,道路堵塞10多段,堆积物300多吨,生产原料被冲失,厂房、风机房、配电房、炸药房、锅炉房等墙体、围墙被冲垮,化验室、配电室、招待所、居民房被淹10余处。

在灾难面前,涌现出一支抗洪抢险队伍,他们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时代之歌!他们的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如下: 让我们记住: 灾情发生在凌晨。

7月17日凌晨,夜黑风大、浪高风急、风雨交加的黑夜,闪电刺破天空,雷声炸响平地,暴雨倾盆强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地处##区青木关镇的##公司矿区。

这是继7月5日、7月8日之后,再次遭受的特大洪灾。

顷刻间,洪水暴发、矿井透水、山体滑坡、岩石裸露、道路堵塞、树木倒塌、堡坎塌方、路面水位猛涨,超历史水位。

暴雨挟着淫威,洪水裹着狰狞,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洪灾无处不在,全矿区停电停产,抗洪抢险进入最危急时刻。

决策帷幄在现场。

灾情就是命令。

大约4时30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冒着暴雨,趟过横穿矿区老成渝公路上的积水,急奔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室,副经理陈福启、巫祥毅等公司领导随后赶到。

“有没有情况?”陈书记直问调度员,“还没有灾情消息”调度员回答。

看见调度室外公路地面洪水不断上涨,陈书记说:“不好,要出事”。

经理##命令调度员:“通知撤出矿井、水泥厂生产作业人员,抽排水泵房留人值班”。

“机关全体中层干部和“三防”抢险队员快速到调度室报到”。

公司领导心急如焚,经过5分钟的短暂碰头后决定:启动雨季“三防”抢险预案,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由##书记和陈福启副经理坐阵调度室指挥。

同时,公司6位领导进行了明确分工,##经理负责指挥水泥厂、矿井抽风机房、炸药库房及恢复供电的抢险;##书记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内外通联、治安稳定等工作;陈福启、巫祥毅副经理负责矿井抢险、调运抢险物资;陈能淑副经理负责水泥成品、原煤产品保护,筹集抢险资金;张明群工会主席负责生活后勤保障。

党委书记##面对300多名穿好工作服待令的各路抢险队员作了战前动员:抗洪抢险、防汛救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重要工作,不仅是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把握大局、正确决策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先进性、每一个干部示范性和职工敬业精神的检验,我们要发扬##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协作、特别能奉献的“五铁”精神,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保护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经受考验。

经理##强调:全员抗洪“不淹井、不毁厂、不伤人”,把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我们坚决服从指挥”,党员、干部、职工的回答在空中回荡。

##公司进入抗洪抢险的紧急状态。

抗洪抢险在一线。

“暴雨持续强降,洪水汹涌咆哮”。

##经理挑选了几位“精兵强将”分赴矿区各厂、点观察灾情。

“嘟”、“嘟嘟”,调度室电话急促响个不停。

“请讲”,陈福启副经理抓起话筒,“井下+130二水平水位猛涨”、“多少?”,“每小时1公尺多”。

“快,启动二水平3号、4号、5号、6号水泵和井筒1号、2号、3号、4号潜水泵向井筒外的公路上抽排水,各泵房、排水点,实行电工、水泵工24小时“双岗”值班”。

矿井8台备用水泵全部启动抽排水。

综合队花烨、张顺模、文昌平轮流在井下各泵房观察水位,组织抢运设备。

“指挥中心,二水平涌水量现在已达800多吨/小时,怎么办?”。

陈福启副经理调集采煤队抢险员装运沙袋300多袋,在+130二水平主石门筑牢1.5米高的水闸墙,把外大连的透水挡在+130二水平风门以南400多米巷道和延深工程井底车场,缓解了+130水仓排水压力;“三水平水势上涨”,“二水平排水太慢”,“三水平两台泵暂停一台向二水平的抽水泵”,“启用-30水平南翼水闸墙,坚决保证不淹井”。

-30三水平南翼石门以内巷道被淹800多米,采区配电所、四石门文秘杂烩网空压设备、电机等损坏。

综合队职工陈东、彭岳杰、谢光华、郑应杰连续四天四夜坚持在井下抽排水,保证了矿井排水渡汛。

“水泥厂、炸药库、风机房,汇报情况”。

由于通讯网络中断,##书记手持对讲机,冒雨站在急流洪水和泥泞中,不停呼叫着各个观察点人员。

“快点,炸药库围墙冲垮了”。

派往炸药库的守护员急来报信。

20多名机关、掘进队、采煤队人员跑步到炸药库房,围墙已被冲垮,大量的石块、树木、树枝、泥沙堵住了炸药库纤丝门,围墙内洪水上涨。

见此危情,生产科长等机关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翻墙跳进1米多深洪水的围墙内,凿墙开口泄洪。

撬开炸药库房门,抢运存放的2822.7kg炸药和6888发雷管,保住了炸药库房。

“锅炉房背墙被泥石流冲垮了”。

掘进队党支部书记张登模、延深队长张光明带领20多名掘进队抢险队员赶到锅炉房,看见转眼间堆积的1300多方泥石,堵塞了排水沟,锅炉房已淹1米多深,引风电机等设备被淹,“挖道开沟排水”。

共产党员王长富第一个破窗翻入已淹1.5米深的房内清除门口堵住的泥沙、树枝等杂物,随后5名职工也翻进房内帮助泄洪。

室外职工挥舞铁铲、掏扒等工具排水。

铲不动了,用手搬石头,树木长了,两人扛,手破了、衣裤湿透了,丝毫不顾。

经过1个多小时,抢挖出一条30多米长的排水沟,引开了洪水。

由于淤泥、杂物太多,继续采取兵分四班,二十四小时轮流清运淤泥。

“快来人,风机房后墙倒了”。

洪水掺杂泥石直扑风机房配电室,洪水已浸入配电室内1米多深,采煤队党支部书记陈勇等抢险队员兵分两组,一组疏通排水沟,另一组挖掘水道排水。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