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咨询心理学知识笔记

咨询心理学知识笔记

咨询心理学知识笔记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的简史求助于心理学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这类事情出现在大约一百年前。

这就是说,心理学用到人的生活实践中,只有一百年历史。

在这之前,人类在生活中,不是不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只不过那时有了心理问题之后,常常求助于牧师、神父或巫师等等。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一般说来,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形成之前,已具备了几个充分和必要条件:1、高尔顿———用心理测量法进行的个体差异性研究和“自由联想法”的建立2、卡特尔———发表的《心理测验和测量》(1890年)3、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年)4、比内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的智力测量(1904年)5、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1907年);6、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

在前期学术理念和方法学基本确立之后,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的实践活动便开始了。

*据文献记载,心理咨询不是发端于“职业指导”,而是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在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其代表人物是威尔森。

*到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次年,由2O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

报告书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且这三者不可偏废。

第一,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

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这一定义涵盖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1、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又有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

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所谓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既包括非标准化的技术,如“心理咨询”,又包括标准化的技术,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当然不包括药物的使用。

3、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有普遍意义,不管哪种理论指导的咨询,不管使用的是标准化的或者非标准化的手段,咨询关系都是“求”和“帮”的关系。

4、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除此而外,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广义的“心理咨询”这一概念中,包括“狭义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类临床技术手段。

“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是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三、关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各类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2、相同点:工作目的是一致的:都为消除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不同点:*心理咨询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心理治疗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化的;*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心理治疗是“矫治”。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一)唯物主义的观点*咨询要遵循自然规律和法则,来处理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

*无论是咨询还是诊断,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

*不能只凭个人的经验或利用患者对心理学的盲目信任去指导患者。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种整体的观念,有多重含义:*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关系。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二是躯体疾病或者生理上的不足带来的心理变化。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

*整体性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决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三)限制性观点:*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

*时间上的限制,咨询时间一般为50分钟/次,一周一次。

*感情限制,彼此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感情因素必须严加控制。

咨询师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过程。

*咨询目标限制:——心理咨询的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对咨询效果的预期,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作出恰当评价。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发展观:*弄清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

(五)中立性态度:*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到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中立态度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咨询中。

*中立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1、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2、自我平衡能力:*能够排除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情绪。

*在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善于容纳他人:善于容纳他人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也是职业需要。

4、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求助者负责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自己能力有限时,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

5、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

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一、我国心理咨询简史:20世纪30年代,丁瓒(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与丁祖荫一起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一书后,中国临床心理学诞生。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1、1986年,北京朝阳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

2、心理咨询达到职业化阶段,可操作性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社会认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如下特点:1、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发展势头将保持强劲。

3、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以自身完善化和高效率,来提高自身价值。

4、中国心理咨询职业,将以自己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原理概念与邻近学科逐渐区分开来。

5、对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社会舆论是肯定的6、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将艰难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分为三大类:①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②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③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二、心理咨询的任务: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2、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有效的行为模式(满足自身发展的模式)三、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类型: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类型有三种:①感性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是一种儿童式的应对行为。

②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是一种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

③悟性反应:面对无常理可循的事件、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个人无法承受的事件,用一种超脱的态度,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用哲理把事物看穿。

是一种超现实的反应形式。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第一单元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一、什么叫爱情?*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侧重于性的满足————爱情就是性爱侧重于依附体验————爱情就是恋爱侧重于心理满足————爱情就是情爱*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相互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二、咨询师适合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的原则是:避免刻板的理性逻辑第二单元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一、心理咨询师面对婚姻问题的好方法:果断地抛开所有无关细节,直接锁定三个要点:情爱、理解、相互依附。

二、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心理咨询师应遵循一般原则大致如下:①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②对恋爱问题,必须依据爱情的定义去判断爱情的质量,然后再去疏导。

③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该用理性警示他们。

④恋爱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是否利人又利己,是鉴别真假爱情的试金石⑤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其背后是“复合动机”。

同时追求性、情和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是正确的。

三、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因素:1、结婚动机2、恋爱过渡情绪化3、角色适应4、心理相容问题第三单元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一、什么是家庭?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要的特殊社会功能的组织。

二、家庭问题心理咨询的原则:1、面对夫妻关系造成的家庭问题,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必须小心。

2、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3、咨询师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的看法,必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

4、只向求助者摆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替求助者进行选择。

5、必须为求助者保密6、无论属于婚姻中哪类问题,必须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特别是对性生活有关的问题更要如此。

三、亲子关系的咨询(一)亲子关系的概念:1、自然的血缘关系2、人伦道德关系3、法定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赡养关系(二)亲子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1、亲子关系的实际性质,是亲情、道德和法理浑然一体的关系。

2、亲子关系明显地表现出它的年龄阶段的性质:*婴幼儿时期————以亲情为主*孩提时—————训导德行*再往后—————教以法理3、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性有正确认识第六节性心理咨询第一单元“人类性科学”概述一、“人类性科学”概念的外延和内涵1、“人类性科学”的外延:“人类性科学”是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性心理学的科学的组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