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以下简称农机行业)是为农业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机械工业行业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据中国农机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农机企业8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700家,2011年农机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98亿元,同比增长33.7%。
多3576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三)农机行业细分行业及主要产品二、国内外发展现状(一)全球农机行业发展现状1、整体情况年年份额。
大型农机企业主要有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福特公司和麦赛福格森公司等跨国公司,主要农机产品有:拖拉机系列、农业机械系列。
德国道依茨(DEUTZ)联合公司的发动机、拖拉机、农业机械;芬特(Fendt)公司的拖拉机、自走底盘、农业机械;克拉斯(CLAAS)机器制造公司的联合收割机均较有名。
克拉斯机器制造公司为欧洲三大收割机公司之一,年产量2000多台。
(3)日本日本田间作业从耕整地、插秧、植保、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居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的农机生产企业有近千家, 但小企业多, 农业机械主要生产供应集中在久保田(Kubota)、洋马(YANMAR)、井关(ISEKI)、三菱(MITSUBISHI)四大农机公司。
久保田和洋马等公司生产水稻从育秧到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械、水稻收获、脱粒、干燥、运输等各类农业机械。
井关公司的拖拉机、育秧设备、水稻插秧机、半喂入收割机和收获后加工设备如烘干机、碾米机、计量分选机也较齐全。
(4)法国机械)、格意大利是一个以山丘陵为主的国家,为欧洲主要产稻国,也是欧洲主要葡萄生产园之一,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
意大利的主要农机企业和主要产品有:菲亚特集团纽荷兰(New?Holland)公司,该公司联合收割机的市场占有率在北美达15%,在西欧达26%。
其他如打捆机、青饲收获机、葡萄收获机等农业机械在北美市场占有率也达30%~40%;SAME 公司,年产近百种型号拖拉机,其中50%以上供出口。
(7)韩国水稻是韩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农业机械以中小型为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户生产规模在逐渐扩大。
韩国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机制造企业主要是韩国国际综合机械株式会社(DKC)、东洋株式会社(INLFA)、大同工业株式会社(DAEDONG)。
3个企业主要产品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以及其它一些农业机械和非农机产品。
3、主要国家的知名农机企业4、着名农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在华重点外资农机企业分布表企业名称在华分布情况成立时间主要产品约翰.迪尔(美国)约翰迪尔天拖有限公司2000年8月拖拉机及其他农业机械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2005年4月生产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变速箱动力传输产品约翰·迪尔(佳木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1997年5月玉米联合收获机、联合收割机、玉米割台上海工厂2011年生产爱科劲魄能柴油发电机组井关农机(日本)井关农机(常州)有限公司2003年6月生产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湖北)有限2011年生产插秧机、收割机和其它公司各种农机具洋马集团(日本)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无锡)1997年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哈尔滨洋马农业机械有限公2011年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大同工业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高速插排名(中英文)元)元)155202卡特彼勒(CATERPILLAR)?60138 4928 美国348372迪尔公司(DEERE)?32013 2800 美国436453小松集团(KOMATSU)?25099 2116 日本(1)卡特彼勒公司美国卡特彼勒公司(NYSE: CAT)成立于1925年,卡特彼勒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州。
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第202名,2012年排名第155名。
其全线产品,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皮实,耐用-是其最大特点)------连亿在大中华区,卡特彼勒为区内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产品和技术。
迈向 21 世纪,我们的参与和承诺更坚定不移。
为了加大投资力度和发展业务,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 1996 年在北京成立。
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投资建立了 13 家生产企业,制造液压挖掘机、压实机、柴油发动机、履带行走装置、铸件、动力平地机、履带式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再造的工程机械零部件以及电力发电机组。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办事处,培训和产品服务中心,为日益增长的设备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由 5 个代理商组成的经销服务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适用的机器和设备,并给予综合性售后服务,使用户在作业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台湾地区陆军的主力装甲车云豹装甲车,P0型和P1型样车上用的是美国卡特皮勒公司的C9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这种发动机和美国“斯特赖克”装甲车上的动力装置相同,最大功率为400马力。
P2型样车上用的是C9的改进型,最大功率提高到450马力。
而中国大陆的最新主力09式步兵战车,最大功率功率340千瓦,相当于462马力,采用的是引进技吴江厂投产后,徐州厂和相模厂将有更多的产能提供给卡特彼勒其他产品。
吴江厂是卡特彼勒提升在华产能长远投资计划的组成部分。
投产后,将巩固卡特彼勒在中国建筑设备生产厂商中的行业产能领先地位。
不久后,卡特彼勒又宣布将推出挖掘机新产品336E以取代上一代的336D,该机型是卡特彼勒公司首款满足美国环保局EPATier-4排放要求的设备。
新款336E履带式挖掘机配置卡特彼勒C9系列发动机,配有先进的电子控制、精确的燃油供给、以及优化的进气管理系统,功率较上一代产品提升18%。
新款336E履挖掘机对动臂、斗杆以及回转装置作了进一步加强、大副提升了整机作业能力。
驾驶室配置了新的大屏幕显示控制器、可调节操纵杆控制、新款空调、以及带MP3播放功能的收音机。
卡特彼勒336E型履带式挖掘机将在明年一月率先在北美市场投放。
2010年7月,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纳维斯塔国际集团与中国江淮汽车已经以接近40亿元人民币(5.86亿美元)的总价值达成合资计划。
其中将包括建造卡车和发动机在内的两个合作项目。
其中柴油发动机项目,由江淮汽车和纳维斯塔国际集团计划各出资50%。
系列发动机的机械设备和发电机组,帮助推动可持续的经济进步和发展,随着天津发动机厂的开工,卡特彼勒将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服务在中国和全亚洲不断增长的客户群。
卡特彼勒目前在印地安那州的拉法叶大型发动机中心将继续生产3500系列发动机以及在产的其它大型发动机。
拉法叶厂将着重服务亚太区以外的客户。
因此,天津新厂不会对拉法叶厂造成就业影响。
增加3500系列发动机的产能是卡特彼勒作出的一项长期战略决定,能够让卡特彼勒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近年来,卡特彼勒及其各独立代理商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可观的投入,进一步丰富了在中国的产品和部件种类、优化售后服务、拓展各省的代理商体系。
卡特彼勒在中国的雇员人数已超过7400人。
提高复杂部件中国采购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最大挖土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计划将中国工厂复杂部件的采购尽可能多地从日本转移到中国。
年内和服务。
在华投资迪尔公司北京办公室迪尔始终致力于中国农机市场的发展和培养。
七十年代初,迪尔公司董事长威廉·休伊特先生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访华。
1978年迪尔向中国东北地区出售了全套大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及农机具,并在黑龙江建立了示范的友谊农场,向中国介绍当代美国现代化农机的特性。
仅八十年代,迪尔就向中国出口了近2000台拖拉机,农具及收获机械。
为了更快地加入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伟大事业中去,迪尔公司成为第一家向中国农机行业进行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的外国农机制造商。
八十年代,迪尔向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和河南开封联合收割机厂转让了先进的联合收割技术,向天津、沈阳和长春三个拖拉机厂转让了先进的拖拉机生产技术。
此外,迪尔公司一直以培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中国的农机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家为己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1997年,迪尔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建立了中国农机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约翰·迪90年2004(二)国内农机行业发展现状1、整体情况近年来,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机械工业行业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据中国农机协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农机企业8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700家,2011年农机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98亿元,同比增长33.7%。
2007—2011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及增幅情况2001.9%,(3)计划难度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加。
2011年,部分农机产品的市场销售业绩与企业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企业被动调整计划,产品出现库存积压,也使得企业销售计划的不确定性大增,在决策信心和资金运作上都会影响到今年的经营。
(4)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狭窄。
国内农机工业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行业制造能力强、研发能力弱;技术跟进者多,研发领跑者寡。
技术含量不高、市场所接受或热销的产品往往都会一哄而上,对市场份额的争夺非常残酷。
同时产品知识产权的非市场化的不规范运作,造成企业产品的黄金期大大缩短,行业利润不能与生产规模同比增长,行业总体利润一直偏低。
3、中央财政贴补概况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成为农机产业加速发展最大利好。
资金规模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00亿元;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7亿千瓦,中央财政补贴175亿元。
(三)省内农机行业发展现状黑龙江省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11年黑龙江首次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第一大省。
我省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高,农机化发展水平居全国之首。
1、农机产业基础我省是农机应用和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省份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约翰·迪尔佳木斯公司、哈尔滨东金沃尔科技公司、佳联收获机械公司、北大荒农机公司、勃农兴达机械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
在大中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整地机械、精密播种机、植保及中耕机械、马铃薯种植收获成套装备、水稻插秧收获成套设备、种子加工处理成套设备、粮食处理及烘干成套设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拥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等一批与农机装备有关的科研院所和大学。
此外,作为国家重,情况累计期(%)情况累计期(%)合计2898.172166.97 33.742829.262105.23 34.39山东省 1 707.42 572.12 23.65 1 699.22 554.60 26.07 河南省 2 499.94 398.15 25.57 2 496.57 387.89 28.02 江苏省 3 349.96 282.93 23.69 3 342.16 276.32 23.83 辽宁省 4 157.07 96.46 62.83 4 152.81 94.48 61.74区13 60.22 45.66 31.90 12 57.76 43.23 33.59 安徽省14 56.20 31.41 78.93 14 54.98 30.70 79.10 湖北省15 52.00 32.65 59.25 15 50.56 33.03 53.11 上海市16 44.43 38.31 15.99 16 45.58 39.00 16.87内蒙古自治区17 30.20 20.36 48.30 17 29.82 21.02 41.89 福建省18 30.02 21.53 39.44 18 29.49 21.37 38.01北京市19 9.42 6.65 41.70 20 8.54 6.80 25.72江西省20 8.98 8.30 8.18 19 8.66 8.20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