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历史使命综述
彪晓红的文章《“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中提出:"五四"精神是以反帝爱国为核心,由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探索与创造精神、奋斗与牺牲精神互相渗透、互相贯通而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距今86年了,但"五四"精神焕发出的时代光彩,对当代青年仍富有教育和启发意义。
让"五四"精神发扬光大,是当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职责。
陆士桢和吴庆发表的《简论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中提到:弘扬爱国主义,追求进步,建设民主和科学,是五四精神的实质 ,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是我们对历史和无数五四先烈最好的纪念。
索海峰在《浅析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中当代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只有把五四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传承和发扬这一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这些观点都指向一个方向:发扬五四精神是当代青年的责任。
胡少诚在《做弘扬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中写到:当代青年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对五四精神思想基础的认同。
其次,是对五四精神实质内容的把握。
穆宪和王膺在《用五四精神培养青年的时代意识》中提到:当代青年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承担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当用五四精神培养青年的时代意识。
青年的时代意识主要应包括:强国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团体意识、责任意识。
在谭劲松和吴程程写的《当代青年爱国主
义思想变化探析》中,他们发表这样的看法:当代青年在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上,既有对祖国的赞美颂扬,也喜欢挑剔问题,批评不足,表现出忧患意识和恨铁不成钢的情感。
这应当说是一种进步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