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市场需求分析朱爱萍周应恒(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京210095)摘要近年来,我国蔬菜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由于食物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蔬菜的消费需求仍存在诸多的不平衡。
本文对我国蔬菜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蔬菜消费;需求现状;启示近年来,蔬菜的人均消费从数量上稳中有降。
从统计数字上看蔬菜的生产供应总量已完全能满足消费需求。
①但食物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动使蔬菜的消费需求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之间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副食品紧缺的负面影响,人们向来更多关注的是蔬菜的供应量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而对蔬菜市场需求面发生的种种变化关注较少。
本文从需求的角度对我国蔬菜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蔬菜需求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直接消费需求; ②食品加工业对蔬菜的原料需求; ③蔬菜出口; ④贮存;还需要考虑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
同时,由于没有现成的蔬菜上市供应数据,在此只能用生产的据代替供应数字。
这里存在一个生产统计与消费统计口径不一致及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所以本文的分析只能是一种近似的分析,其结论仅适用于趋势性的把握。
直接消费的数据我们能得到的有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和农调队对于城镇居民年人均购买量、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量的数字,城镇居民的蔬菜消费用人均购买鲜菜量代替。
其它形式的直接消费,如在外餐饮消费无法获得详细数据,尽管这种消费不容忽视,但在本文中只作了一些定性分析。
蔬菜出口的有关数字可以从相关统计年鉴获得。
蔬菜的贮存加工量最终用于消费,由于存入量和流出量互抵消的作用,因而可以认为其对蔬菜需求总量的影响不大。
蔬菜的流通损耗量没有直接可得的数据,也只能作定性考虑。
一、影响蔬菜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1) 自然因素。
蔬菜是一种农产品,其生产与供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
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供应的淡旺季均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人口因素。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在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蔬菜消费需求总量的最直接的因素。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新增的需求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另外在人口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蔬菜消费上的差异,城乡人口结构对蔬菜消费的总量也有影响。
(3) 收入与价格因素。
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消费支出和结构。
虽然从90 年代初开始, 我国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呈递减趋势, 但在每一年份,根据收入分等级的居民家庭的蔬菜消费依然是依收入的高低从多到少排列的。
1985 、1990 、1995 、1998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等级全年人均购买蔬菜量的统计数据如表1 。
除1985 年中下收入户的购买量比低收入户少2. 89 千克外, ,所有年份均按收入由低到高而蔬菜购买量也由少到多分成七个等级。
而同一收入等级的家庭,蔬菜购买量在时间序列上又都无一例外地呈递减趋势。
表1 的纵向变动还可以看出,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家庭,其消费结构大体是一致的。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他们用于增加购买的各类食品的支出占其收入增加部分的份额也是相类似的。
各收入等级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表1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等级全年人均购买蔬菜量(千克)总平均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1985 147. 72 129. 53 139. 74 136. 76 149. 30 152. 19 164. 88 179. 671990 138. 70 117. 34 124. 68 128. 83 132. 58 136. 61 148. 87 163. 311995 116. 47 100. 71 106. 56 110. 67 116. 39 121. 56 129. 42 139. 831999 114. 94 99. 08 106. 53 110. 54 114. 11 120. 09 124. 77 138. 20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居民都在自己的预算内追求不同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各类食品的价格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与制约。
蔬菜和粮食一样,是基础性食品,价格弹性较小,受价格的影响较弱。
蔬菜作为副食品与肉禽蛋、水产品等其它副食品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但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偏小,替代效果并不强,这是由于它们属不同营养类型副食品。
(4) 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因素。
蔬菜消费的习惯和方式直接影响到人们蔬菜消费的数量、质量和品种。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对蔬菜也有不同的偏好。
现代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蔬菜消费方式,如在外饮食的增加、家庭直接消费追求方便、营养、安全、新奇等。
(5) 其它因素。
由于整个国家蔬菜的实际需求组成还包括出口、蔬菜加工和损耗,因此这几个部分蔬菜需求或消耗也构成影响蔬菜需求面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蔬菜消费需求现状1. 蔬菜消费的人均水平和总量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我国居民主要食物的年人均消费量(见表2) 。
可以看到,从80 年代初期开始到近年,我国居民的粮食消费和蔬菜消费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而肉类、家禽、水产品和蛋类产品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
表2 我国居民全年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千克)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粮食233. 71 235. 02 228. 05 227. 32 228. 44 221. 92 218. 68 211. 9 202. 18 197. 24 蔬菜129. 71 138. 35 134. 17 133. 19 136. 03 128. 34 111. 15 108. 06 109. 04 110. 75 肉类10. 70 12. 11 12. 95 14. 25 13. 43 14. 8 14. 24 15. 08 14. 61 15. 77家禽0. 95 1. 2 1. 55 1. 72 1. 9 2. 15 2. 21 2. 01 3. 13 3. 23水产品2. 49 2. 98 2. 93 3. 46 3. 54 3. 74 4. 03 4. 84 5. 15 5. 83鲜蛋2. 05 2. 72 3. 19 3. 34 3. 63 4. 19 4. 56 5. 11 6. 19 6. 33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表3 1999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支出在食品结构中所占比重项目食品粮食豆类及豆制品油脂类肉禽及制品蛋类水产品菜类糖类其它3金额(元) 1932. 10 215. 37 31. 11 73. 71 408. 51 65. 53 143. 92 194. 63 23. 12 776. 20 结构( %) 100. 00 11. 15 1. 61 3. 82 21. 14 3. 39 7. 45 10. 07 1. 20 40. 17注:其它食品包括淀粉及薯类、调味品、烟草类、酒和饮料、糕点类、及其它食品、食品加工服务费。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年。
从居民生活费支出的角度来看,由于农村居民的蔬菜消费以自给自足为主, 所以我们仅对城镇居民的生活费用支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1999 年食品支出情况如表3 。
蔬菜消费支出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 处第3 位,约为肉类消费支出的与一半,粮食消费支出相差不多;蔬菜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5 %左右。
由此可见,蔬菜的稳定供给和价格对人民生活有相当重大的影响。
从总量上看,近20 年来我国居民对蔬菜的直接消费总量相对比较稳定(见表4) , 基本在13000~15000 万吨左右。
第3 期朱爱萍等: 我国蔬菜市场需求分析27表4 我国居民蔬菜消费数量1981市镇乡村1985市镇乡村1990市镇乡村1995市镇乡村1999市镇乡村人口(万人) 20171 79901 25094 80757 30191 84142 35174 85947 38892 87017人均消费量(千克) 152. 34 124. 00 144. 36 131. 00 138. 70 134. 99 116. 47 104. 62 114. 94 108.89年总消费量(万吨) 3072. 9 9907. 7 3622. 6 10579. 2 4187. 5 11358. 3 4096. 7 8991. 8 4470. 2 9475. 3城乡合计(万吨) 12980. 6 14201. 7 15545. 8 13088. 5 13945. 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整理计算。
进一步考虑人口迁移和流动对蔬菜消费的影响, 蔬菜的直接消费需求量也将出现一定的变化。
永久性迁往城镇的农村人口和暂时性居住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由于收入和环境的变化,食品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向城镇居民趋同的变动。
如果借用卢锋1998 年在研究肉类消费问题时对进城民工数的估计,将城乡人口比例进行调整后,城乡人口比例数1990 年为28. 04∶71. 96 ,1995 年为34. 32∶65. 68 , ②由此计算出的城乡蔬菜直接消费总量,1990 年为15552. 7 万吨, 1995 年为13164. 2 万吨。
两种方法的估算说明,在近20 年中,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因素引起的蔬菜需求总量的增加与人均蔬菜消费的下降正好有个抵消的作用,但今后随着人均消费趋于稳定,增加的人口和城镇化将引起蔬菜需求总量平缓上升。
2. 蔬菜消费品种目前我国食用蔬菜达数百种,普遍栽培的有50~60 种。
全国各地的大型批发市场,蔬菜品种丰富多样。
如江苏省南京市白云亭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平时保持在60 ~70 个品种, 节假日达100 多个品种。
③蔬菜的消费主要是鲜菜。
最常见的25 种菜是:白菜、洋白菜、菠菜、油菜、芹菜、韭菜、空心菜、大葱、菜花、萝卜、胡萝卜、葱头、生姜、莴笋、蒜苔、蒜头、黄瓜、冬瓜、丝瓜、西红柿、茄子、青椒、豆角、莲藕、豆芽菜等。
从生产的数据也能看出这一点,1999 年全国蔬菜总产量40528 万吨,其中仅白菜就达8430 万吨,占据总产量的21 % ,萝卜占了总产量的9. 22 % ,西红柿占8. 27 %。
④3. 蔬菜消费的差异性我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而且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由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经济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这一点在蔬菜的消费上也能得到充分体现。